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宋末玩三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狡兔3窟
這些事情王葉當然不會同馬擴細說,大明朝是幾百年後的事情,馬擴必然聽不懂。
  如今王葉使馬擴入燕山為道,於公說來卻也是有必要。必須於宋、遼兩國戰兵之外,尚且留一隻機動力量,以備非常。
  於私說來,卻也是為自己再營造一個窟穴。
  所謂狡兔三窟,僅得免死而已!
  如今王葉於遼軍之中身居軍師之位,為耶律大石倚為謀主,算得一個窟穴。
  又於宋人之中混到了樞密院承旨的官職,且同蔡攸、童貫等人也有幾分交情,更是將西軍謀主種照容心身給俘虜了。
  自身既為文官,上有大佬照拂,下有西軍撐腰,也算得一個窟穴。
  此次王葉前去拜會童貫,明面上為了耶律大石之事,實際上卻又替自己加固窟穴的意思在裡面。
  雖有得此二窟穴,然則皆不過是依托他人,說不得便有緩急之事。java:
  以馬擴的性情、心志說來,此人當為忠貞不二。若能讓馬擴於析津府再營造得一個窟穴,便是王葉所有,自此以後便可以高枕而臥。
  卻說馬擴聽得王葉之語,心下自是大喜。若果能營造出三方聯手之勢,以析津府為囚籠,將金人這條猛虎困於此地,自是能挽救的天下百姓。
  自己當初代表宋國出使,同金國定下海上之盟,又送去了許多軍械,便放得這條猛虎出山。
  眼見著猛虎凶殘無比,遇人則噬,馬擴自是後悔萬分。
  自己造下的孽,自當自己清還!故此馬擴隻一們心思抵禦金人!
  只是決心既下,然則卻不知如何動手!
  如今聽得王葉之語,馬擴心中豁然開朗起來。
  當下馬擴便開口道:“即是如此,末將自當領族人入山為盜,且招聚亡命,以待主公他日使喚。隻如今既去,隻不知主公尚有何吩咐?”
  這貨最大的特長便是流竄作戰,最大的依仗便是運氣。若是自主行事必定死不了,故此王葉也不肯詳細指點,隻給個大體方向便好。
  稍一沉吟,王葉便開口道:“如今你等勢弱,且休要強行揚名,隻先混入盜賊內部,將析津府各地盜賊的情形稍稍打聽清楚便可。待到他日蕭乾領兵橫掃盜賊,各地盜賊既然潰散,你等自可暗中聯絡諸人,也休要即刻發動,且耐心等待宣帥引得金人南下,耐心等待析津府大亂。”
  馬擴便點頭應下。
  王葉卻又開口道:“隻子充此去,尚且需要人馬、器械物資為助否?”
  馬擴卻哈哈大笑起來,開口道:“主公忒小看了末將!既然要做盜賊,豈有尚且依仗補給的道理。單憑手中刀,胯下馬,自能掙來衣食。”
  王葉聞言也是大笑!
  雙方又約定好聯絡方式後,馬擴便率諸族人朝王葉行得一禮,便翻身上馬,往西北而去。
  王葉但駐馬目送。
  雖然同馬擴這貨只見過三面,隻談過兩次,卻是可以互托生死的交情。正所謂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大概便是所謂的緣分。
  卻說待到馬擴已經去遠,韓德便湊近前來,開口道:“主公,看看天色已近午時,何不早早上路?”
  王葉便也收回目光,撥轉馬頭繼續往西南行來。
  不一日便到得涿州地界。
  卻說童貫自遣得劉延慶同郭藥師各領三千兵馬前去偷襲析津府之後,但日日於涿州苦苦等候。
  析津府內隻得數百兵丁,此事既有遼國逃人相告,自己又遣得細作前去暗暗核實,此事自無作假之處。
  劉延慶乃宿將,郭藥師也是死人堆裡滾過得,又身為遼人,對地理熟悉的很。
  二人以六千精銳前去攻打隻得三百士卒防守的析津府,按理自然是手到擒來。
  然則自眾人去後,童貫卻沒來由的暗暗心驚,這幾日猶自為甚。
  涿州距離析津府不過百五十裡,若以輕騎前去偷襲,也不過一晝夜的功夫而已。
  幾百人防守的析津府,即便再花一天功夫攻打下來,算上來去的路程,撐死五天之內必定有回報。
  如今都七八天過去,卻仍然是一絲消息也無。
  幾千精銳攻打幾百人,總不至於全軍覆滅吧!
  即便再如何大敗,哪怕郭藥師的常勝軍都死光了,劉延慶的西軍亦當大部分逃得回來才是。
  若論起逃跑的本事,劉延慶麾下的西軍自認第二,這天下沒人敢認第一!
  當年環慶府一戰,大軍潰敗。劉延慶麾下的步卒尚且比種師道麾下的馬軍先逃得回來,兩條腿硬生生跑過了四條腿。
  隻如今眾人一去便如同石入大海,再無消息!這算哪門子事!
  當下童貫也隻得派出數十細作往析津府哨探而來。
  然則尚且未曾等到細作回報,便有麾下親衛來報,有樞密院王承旨自析津府而來,欲要求見宣帥。
  童貫聞言又驚有喜。
  驚得是這王承旨不是一直在耶律大石軍中麽?按理此時正當於蕭乾大軍對峙才是,又何以是從析津府而來?
  喜得是這王承旨既然自析津府而來, 自然有劉延慶等人的消息。說不定便是劉延慶等人已經襲據得析津府,複為蕭乾大軍所圍。如今耶律大石已經領兵前去解圍,故此這王承旨才自析津府而回。
  當下童貫趕緊命人將王葉召入。趙良嗣自是於一旁相陪。
  王葉入得節堂,便朝童貫行禮道:“下官拜見宣帥!”
  當日童貫得以招降郭藥師,複使其領兵偷襲析津府,靠得便是王葉一封書信。
  雖事後打聽,此信並非王葉所書,乃遼營之中高人所為。然則此人既然肯托這王承旨前來傳書,說不得二人關系便非同一般。
  童貫正要討好這名高人,自當厚待這王承旨。
  當下童貫笑道:“承旨休要多禮!隻承旨身為宋國官員,為得朝廷大事,卻不得不客居遼地,著實委屈了。待到他日事成,本官自當於官家面前親自舉薦!”
  王葉聞言,趕緊拱手謝過。又轉身同趙良嗣見禮。
  三人閑話得些許。
  童貫便轉入正題:“承旨既從析津府而來,可是我等偷襲析津府之事已諧?”
  趙良嗣聞言,也趕緊將目光投了過來。
  王葉卻搖頭苦笑道:“劉將軍、郭將軍等人領兵偷城之時,下官正在析津府之內。隻二人初時尚且佔得優勢,眼看著析津府正當得手。誰料得後來變故陡生,二人隻得領兵敗出城去。卻為蕭乾老賊於城外設伏,乃悉數坑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