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聯想到上次自己從梁山回去的時候受到的非議和定罪的那些個場景,趙南心中更是感慨萬千,這尼瑪的朝廷上的官員們十有八九可都是讀書人出身啊,而且還是讀書人之中的佼佼者,但是無情起來卻更讓人歎為觀止,真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為讀書人啊。
他心中澎湃了一回後對秦明笑道:“秦總管說笑了,那朝廷之上是何等齷齪無恥,我多呆一天都覺得難過,哪裡來的什麽樂?還是在這裡感覺舒服。”
眾人聞言都感到很滿意,談笑了一番後趙南忙道:“眾位兄弟,待會兒再來閑聊,這次我來還有正事要做,呼延灼將軍讓我帶了一封信給嘉少,請嘉少過目。”
說完把那封信遞了上去,杜嘉打開一看這信原來是呼延灼親筆所寫,大意就是說這樣耗下去沒什麽意思,他們拿梁山的人沒什麽辦法,但是梁山要想攻打他們的大營也絕非易事,不如大家就一陣賭輸贏算了,他估計杜嘉手下騎兵也就兩千,他也不欺負人,同樣拿出兩千騎兵出來,雙方找塊地方拉開架勢正面硬剛一次,誰都不許跑,直打到對方服氣為止。
如果到時候他們贏了的話要求也不高,杜嘉只要讓出之前搶的孟州,平安,德州三府即可,並不需要離開梁山,而如果梁山贏了的話,呼延灼等三人願意帶著官兵來降。
杜嘉看完之後心中有數,就把那信也讓眾將傳閱了,順便問趙南道:“趙大人,此事你怎麽看呢?”
趙南一路上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所以馬上答道:“啟稟嘉少,我能看得出呼延灼將軍是真心實意,他其實對我們梁山已經有了好感,只是礙於武將的尊嚴和家門的面子上才一定要再戰上一場才好交代——提出的這條件也是很有誠意了,只不過據我了解他麾下有三千連環馬,向來是所向無敵,乃是他們呼延家的不傳之秘,嘉少一定要慎之又慎才行。”
眾人聞言也都頻頻點頭,呼延灼的這個賭約其實平心而論不是太過分而是太友善了一些,雖然之前他們大勝了一場,殺死殺傷了兩千多官兵,但是總人數上呼延灼他們還有一萬兩千余人,杜嘉這裡只有不到三千而已,呼延灼一方還是佔據優勢的,雖然梁山這邊猛將更多,遊擊能力極強,可是呼延灼他們若是放下面子擺下大陣嚴防死守的話,那杜嘉他們也沒有太多辦法。
所以雙方各拿兩千人出來一戰定勝負其實對梁山這邊是有利的,更何況呼延灼提出的條件也並不苛刻,就算梁山輸了也只不過是讓出那青州三府而已,只是吐出去一部分收獲,並不會動搖自己的大本營根本,而呼延灼他們一旦輸了卻會心甘情願的全軍投降!
這個收獲可是非常大的,當然了,風險也同樣不小,至少在適合連環馬發揮的平原地勢之上,他們還沒有戰敗的記錄。
這個賭約可以說是一個風險和收益並存的巨大挑戰,杜嘉就讓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秦明大大咧咧道:“這有什麽好說的,連環馬又算得了甚麽?之前他們五千騎兵還不是被我們群狼戰術給輕松擊敗了麽?俺覺得還是老辦法好了,那呼延灼本事不錯但也只有他一人而已,我們這裡放著這麽多大將難道還怕了他不成?”
不少人馬上都站起來支持秦明,但是花和尚魯智深卻罕見的提出了反對意見:“灑家當時在小種經略相公那裡曾經見過西夏國他們用過一次這連環馬,當時不過只有一千多騎而已,都用生牛皮將馬匹牢牢的包住,上面的騎手也都穿著鐵甲,然後用鐵索拴在一起,弓箭對他們也沒有辦法,中間就算有人死了也不會影響他們衝鋒,當時我們也吃了不小的虧,幸虧對方人少,再加上經略相公又利用沼澤地形方才擊敗了他們。
最後審訊的時候那廝們說是從遼國學來的,只是還沒有完全領悟奧妙,所以隻得一千多騎而已,再多了就無法控制了,兄弟們千萬不要...小看他們,若是那呼延灼麾下的連環馬能和那西夏國的一樣就非同小可了,若是還能更勝一籌的話就麻煩了,咱們就算再能打一旦被這種連環馬圍住了最後也只能是力竭而死。”
眾將聽完都露出了凝重之色,就連最凶悍的秦明李逵等都不例外,沒人會懷疑魯智深的武力,更沒人會懷疑他的膽量——除了林衝和武松以外無人敢說能勝得過他,如果他都說了要小心那就說明這連環馬是真的厲害了。
花榮皺眉道:“如果那連環馬連人帶馬都裹得嚴嚴實實的話就只能射他們的眼睛了,我倒是還有些把握,可是對其余兄弟們來說恐怕就有點難了,看來用弓箭手對付他們是不可行的了。”
眾將聞言也都覺得撓頭,兵法上來說除了特殊情況以外都是騎兵克制步兵,重裝帶盾步兵克制弓箭手,而弓箭手又克制騎兵,但是這連環馬等於是一種特殊的重裝騎兵,並不畏懼弓箭手,而且對於同樣的騎兵也有壓製作用,這就很難辦了。
杜遷這時候也提出了利用地形來對付他們,但是這是一場賭鬥,雙方必須要提前指定戰場的,如果選擇一處沼澤或是山地這種根本不適合騎兵展開的地方的話,呼延灼也不是傻子,肯定不會同意不說,還會讓他們受到對方的鄙視,更丟了面皮,所以也是行不通。
杜嘉心中當然明白原劇情之中是如何對付呼延灼的連環馬的,只有請來另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金槍手徐寧過來,然後以鉤鐮槍對付連環馬才可,但是他卻不能直接一語點破,這就讓人覺得他是妖怪而不是正常人了,哪有連這個都算的到的?
因此他只是從容道:“大家也不要著急,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一種萬能兵種或者戰法能夠所向無敵的,要不然大家都這麽幹了,這連環馬聽來確實難纏,從上面下功夫似乎辦法不多,我們能不能考慮從下路動手呢?”
文殊菩薩,又名文殊師利菩薩,另曰法王子,乃諸菩薩之首,常居佛陀左手位置,號智慧第一。許多人常有誤會,以為拜文殊菩薩是為小孩讀書或者變聰明等,其實大錯而特錯,那只是‘聰明’而非‘智慧’,所謂智慧就是人的悟性和眼光,並不只是限於學習技能或者背誦東西這些小術,佛陀智慧無窮無盡,也只有足夠智慧的弟子才能領悟和傳承,因此文殊菩薩才是第一菩薩,正如舍利弗也位居十大弟子之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