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非典型原始社會》第724章 我要修水渠
自商鞅變法,確立了農本商末的國策之後,中國就在農業大國這一條路上走到黑了,雖然中間有兩宋這樣“悖逆”的朝代存在,但那也是因為比其他大一統朝代少了許多土地後,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口而做的無奈選擇。

 雖然以後人的眼光去評判這一條農本商末的國策有些有失偏頗,但過於強調將人民束縛在土地之上的確是禁錮住了人的創造性,再加上當國者們一代又一代的為了一家之利,拚命的利用閹割、改造後的儒家思想束縛思想,最終讓近千年沒有太大發展的神州最終陸沉,迎來了自華夏文明誕生以來最黑暗、最屈辱的兩百年時光,甚至遺毒到二十一世紀都不曾清理乾淨。

 不過,萬事都有兩面性,從結果上來看,農本商末的國策的確造成了後來的種種惡果,但卻也是這農本商末的國策搭配著儒家大一統理論,使得整個華夏文明得以綿延至新的時代,而不是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希臘這些曾經輝煌的文明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隻留下難辨真假的種種傳說與文物,成為後來者們嘴中的談資。

 而且,就像封建社會剛出現時,比起奴隸社會是一種進步一樣,農本商末的國策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的確是十分符合戰國時代的政治環境的,正是有了農本商末的國策,秦國的國力才能一躍超過山東各國,最終統一六國。

 從秦國最終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亂世這件事來看,農本商末的國策無疑是十分成功的,後世的華夏人民之所以會迎來那苦難屈辱的二百年時光,想來應該還是要怪罪於後來者們甘於躺在幾千年前商君這些進取者們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吧。

 農本商末這個基本國策除了對神州大地、華夏民族有著大方向的影響之外,對於生活其中的民眾也有巨大的影響。

 最顯而易見且被廣為報導的莫過於中國人的種菜文化了,軍隊外出維和要種菜,出國陪兒女們留學要種菜,哪怕去了冰天雪地的南極也要種菜,而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中國人應該還會在天上種菜吧。

 除了這種菜這種一直流傳到二十一世紀的文化之外,另一種中國人喜好做的事情雖然流傳了下來,但卻和大多數的人沒有什麽太大關系了,那就是修水利設施。

 文明都是伴水而生的,究其原因,人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水,不提人每天需要補充的水分,單單是農業生產也少不了水的參與。更不要說在火車這種運輸利器出現前,水運對人類的重要性。

 正因為如此,早熟的華夏文明在很早之前就認識到了水的重要性,而華夏文明也應該是所有文明中第一個有計劃有條理修繕水利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應該算得上是婦孺皆知的,雖然在互聯網興起後,不少人對大魚三過家門而不入卻有孩子這件事頗多調侃,但大禹的偉大,哪怕是再怎麽在嘴上調侃的人,心中也清楚,尤其是在有了諾亞方舟這個差不多時代的基督教神話作對比之後。

 海晏河清為何會被用作形容太平盛世的成語,應該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大禹的功勞。

 有了大禹這個先祖在前為榜樣,後世的華夏民族便有樣學樣了,秦國為了修鄭國渠,不惜隱忍三個春秋,使得腹地關中成為了秦國征戰六國的糧食基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使得原本水害甚重的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一直綿延了兩千多年的時光,若不是明人的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所塑造的那位楊二郎太過深入人心的話,灌江口二郎真君只怕在此時依舊姓李。

 而像鴻溝這樣已經已然超脫其原有含義,成為了形容理念分歧巨大的詞匯,無疑是更加生動形象的代表了華夏民族在骨子裡對於修建水利設施的熱衷之情。

 。。。

 “這一次,只怕我要取代大禹成為那個榜樣了。”坐在議事廳中的張岩看著越聚越多的長老、官長,心中突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嘴角忍不住被扯出了一個弧度,“只不過,大禹他治理的是洪水,而我治理的卻是乾旱,這樣想的話,那後世治洪水的人拜的是大禹,而治理乾旱的人拜的是我?”心中早已打好了腹稿的張岩,習慣性的在正事即將開始前,發散著腦洞,“只是不知道,這個時代裡,大禹還會不會再出現了啊。”

 “阿岩!”在張岩還在那裡胡思亂想的時候,看著人已經到齊了的族長張虎出聲向張岩喊道,“人來齊了,你過來和大家好好說一說吧。”

 “啊?哦!”回過神來的張岩也不推拒,大步走到了張虎身邊。

 台下看著張岩登上台的眾人,立刻停下了小聲的討論,準備仔細的聽一聽,張岩這一次召集他們來究竟是因為什麽事情。

 “各位長老,叔伯,”張岩看著已然變得安靜的眾人,一臉嚴肅的開口說道,“我相信大家心中大概已經猜到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事情了,所以,我在這裡也不再賣關子,今天召集大家來,就是為了討論,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直持續下去的乾旱問題。”

 雖然心中早有準備,但張岩一開口,底下的眾人依舊騷動不安起來,張岩臉上那嚴肅的表情讓他們心中有種不安的預感,仿佛下一刻,他就會說出什麽令他們膽戰心驚的話語來。

 “雖然我接下來說的事情, 你們可能很難接受,但這卻很有可能成為現實,”而下一刻,他們的不安便成為了現實,張岩臉色沉重的繼續說道,“未來,直到小麥收割之時,可能都不會再有幾場雨了。”

 “這怎麽可能?!”一瞬間,剛剛還掉針可聞的議事廳內爆發出了一陣哄鬧聲,許多人的臉上寫滿了懷疑與震驚。

 “安靜,安靜!”張虎的聲音雖然蒼老了許多,卻依舊如洪鍾一般響亮,他皺著眉頭,大聲的吼了兩句,才終於讓議事廳內再次安靜下來。

 “所以,”接到張虎眼神示意的張岩繼續說著自己早已打好的腹稿,“為了能夠安然度過這一次的旱災,我們必須要有所行動了。”

 “怎麽行動?”這一次,長老們沒有再面帶慌亂的質疑,全都一臉希冀的看著張岩,希望他能夠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

 “修水渠!”張岩的回答簡單的只有三個字,卻擲地有聲!

 整個議事廳瞬間再次變得寂靜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