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水滸有天庭》第503章 謎之劉岱
後來曹操以“酒可亡國”為名頒布了一道禁酒令,嗜酒如命的孔融立馬不幹了,大發牢騷後專寫了一篇《難曹公表製禁酒書》來懟曹操,列數聖哲先賢因酒而建功立業的史事和傳說,並且盛讚“酒之為德久矣!”。

堯不喝千鍾酒,就不會建立太平治世,孔夫子不喝上百觚,就不會成為大聖人...總之吧,酒就是好的不得了,你不能禁!說完就回家和一群狐朋狗友飲酒作樂了,全然不把禁令放在眼裡。

可是曹操哪裡是因為“酒可亡國”的原因禁酒呢?寫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曹操對酒得到癡迷又怎會比孔融少呢?

東漢末年連年征戰,歲儉民饑,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糧食都快沒了,酒這種奢侈品不如省省吧。可以說,曹操是站在一個政治家的角度,做出的利國利民的決策,可孔融卻偏要擺出一副名士書生的做派來發表高論。

孔融作為當時的名士,建安七子之首,相當於今天的媒體大V,一言一行足以影響輿論走向。

曹操即便宰相肚裡能撐船,但也經不起孔融三番五次的無禮挑釁,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嘍。後來曹操授意郗慮,表奏孔融罪狀,終於以“違反天道,敗倫亂禮”的罪名誅殺孔融一家。

曹操給他定的第二個罪名是敗倫亂禮,這敗倫亂禮的罪名是怎麽來的?孔融說過的話裡最驚世駭俗的當屬“親子無親論”。

他原話是這麽說的,“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父親有什麽值得孝順的,自己不過是他一時情欲的產物,母親又有什麽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暫時寄存在瓶子裡,分離後跟瓶子還有什麽關系呢?

這番言論就是放到今天意識也是夠大逆不道的的,更何況在以孝治天下的東漢?

不僅如此,孔融還藐視聖人,有天,禰衡艾特孔融,“你是仲尼不死”,孔融隨手轉發了一句“你是顏回復生。”

很不巧,這波商業互吹被視奸的郗慮聽到了,於是被列為五大罪狀之一,孔融則被視為大逆不道。

然而孔融真的是不忠不孝嗎?肯定不會。

他自小接受儒家教育,是正統知識分子的代表,而忠孝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後漢書》也有記載孔融十三歲喪父時哀悴過毀,要別人扶著才能起來,父老鄉親們都認為他孝順得很。

因此,不忠不孝只是曹操除掉孔融的一個借口罷了,曹操非殺孔融不可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兩人政治目標的對立。

孔融“旗幟鮮明地將自己的命運與形同傀儡的漢獻帝聯在一起,處處時時與權傾朝野的曹操作對,由此鑄成了合家死滅的悲劇。”

其實孔融與曹操的關系起初還是不錯的,這是基於他們匡扶漢室的共同政治立場,但沒多久曹操就“挾天子以令天下”,想成就自己的王霸之業,而孔融始終是漢室王權的堅定維護者,兩人政治關系自此分道揚鑣。

因此真正觸到曹操的逆鱗,讓他不得不痛下殺手的是兩件事。

其一,“請準古王畿製”。曹魏政治所要經營的第一步就是以魏郡為中心,以冀州為依托,謀求封國建制。

而孔融偏偏上奏說應當遵照古時京師的體制,潁川、南陽、陳留、上黨三海近郡,不封爵諸侯。

“請準古王畿製”的意圖就是為了抑製曹操擴大地盤,防止曹操自立為王,曹操要想完成偉業就必須出去孔融這塊絆腳石。

其二,“崇國防疏”。劉表不供職貢,

多行僭偽,朝中有人主張討伐,孔融卻拋出“崇國防”的論調,說劉表雖然昏僭惡極罪不容誅,但考慮到國體和國防力量,還是應當隱瞞劉表祭祀天地這件事。然而老奸巨猾的曹操又怎會看不出孔融這是在為劉表開脫,為的是保留漢室宗親的諸侯力量來牽製他呢?

曹操要開王霸之基就必須掃除豪族政治的障礙,偏偏孔融不改名士派頭,阿黨比周,擁劉貶曹,四方信服,在輿論上對曹操的王霸之業形成了巨大威脅,終於在又一次口無遮攔後予人口舌,落了個全家被誅的下場!

再說說第四路諸侯劉岱的結局,這位字公山,兗州刺史,漢室宗親之一。跟從袁紹起兵討伐董卓後,向東郡太守橋瑁借糧,橋瑁不借,劉岱於是殺了橋瑁,吞並了他的勢力。

一說這位是劉繇之兄,曾任揚州刺史,後被孫策打敗。初平三年(192),青州黃巾軍數十萬人攻入兗州,他不自量力,出兵迎戰,結果被黃巾軍殺死。

《後漢書·獻帝紀》:“青州黃巾擊殺兗州刺史劉岱於東平。”。

當時,曹操正在當東郡太守,東郡系兗州所轄的一郡,便在濟北相鮑信等人擁戴下領兗州牧,擊敗青州黃巾軍。從此,曹操有了一大塊地盤,實力大大增強,為其一生功業打下了根基。

又一說其後跟隨了曹操,曹操自建安元年(196)迎漢獻帝都許後,多年任司空,行車騎將軍,執掌朝政。這位劉岱官任司空長史,自然是曹操的心腹了。

他跟隨曹操東征西討,因功而封列侯。建安四年(199),曹操命他與中郎將王忠(《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蜀書·先主傳》均有記載),引兵五萬,虛打丞相旗號,進攻徐州。

這時候的徐州是劉備的,結果可想而知,他被張飛生擒,後為劉備釋放,回到許都被曹操貶官撤職。

倘若這位劉岱就是兗州刺史,是個“不自量力”的人,那麽李陵不會放在眼裡,如果是後來做到曹操的多年司空,那麽李陵倒是不能小覷,或許到時候可以引為己用也說不定。

第五位諸侯王匡,字公節,河內太守。這位便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期間,打到虎牢關時,派其部下河內名將方悅出戰呂布,被呂布所首殺,妥妥的墊腳石一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