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帶著商城去大唐》第453章 商人們的決定
商人們對於元善廉價收取沒人要的綸布雖然很感興趣但是他們更多的關注的還是元善提出的滄州蔬菜大棚計劃。

 原本元善是想要自己弄這個蔬菜大鵬的,沒有塑料但是可以用玻璃來代替,本來這一部分投資他是想自己承擔的畢竟有能力承擔成本的人在長安都非常的少何況是在滄州這樣的不富裕的地方。

 可是商人們的接踵而至倒是讓元善有了意外,當商人們聯合起來找他尋找商機的時候他就毫不客氣的將蔬菜大棚計劃說了出來,原本在長安新豐縣的蔬菜大棚現在可是非常有名氣的,蔬菜的產量可是滿足著驚呼三分之一長安城的供應,而且冬季是最賺錢的商人們在另一方面也是受益者。

 冬季每天都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也成了身為有錢人的一種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當元善提出這個項目的時候商人們都是感興趣的,可同樣商人們也不傻對於昂貴的玻璃板他們可是知道新豐縣蔬菜大棚的投入是有多貴。

 不過讓商人們意外的是這次元善給出了一個非常優惠的價格,可是說出來之後也是讓商人們感覺有些不太現實。

 一個佔地比新豐縣蔬菜大棚大五倍的項目計劃就是讓商人們淡定不下來的原因,而玻璃的價格元善承諾會比市場價格低五成,雖然降低五成但是規模可是擴大了很多,這麽算一眾富商們一時都在合計並沒有立刻答覆。

 因為這些玻璃的價格是在是太昂貴了,就在給他們考慮的時間內,元善很突然就搞出了這個收綸布的事情,這就叫富商人感覺奇怪了所以都想看看結果怎麽樣。

 商人嘛對於能夠賺錢的事情都不會很抵觸的,而且現在決定權在於他們手中所以他們也不著急,很顯然想要建造蔬菜大棚元家是能夠做到的,但是建造計劃中規模如此巨大的可不是一個元家就能夠實現的,除非元善動用建造船廠的錢財,可是那樣的話會給合作投資的這些人造成極為不好的印象,不過船廠建成後的收益他們還是要進行分配的,所以他們並不怕元善動用船廠的集資,但如果一旦動用商人們也不會置之不理的。

 而且大棚項目則不會在繼續下去,甚至元善在做任何生意這些商人都可能不會買帳的,這點元善比商人們還要清楚。

 做綸布的生意其實並不是元善的本意,他就是那天跟鄭滿意等人去喝酒的時候突然想到的,想著既然有這麽大的未開發資源為什麽不利用起來呢,而且大唐百姓的生活可沒有後世種類豐富,所以元善行動了。

 他就不是一個喜歡被動等待的人,既然想到了就要做,一開始想要鄭滿意他們加入是因為他不想在這個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有人幫忙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他也能夠理解建材商會的意思他們確實已經太忙了,而且他們現在從事的行業也不太適合做這個生意,就算加入到元善的計劃當中其實也是臨時雇傭人手。

 而且他也沒什麽事情還不如自己做了,說實話這樣在運營商還會節省很多的麻煩,這其實跟元善現在運營的產業規模有很大影響,這種收購的小生意他確實有些看不上的,可是經過一夜思考之後他發現他想法是錯的,而且還總結了一些發家經歷和過程,他發現自己有些飄這種心態並不好,於是就有了親自操持這個生意的意思。

 元家現在在滄州可是非常出名的,不是因為他要在臨海區建設一個大型船廠,而是因為他收購的綸布足夠多,多道讓整個滄州的百姓都震驚的底部。

 沒錯經過這段時間的積累,綸布的收獲非常的巨大不是漁民米辛勤導致的,而是在這裡捕撈綸布根本就不費勁,毫不誇張的說臨海區這個地方都快被晾曬的綸布給佔領了。

 一個月後的長安,各個餐館客棧中突然多出一種新鮮的小菜名叫還帶,條狀略黑但是假如蒜泥和辣椒之後會讓人感覺無比的美味,入口潤滑還有一種海鮮的清香,最關鍵的是這種東西不但好吃還便宜。

 另外幾天之內吃海帶的醫療功效就被穿的眾人皆知,如果家中的孩子有“大脖子病”常吃海帶就能夠治愈,這種海帶涼菜在各個小吃攤賣的可好了。

 這才是元善將曬乾的綸布運到長安沒幾天的時間產生的變化,當這總涼菜出現之後就被長安的百姓爭搶起來,畢竟這海帶是鹹的某種程度來說能夠節約百姓對食用鹽的需求,再有就是實在太便宜了兩文錢一斤,這種價格沒有人接受不了。

 客棧和小吃攤的涼菜一大盤才五文錢,偏不便宜。

 就這樣這種原來沒有人吃的東西這一下就賣火了,從滄州運來的五大車綸布就這樣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這樣的供貨量甚至讓很多小吃攤都賣斷貨了。

 賣瘋了,同樣陷入瘋狂的還有商人們他們沒有想到這種沒有人要的東西都能夠如此賺錢,很多商人看得眼氣的不行,他們也想要做這樣的生意可是奈何做不了那麽大的規模在運輸成本上會得到很少的收益,不然他們早就投入到收綸布的生意上來了。

 元善都沒有想到他就是隨便多弄出一種為百姓吃的涼菜就能賣的如此火爆,說實話他真的就是如此簡單的想法沒行到大唐百姓的接受能力真是太強,強到他不得不下次要運過去二十大車的綸布才能夠滿足需求。

 這些綸布賣的錢雖然不多但那都是相對的,現在元善眼界高幾百貫幾千貫都算不得什麽,但是這不表示那些商人們見到不心動,這也在某些方面證實了元善在賺錢上的天賦。

 很快商人們再次集結準備跟元善談論建設大棚的事情,而這個時候元善則是有了新的計劃,因為現在綸布的收集和晾曬產量絕對能夠滿足長安及周邊地區的去求,而曬場這短短的時間從雇傭的一百來名婦人現在已經擴充到了三百多人。

 增加了就業機會不會每天的綸布收購數量則也是成直線增長的趨勢,而元善付出的就是一份曬場管理計劃和一些工錢而已。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本章完)帶著商城去大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