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帶領的北衙禁軍繞到吐蕃人後面,將準備好的綁在一起的手雷丟出去,上千人如同風一樣,吐蕃的牛羊群,被爆炸波及,煙塵,血漬,亂成一團。
唐人騎兵一走,吐蕃人立刻開始去攔截他們的牛羊戰馬,馬匹跑的很快,混亂的場面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去應對當下的局面。
“兄弟們隨我衝出去。”尉遲寶林叫道。
一眾人合在了一起,騎兵如同一把利劍,披荊斬棘。
魏大有的兩翼騎兵左右正在殺回馬槍,見到北衙禁軍開始突圍,他們便再次打馬衝鋒,為了能夠減少尉遲寶林等人的壓力,他們可是全都拚命了。
後面埋伏的兵馬直接出動一多半負責正面佯攻,吐蕃駐地四面受敵,加上牛呀馬匹都亂成一團,主將都在亂軍之中被手榴彈給炸死了,剩下的都是小股頭目,起不了什麽作用。
堅持了一會兒,尉遲寶林等人成功脫困,北衙禁軍的人大部分都收了傷,手榴彈丟出去大部分,幾乎讓吐蕃的駐地崩潰了。
三波騎兵匯攏在一起,正面的主力被李靖的兵馬牽製著,讓吐蕃人眼看著唐人逃走。
一部分開始追擊,剩下的則是組織人手滅火,重新圈養家畜。
三個時辰之後,尉遲寶林等人就出現在了十五萬吐蕃主力的後面,將剩下的手雷全都布置成詭雷來使用,讓吐蕃報信的離開後,才完成最終的布置繞路離開。
松讚乾布此時正鬱悶呢,派出去的人多次受到唐人的阻擊,越接近河州周圍的情況就越複雜,一路上唐人布置了很多陷阱,讓他們煩不勝煩。
“報告大王,後方駐地遭到唐人兵馬突襲,損失慘重,物資所剩不足兩成。”報信兵說道。
“什麽,唐人偷襲了駐地,豈有此理。”松讚乾布再淡定此時都坐不住了。
“祿東讚,現在如何是好。”松讚乾布想要聽聽大臣們的意見。
“沒了物資,臣以為應當及時退兵,等他日籌備物物資後再與唐人一戰不遲。”祿東讚說道。
其實松讚乾布就是這麽打算的,二十萬兵馬吃喝用度不是小數,物資損失巨大,能夠支撐他們回到吐蕃城去就很勉強了,一路上說不定還要清掃一些部落。
達爾巴托非常不甘心,於是說道:“大王咱們如今都到了河州要是就這麽撤退了,肯定會滅了吐蕃士氣,不如讓我等帶人前去攻城吧。”
松讚乾布猶豫了,達爾巴托繼續說道:“能夠偷襲後方大營的唐人肯定出動了不下五萬人,既然這樣他們城內人馬必然不會太多,要退的話不如打進去,到時候河州不就是咱們吐蕃人的財富嗎。”
祿東讚沒有說話,他知道達爾巴托將軍說的是一條路子,但是決定是否正確他就不好說了,眼下的形勢對吐蕃非常不利,他雖然心向著松讚乾布但是他的兒子還在唐人的手中,多少有些顧慮。
唐人的動向吐蕃探子始終在秘密監視,唐人是怎麽突然出現在吐谷渾駐地的呢。
祿東讚突然想到了南下的吐蕃騎兵看,一下子像是想不明白了一切一樣,但是問題關鍵就是唐人是如何治療吐蕃會派遣人南下的呢。
“祿東讚,祿東讚?”松讚乾布連續叫了兩聲。
“啊?大王。”祿東讚有些心不在焉的應道。
“你在想什麽?”松讚乾布問道。
“大王,臣在想現在雙方雖然是有些小衝突,可是畢竟還沒有徹底攤牌,若是現在和解或許能夠為吐蕃爭取一些時間,眼下的形勢對咱們不利,每當這個時候唐人都會采取懷柔的策略,為什麽咱們不效仿一下呢,
跟他們談判拖延時間,臣意外有時候學他們扯扯皮也是一個很好的計謀。”祿東讚說道。“哦?難道又要用吐蕃公主為借口不成。”松讚乾布說道。
“大王,臣說了您別不高興,其實在臣看來唐人是非常狡猾的,到時候迎娶公主的不一定是唐朝皇帝,或許是他的皇子們也尚未可知,其實想要得到最大的利益,不如與藍國公元善搞好關系,他的情況臣派人調查過來了,其能力,才華,家室都是能夠配得上吐蕃公主的,況且藍國公位高權重在朝堂之上說話非常有分量,據了解長孫無忌等一種大臣武將都與他有利益往來,結實這樣的人比結實皇子還要有用。”祿東讚說道。
“恩?吐蕃公主嫁給大唐開國公,這種事情前所未有,如此一來咱們能夠得到什麽好處?”松讚乾布有些不屑,雖然唐朝的開國公功勳卓著,可是他畢竟是吐蕃王,吐蕃並不缺少公主,大公主,還是長公主,究竟如何選擇呢。
“臣最看重的是藍國公可以與咱們吐蕃互開市集,到時候咱們吐蕃會因此得到巨大的財富,這便是臣看好藍國公的原因。”祿東讚說道。
祿東讚心裡想的卻不是這些,而是想著用公主來換回他的兒子,只是這其中操作未免有些複雜,他同樣冒了風險。
原本是什麽都沒有答應元善的,但是在一些事情上稍微做一些改變或許就能夠起到不同的影響。
就像現在這樣,松讚乾布有些動容了,吐蕃的經濟情況他是了解的,大部分都是靠著遊牧生活,偶爾會在唐人的地界上出手牛羊馬匹來換取錢財。
除了唐人他們還會跟其他部落進行交易,眼下有這樣一個機會,若是吐蕃與唐人互開貿易,就等於他們的牛羊馬匹有了一個銷售渠道,皮質類,肉類的產品將會為吐蕃賺取大量的財富,同時他們還能夠購買到大唐的物品,像茶葉這種生活必備物資就是他們必須的,可以說是件好事。
可是吐蕃人嫁出公主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若是將公主許配給同族的人到沒有什麽,可是出嫁到唐朝就另說了。
“達爾巴托你覺得你有幾成把握擊敗唐人?”松讚乾布問道。
“三成把握!”達爾巴托應道。
這個時候他可不想說大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