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散修難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風水星象
風水是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以人為中心,包囊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都是相互聯系、相互製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重要成因。

 以人力運用風水之術就是要把握這些小整體之間的關系,將“勢”最優化,尋求最佳的組合。依山傍水正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山水,生靈就無法達到最佳生存狀態。

 風水甚至能夠影響到生靈的氣運禍福與生死存亡。是以無論凡俗還是修仙界,生靈所居處都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哪怕是血脈最低等的無靈智妖獸,都知道憑著本能尋找有水之地棲居。

 在水脈濃鬱處按脈循跡,總是能夠找到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妖獸與靈植。除去個別極其喜旱的族群,其余生靈都愛聚集在山水間。本來無需飲水乘風的高階修士,亦會因血脈中對自然的親近而尋找風水寶地清修。

 在風水之道中,氣是萬物的本源,一元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因此,風水講究有氣則生,無氣則亡。

 這就是為何大修士們總會在不完美的山水中移山填海、改造地勢來理氣。唯有生氣磅礴,萬物才會生發而不是死亡。

 而想要悟透風水堪輿之道,難免還要深研星象變化,光是地勢的改變不足以做到極致,唯有配合天象,才能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真正的風水寶地,定然是地脈流暢清晰,方位與星象應和,藏風納水自成氣場。

 無論先天形成還是後天改造,這樣的寶地都是極為難得的。特別是在人力有限的下界,星象本就無法被然窺測到,也就談不上深入研究領悟,有些變化不能被煉虛靈君們察覺,那麽地勢的改造就欠缺了許多。

 何況每一個修仙界,哪怕同歸屬於一大靈界,星象都不然是相同的,這就讓遊歷四方的修士不得不落腳地繼續觀測。否則以另一界的星象來改造這一界的地勢,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還是小事,還有直接形成險地的可能。

 而到了靈界,星象又是另一番景象,下界所知的一切都只能作為基礎,無法再作為參考。所以去到靈界又得從頭學起。

 “這聽上去怎麽比陣法還難?靈君還是少講一些吧,我歷來對星象研究不深,能勉強看出這裡的陣法都是因靈氣太濃之故。一時聽得多了,根本領會不到其中精髓,實在是可惜。”

 子若衝點點頭,這一回沒有再笑她,反而頗為認真地安慰道:“其實每個人的天賦都不一樣,你若對我說這株草和那顆果子結合會如何如何,我聽起來也覺得奇妙又難懂。但在你心中,草與果子融合所出的反應就是尋常的、理所應當的。”

 “所以在你聽起來有趣卻又高深的風水堪輿,對我來說就是理所當然的。說起來,子家難得出現一個對風水堪輿、星象分布感興趣的人,我算是奇葩一個吧。”

 子家的陣法宗師、陣道師自不會少,但陣法師並非都需要精通風水、星象。憑借著高階修士對天道法則的靈物,對自然萬物的感應,也能夠成為另一種更為大眾的陣法天才。

 子璿對此道著實沒有丹道那麽大興趣,不過當聽到風水與星象時又覺得頗為奇妙,有種想要伸手去觸碰,卻又始終隔著一層輕紗的感覺。她忽然想到,子家最最不擅長的卜筮一道,似乎正好是與風水星象相關聯。

 “靈君,難道我們族中不擅卜筮演算,就是因為少見精通這些的族人?”

 子若衝笑著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半對半不對吧。卜筮演算本來是巫族之術,流傳到後來早就變了形,現在所謂知天機者,其實大多是靠強大的信息網,結合天象來分析未來。更有幸運者是窺到了其他時空的未來進展,就像你一樣。”

 “這兩種情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卜筮。是以也就不存在泄露天機消耗壽元一說。”

 “而根據少量與巫族有關的玉簡記載,卜筮之術到了極致,是不出門而曉世事。巫者們憑借的只是一些巫器,配合地勢天象,即可窺測天命得出模糊線索。這種術法顯然是逆天而行,所以行此道過多的巫者難免會早早隕落。”

 子璿想到自己帶回另一時空的消息時,心中一直想著要迅速將消息傳達給家人,這想法從未牽動心中哪一根弦,也就是證明天道法則沒有被這念頭牽動。以高階修士對危機的感應,這樣的情況只能說明她所知的“天機”是可以泄露的。

 子若衝接著又道:“追根溯源, 我們都身有巫族的血脈。玄鳥化五行,創天地,五行世家自然也是從太初世界上而起的。哪怕最終分裂,五大家族皆是知曉卜筮一道弊大於利。”

 “五大家族皆不願過於違逆天道,加之玄鳥血脈壓製巫族血脈,甚至讓巫族血脈在換代中漸漸消失無蹤,所以卜筮的天賦便幾近泯滅。到了你們這一代,若無意外發生,便可以說是毫無卜筮天賦了。”

 子璿從未聽人說起這些事,或許是因為從前修為太淺,長輩們又覺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會分心修煉,是以一直沒有刻意提起。當然,她自己有著低階修士的煩惱,根本不會想到這方面去,也就談不上主動去問。

 “原來是這樣,難怪從前我遇上一名五階大巫,他還頗為遺憾地說子家不擅卜筮,否則也不會成為當日那般景象。想來以他巫族血脈的濃鬱程度,應是能夠看到許多事,明了世間生靈本為巫的事實了。”

 子璿心中感慨不已,由努爾與穆薩兩人組成的隱宗,遇大事而出,無大事則隱,想來亦與生靈同出一源有關。他們將諸天萬界當成了自己的責任,在獻身時才會那般無畏。
散修難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