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變化
北方匈奴之亂得以解除,無論是大秦士兵還是秦始皇,都高興得不得了,想想那匈奴是自先秦時期就留下來的北方勢力隱患,曾經威脅著秦、趙、燕三個國家的君王權威!
而當年,秦、趙、燕,三國又身居北方,國土再中原之北!不得不與匈奴為鄰,經常以其發生摩擦,甚至是戰爭,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他們各國由於忙於內戰,一會與這個國家打,一會與那個國家打,對於匈奴勢力就難以顧及,這就是最早的壤外必先安內的思想了!
所以他們三國一直對於匈奴都是采取守勢,默認對方的攻擊而自我防護,他們各國都在北邊修長城並派軍隊戍守。
這樣的政策,使得後來的整個中原面對北方少數民族的這股勢力都頗感費力與無可奈何!
這包括以後的大漢為之頭疼而出現一代英才霍去病再次北上出擊匈奴,大宋王朝被逼駐守南方而成為歷史上最富裕的南宋朝代,而大明則被其付之一炬,成就閉關鎖國使得華夏落後世界的康乾盛世!
如今,在他秦始皇贏政這一代得以解決自先秦就存在的北方隱患,這對於大秦帝國來說,是一大幸事!更是一件為後世子孫掃平威脅所在的豐功偉績!
秦始皇高興自然不用多說,這對於大秦帝國今後千秋萬代的建設,更是充滿了信心,在這一刻,他體會到了老秦人為之奮鬥十幾年心血而獲得勞動成果的喜悅!是那樣的讓人振奮人心啊!
此刻,正在大秦皇都鹹陽以北,上郡最北,新的北郡之地,也就是蒙郡,蒙恬正忙得不可開交,都說戰爭最殘酷,但是有沒有人想過戰後更殘酷!
那硝煙後的生靈塗炭,完全是地獄的盛宴!
面對地獄般的場景,重新處理大戰後的土地,屍體,駐扎軍隊的分布,特別是怎樣恢復當地戰後的民生及當地生產力發展,這都是不得不急切辦理,不得不會讓些讓人為之頭疼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人將死,民將亂,屍橫遍野將會間接性持續發生。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民對於生活的需求隻是需要達到最低――活著就行,而想要活著,就必須是至少要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就算是不能得到全面解決,也得有讓他們不被餓死,有活著的希冀,還要有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不然人們是活不下去的,那動亂便隨之而來,這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土地,也就失去了本該擁有的意義!
作為北方的神將蒙恬,已經開始布置著戰後的一切,對於這些,他征戰幾十載,必然有自己獨特的處理辦法!
而被他派去保護服輸的那300將士,正負責守護的一處秘密軍營中。
此時的服輸正在臥榻休息,他也是不得不感慨,以前這位宿主的身體是真的脆弱,不堪一擊啊,他才騎馬不到幾裡路就不行了!
以至於一路上都要讓人攙扶,用小車拉著,真是丟盡了他作為大秦皇子的顏面,但是他卻不以為然,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對於現代人來說,有句話叫臉皮厚吃的夠!他的臉皮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所以他不在意但是卻不得不前來營帳休息。
而對這次突兀不尋常的戰爭,他仔細回想起來也是頗感意外,好像史書上麽寫的與現在發生的這一切並不是那麽的一樣,而這些突兀意外的東西會不會是因為他的介入而改變的呢?這簡直難以想象,歷史改變了,會不會對後世以及對自己有什麽影響呢?
北擊匈奴的事件不是應該在三年前就已經結束了嗎?怎麽現在又來了第二次,
匈奴哪裡來的戰鬥力與這麽迅速恢復生機的能力呢? 況且就算是將匈奴暫時性背打敗了,這也隻是短暫的,別忘了這個名族後期的發展,逼得劉邦無可奈何,就算到了漢武帝時期還是讓人頭疼不已!
在他的記憶裡雖然這些歷史不是那麽清晰,但是也是有一點對於匈奴的印象,匈奴,是居住在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之一,長期以來,他們活動於南達陰山,北至貝加爾湖之間的大草原,來回長途跋涉放牧牛羊,後來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北方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
早在戰國時代的後期,匈奴就已進入奴隸社會。而匈奴的奴隸主貴族,利用他們騎兵行動迅速,民風剽悍,人員高大威猛的優勢,就是那種很塊的糙漢子模樣,比之如今戰鬥民族俄羅斯人還要厲害三分,他們經常深入中原,對以農業為主的內地各族進行襲擾和掠奪。
基本上就是看著哪裡的糧食好,搶一波就回去,而當地的兵士與農民對此根本無可奈何!
就算是大秦帝國統一後,而面對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這樣的大勢力也對剛剛建立的大秦帝國具有相當大的威脅力。
可想而知,這個北方名族的力量有多強大!
對於努力了15個春秋,奮鬥了六代大秦先烈,如今雄心勃勃、意氣風發的鐵血帝王秦始皇以及整個大秦帝國來說,面對這種威脅力,都是無法避而不見的,這麽大的一個勢力在那裡,又不臣服,明顯是不把他秦始皇和建立起的大秦帝國放在眼裡嘛!
而大秦帝國要想保持帝國的強大和牢固,就必須對外來的威脅力量進行打擊。
不臣服,那就是威脅!那就是敵對勢力,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那北方的胡人匈奴,乃大秦帝國一統六國後最近也是最大的威脅!
以前想打,那是沒時間顧及,在大秦帝國統一六國之前,中原那是無比的混亂,老秦國忙於對六國的戰爭,根本無暇顧及。
而各國也在內戰爭鬥,誰有精力對付北邊的匈奴人呢?於是,匈奴人就乘機南下,重新佔領了北部邊郡的許多地方,並以今內蒙、河套地區為據點,直接威脅著秦朝的政治中心鹹陽。
匈奴人的南下,動不動就燒殺搶掠,不僅讓當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同時對於強秦也是巨大的威脅,都將部隊乾到國都鹹陽了,當時的老秦人與秦始皇都在討論――你北方胡人,讓我堂堂大秦帝國的臉面情何以堪?是不是太藐視我等大秦將士了!
秦始皇不服,他手下身經百戰的大秦士兵又怎會服,生死看淡,不服就乾,大秦帝國的戰力可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最強的!
對匈奴人用兵,消除匈奴人的軍事威脅,那就成為了大秦帝國統一六國後的當務之急。
自此,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令蒙恬北征匈奴。
開始對匈奴用兵作了兩手準備,一方面他任命蒙恬為主帥,率兵駐守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長期經營北部邊防,保守秦都鹹陽的安全,蒙恬從此開始十余年守邊,對北部的山川地形作好深入了解。這一次,蒙恬為反擊匈奴已經作好了充足的準備。
同時,始皇帝還下令修繕長城,秦朝與匈奴等北方少數民族的邊界長達萬裡,處處派兵防駐是不現實的。
而匈奴人以騎兵為主,機動性強,移動速度快,為了更好防禦匈奴人南下,秦朝下定了以牆防騎的防禦方針,下令全面修複原秦、趙、燕修築的長城,並將其相連,形成了一道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
將侵入隴西河套地區及原趙國邊境的匈奴軍隊擊破,並驅逐其至賀蘭山脈及狼山山脈以西,以及原趙國所建長城以北。
歷史上蒙恬北伐匈奴的勝利,不僅有力地製止了匈奴奴隸主貴族對中原的搶掠,而且進一步促進了這一地區的開發。
在長期的交往和勞動中,不少匈奴人南遷中原,逐漸同秦人及其它各族人民共同居住和生產,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回歸線以南),北據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到此,北至今日的長城,南到長江南岸,東至東海、黃海,西到巴蜀,盡入秦帝國的版圖。
大秦帝國的締造者――秦始皇所建立的輝煌偉業,正如他自己所誇耀的那樣:“德逾三皇,功蓋五帝。”但是,剛剛誕生的秦帝國還面臨著兩大強勁之敵的威脅,這便是北方的匈奴和嶺南地區的百越。
而如今,北方匈奴的威脅竟然已經解除了,大部分匈奴早已經歸順並入蒙郡板塊,而少部分匈奴在冒頓單於的帶領下已經逃入了貝爾加湖湖畔,遠離大秦帝國,也不知道將來的冒頓單於會有什麽發展?會不會再一次南下入侵?
服輸推想著現實發生的事情與當初看過的歷史記述,接下來就只剩下南方百越的隱患了!
看來這大秦帝國果然是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啊!
自公元前221年,戰國末期,曾經叱吒風雲的齊、楚、燕、韓、趙、魏等關東六國在大秦帝國將士奮鬥了整整15個春秋以後全部滅亡,大秦帝國終於得以一統天下!而中原大地上持續幾百年的割據混亂局面也宣告結束!
在此之外,歷史上,在北方擊退匈奴的同時,秦始皇還前後兩次發動了對百越的戰爭,修築了靈渠,對嶺南地區進行了開發,將該地區首次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而在西南地區,秦始皇還開通往了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賓至雲南曲靖一線,控制了當地的部族國家,將政治勢力伸入了雲貴高原。
服輸在腦海中回憶著這些歷史書上記載著的大秦歷史,粗劣的分析了一下,竟然與現實中自己經歷的完全不一樣了,這到底是什麽鬼?
現在北方已經穩定, 蒙恬30萬大軍隨時可以開往南越,南越怕是也會很快得到統一,到時候大秦這麽多兵力,陳勝吳廣起義,項羽劉邦造反,還有他們的戲碼嗎?
怕是他們已經翻不起巨浪了,但是世事無常,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誰能預測未來呢?
難道他公子服輸來到這個世界一無所有,除了這副弱不禁風的身體,還要失去熟知歷史這個突破口嗎?人生真是充滿了變數!
但他還是冷靜下來,而且還大致了解了一下當前的情況,南越根本上來說還沒有被統一,雖大多數南越國家臣服,但是還是有少數逃走!而北方的統一雖然全面,但是卻推遲了兩年才完全解決!
那以此類推,秦始皇的壽命會不會也推遲個兩年呢?這個世界會不會已經在往後推遲了兩年發展呢?
這個,他是不得而知的,但是再拘束於腦海中的那些泛黃史書上的東西,他在這個朝代真的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因為歷史在他的生活中就已經改變,再按照書上的那一套陳芝麻爛谷子的破事來謀劃,那就真的是在自找死路了!
他拖著弱不禁風的身體走出營帳,已經是傍晚時分,天邊的火燒雲已經染紅了半邊天,整個戰爭後的北地反而在這片紅霞中有些暖洋洋的氣息,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一切都在改變之中,他作為劉南山的魂,公子服輸的身體,又何嘗沒有變化呢?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