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庫把寶貴按著跪在老太太跟前,對親家說:“嫂子,您別舍不得,要打要罵隨你,咱當老人的可不慣他這脾氣。”
其實這就是客氣話,要是那明白的,為了閨女今後的生活,怎著也不能鬧到這一步。
當然了,要是真的不能過了,到了離婚的地步,那就另說了。
農村裡私下裡對女婿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嬌客”,意思就是娘家人高看女婿一步,讓女婿念著娘家人的好,對女兒也好一點。
可這老太太糊塗,仗著閨女長的好,又是“高高三”上杆子求的,自持身份高親家一等。
她還真下得去手,看女婿跪在跟前,抬手對著“高高三”的臉上就打。
“啪、啪、啪”三聲,“高高三”的臉上,頓時通紅一片,眼看著腫了起來,看來是使足了力氣,一點沒留手。
旁邊看熱鬧的人,不可置信的看著這一幕,都倒吸了口涼氣。
前兩年老太太給閨女看孩子,也沒少在這裡住。平時看著是個面善的,經常提在家受兒媳的氣,大夥都認為她是個窩囊脾氣。
去年土地承包到戶,兒媳才把她接了回去,幫著他們乾活做家務。
每次來閨女家,拿的禮物都相當的寒酸。就是閨女“過月子”,她給送“粥米”,還沒寶貴的姐姐拿的多。
人們知道她一個寡婦不容易,還受兒媳的氣,挺可憐她的,也沒人爭理笑話她。
不過今天這做法,可讓人對的看法大改觀。加上幾天來她的做派,人們也明白了過來。
敢情老太太心裡,就是再受兒媳的氣,還是向著兒子家,這就是個糊塗不講理的老人家。
倆閨女看到爸爸挨打了,就對著姥娘來了。上去就推老太太:“姥娘壞,不準你打爸爸。”
老太太來這幾天,不和外甥女親,背地裡還偷著“嘿唬”(呵斥)她們。孩子們的心思最單純了,她們也不和姥娘親。
老太太還真夠蠢的,看見倆外甥女穿好吃好,比自家的孫子高出一大截,心裡就不得勁。
在她的心裡,閨女兒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兒子比閨女重要,孫子更是她的寶貝疙瘩。
外甥女就是賠錢活,加上蘭英沒兒子,想讓閨女過繼自己的孫子。她認為外甥女吃的喝的,都是她孫子的家底。
對倆外甥女,她是打心眼裡看不上,看見就煩。這奇葩的思路,一般人還真猜不著。
看倆孩子對著她喊,她二虎勁上來,抬腳把倆孩子踢到在地,嘴裡還罵上了。
“看看你們教的這孩子,這麽小就敢打罵老人,一窩子忤逆不孝的東西,上梁不正下梁歪。”
倆孩子從小沒受過屈,被踢倒在地上,都嚇傻了,小臉憋的發紫,哭都不會了。
“小老媽媽”摟著倒在地上的孫女,心疼的大哭。人們都傻眼了,趕緊幫著拍孩子的後背,給孩子叫魂。
“摸摸毛,嚇不著。好孩子,哭出來,哭啊。”
“大奶奶,您快別哭了,看嚇著孩子了。”
蘭英首先不幹了,她大聲的哭著,把“高高三”拉了起來,衝著她娘就喊上了。
“娘,您就是這樣對俺們的,您要是心裡有俺一點,也不能這樣對寶貴,您還讓不讓我過了。”
老太太還覺得自己佔理,對著閨女罵道:“你個分不清裡外拐的,娘幫著你出氣還不知道領情,我怎生了你這麽個窩囊廢。
你天仙似的好姑娘,嫁了他這麽個三寸丁,在婆家還立不起來,怎不窩囊死你。
過啊,怎不過了。這都倆孩子了,離婚咱也不怕,現在國家就讓生倆孩子,離了婚他們家就是找大姑娘,也不能生孩子了。
就是他們再有錢,跟著倆閨女,再加上一把抓的個子,還能找啥樣的。
蘭英啊,咱們可不怕,你長的這麽好,即使生了倆孩子,和沒結婚的姑娘比,模樣也是拔尖的。
現在娶媳婦這麽難,咱就是再找,也不比你這男人差。再說了,現在分地了,誰家的日子都不難,你又是個有本事的,咱們還是搶手貨。
不離婚也行,把你侄子過繼一個,給你撐腰頂門戶,還用著看他們的臉色。
妮啊,你可別因為沒生小子,就自己弱了。娘不是給你說了嗎,這孫子是奶奶修的,他家絕戶了,跟咱可沒關系。你娘我啊,可是修了四個孫子。
你雖然沒兒子,可是娘家有人,誰的氣也用不著受。不過,這過日子得你自己立起來,光靠別人幫是不行的。”
老太太把這一套歪理邪說,說的義正辭嚴。大夥聽了,都目瞪口呆,這腦回路對不上啊。
不過她有一點說的不錯,她閨女蘭英確實長的好,也有能耐,至今說是沒結婚的大姑娘,也有人相信。
蘭英氣急了,也不給她娘留臉了:“您看不上俺閨女,俺自己覺得好,您孫子再好,俺也不敢要。俺情願絕戶頭一輩子,也不敢要您們養的這狼羔子。”
老太太聽閨女磕磣她孫子,就不幹了,拉著閨女就打。
“你說的這叫人話嗎,這可是你親娘家侄子,比你這賠錢的閨女可是強多了。混帳的東西,我今天非得把你打明白過來。”
大夥看不下去了,欺負人也沒這個樣的,就是自家的閨女也不行。
大家把她娘倆拉開,一起指責老太太。開始,大家顧及著蘭英的面子,沒好意思說過頭的話。
“這老太太,是怎想的啊,還有臉說別人糊塗,自己就是個拎不清的。”
“哎呀,今天可是開眼了,算是知道啥叫拿著不是當理說。”
“這麽大年紀,怎有臉說出這麽不要臉的話,沒見過這麽禍害閨女的娘,這能是親娘啊?”
二奶奶性格面善,她氣的不行,可是不會吵架,只是勸著“小老媽媽”。
“他嬸子,你快別哭了,看嚇著孩子。給她這糊塗人生氣咱犯不上。怪不得在家受兒媳的氣,就這樣的要是讓她當家,得把家領零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