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廠是年前就定好的開班日期,別的服裝廠都在這天來領活。韓屯村的婦女除了上班,還得忙著招待家裡的親戚,今年這個年過得,比平時都忙。
韓玉峰過了年就出去學習了,援朝舅舅給他聯系了臨水郊區的溫室蔬菜種植專業村,他一心的學習新技術,連戲也沒心看了。
村裡唱戲,韓屯村除了老人和孩子,還真沒人有時間看戲。要不是晚上有夜戲,村裡的戲,簡直是給別村的人唱的。
本來韓屯村請了六天的戲,二爺自家拿錢請了一天,是寶景拜師的戲。
最後一天也是正月十二,吃過早飯,二爺準備了一桌供,在村裡請的二十多個人做見證,給寶景舉辦了正式的拜師儀式。
在天爺的神位前上了供,寶景跪在吳衛華跟前,喊著:“師傅”,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
二爺還準備了拜師宴,把全村人都請到了。他家的親戚也都來了,來祝賀寶景拜師。
寶景的拜師宴,也是“三八”掛四個大件的席面,比照著韓道偉家候新客的酒席做的。二爺在提前一天殺的豬,特意多準備了十桌。
不光是給劇團送了四桌,還因為各家都住著聽戲的親戚,大人顧及著面子,當然不會跟著坐席。可孩子們不管這些,聽到能坐席,都高興的不得了。
二爺家的酒席擺在學校的教室裡,餐廳給聽戲不回去的人留著。那些中午沒回家的群眾,可是過了眼癮,對二爺擺的席面讚不絕口。
寶景拜師以後,二爺和悠悠家,算是真正的扯上了關系。本來,跟著姥姥衛華該叫寶景表爺,可現在反過來寶景比衛華矮了一輩,寶景成了昊昊他們兄妹的大師兄。
二爺非常較真,不僅他自己喊衛華老弟,還讓昊昊他們改了口,叫寶景師哥。
不過姥姥和媽媽,還是按照原來的輩分叫,聽姥姥說:“這叫親不壓族。”
連續七天,聽戲的是越來越多,一是這麽多年,韓屯是附近村莊第一個唱大戲的。二是大衛的關系,大家看戲也看大衛。
金發碧眼的大衛,比戲更吸引鄉親們,特別是大衛還會說這裡的方言,態度也好,還會拍電影,他舉著錄像機不止是錄,還放給大夥看。
人們頭一次看到自己的錄像,都稀罕的不行。再來聽戲,都在家打扮的乾淨利落,誰也不想讓自己留下個邋遢的形象。
大衛是過癮了,可把迪迪他們幾個煩透了。外國鬼子聽豫劇,和聽天書不差啥。
村裡的孩子絞盡腦汁,給他普及豫劇常識,關鍵是孩子們也不懂豫劇,得時刻請教村裡的老人,有時自己弄明白了又不會翻譯。
還是吳馨兒幫了孩子們的大忙,她成了孩子的老師,教會了孩子們好多的翻譯技巧。
韓屯村的孩子,跟著大衛學了一口標準的倫敦音,多年來一直得意非凡。
他們每次說起來,都忍不住的笑,想起來當年幫大衛翻譯豫劇的事情來。
大衛也頗有收獲,他最喜歡的一句唱詞就是:“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還真有幾分豫劇的韻味。
後來,他和班主混熟了,竟然扮了個包公妝,來來回回就會那一句詞:“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台上台下,戲裡戲外,這一切湊合起來,正是一場鄉味十實的盛事。
一場戲唱下來,曲終人散後總有一段段佳話,在房前屋後、村頭街尾流傳著。有的角色忘了詞,有的角色掉了板,其實並無褒貶之意,只不過樂於其給生活增添的那抹色彩。
接下來就是正月十三了,這裡的忌諱是正月十三不乾活。“正月十三閻王祭,幹啥啥不利。”
劇團這天是不開戲的,十五過後,他們還接了其他村的合同。
不然村裡可不是隻續一天的戲,村裡想續戲的人多了。
大衛知道能續戲後,就想著續幾天,可時間不湊巧,隻好作罷。懊惱過後,大衛很快就想了個好主意。
“馨兒,我們以後每年都回來過春節,鄉村唱大戲太有趣了,我下次多帶些錄像帶,一定得錄個夠!”
臨近正月十五元宵節,戲台旁多了幾個賣煙花爆竹的攤子,孩子們喜歡的煙火開始熱賣。買歸買,家長們可是看死了孩子們,怕他們引起火災。
每天的晚上,在戲台的邊上,孩子們集中在一起放煙花,現在生活好了,買煙花的錢,家長們還是啥得的。
大衛起了孩子心,每天都買一堆煙花,帶著孩子們放著玩,把村裡的孩子喜得蹦高。
吳馨兒看他喜歡,就拿出來五千元錢,捐獻給村裡,讓村裡在元宵節舉辦一次煙火晚會。
聽舅姥爺說,自六六年以來,就沒聽說有舉辦煙火晚會的,韓屯村也算是頭一份。
正月十二,在開戲之前,舅姥爺就把村裡舉辦煙火晚會的事情,宣布了出去。大家看著大衛,一齊對他伸大拇指,齊聲的喊道:“go go go ”
大衛抱拳答謝:“同好!同好!”,周圍的人都笑抽了。
聽完十二晚上的夜戲,正月十三的上午, 各家的親戚就回去了。
韓屯村的生活本來就好,又是在年節,各家的飯菜都很好,天天不斷肉,親戚們都滿意極了。
現在農村的糧食富足了,吃白饃也不成問題,可是吃肉還是緊張。就是城鎮的工作人員,一個月也吃不上幾次肉。
韓屯村待客天天有肉,在親朋好友中落了個好名聲。可林子大了啥鳥都有,也有不知足的,“高高三”的嶽母就是一個。
蘭英的娘家離得遠,初五“高高三”專門借了村裡的拖拉機去接的她。
回來的時候,她老人家竟然把四個孫子都帶來了。大的十二歲,小的才二歲。
蘭英看見了,就對她娘說:“您這是來聽戲,還是給俺嫂子看孩子,領著他們四個,你怎有空聽戲。
我不是讓寶貴給你們說了,村裡的事情多,我還想讓你幫著看幾天孩子。您老人家倒好,給我招了這麽些麻煩。
村裡的服裝廠明天開工,我得給大家放活,別說做飯了,都不一定顧上吃。
您帶著著四個孩子,也沒法做飯,要是去食堂吃,讓別人看見,您不臉紅我都顯騷的慌。
娘啊,您和俺嫂子一年到頭的給俺們要東西,俺和寶貴倆沒說過二話,這讓您給幫幾天忙,您再不當家,也得給俺嫂子說道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