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五百五十章 座談會
村紡織廠三班倒,工人每天上班八個小時,其余的時間就乾地裡的活計。盡管每人五畝耕地,男女老少齊上陣,倒也能顧得過來。

  不參觀農業生產,一行人回到縣城的招待所,才下午四點,各自回房休息二個小時,就到晚飯的時間了。

  現在還沒有招待應酬,晚飯是簡單的稀飯饅頭和鹹菜,十多分鍾就吃完了。

  李專員安排,在招待所開了個兩間的小會議室,晚飯後召開座談會。悠悠本想回房間,卻被留了下來。

  這幾天她扛著大衛留下的錄像機,跑前跑後的忙著錄像,沒事就顯擺著回放給大家看,李專員留著她給大夥放錄像。

  要不是下午睡了兩小時,悠悠留下也是白留,坐著都能打瞌睡。上世的夜貓子,這一世卻成了瞌睡蟲。

  座談會就一個議題,談這幾天參觀的感受。三天的參觀大夥眼界大開,私下裡圍繞著這三個村,你爭我搶的談觀感。可真讓大夥挨個的發言,反而冷了場。

  還是“二爺”先開口:“這一路看的三個村,不是全國就是全省的典型。俺們在家想都不敢想,咱農民也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

  這一路看下來,我就一個感受,村裡蓋房子,也得向他們學習,要蓋就蓋樓房。”

  韓屯村的人全都讚同“二爺”的意見,大家圍繞著三個村的樓房,熱烈的議論開了。

  “俺覺著還是小靳莊的樓房最好,可惜咱們學不了,就這一家一畝的院子,咱就辦不到。”

  “唉,咱們有再多的錢,國家不給批,光靠咱村自己墊,最少得一年的時間。”

  “小靳莊的樓房再好,咱也學不了,據說好些東西都是從國外運來的,咱有錢也沒處買去。”

  “依俺看大嶽莊的院子就正好,大小正合適。小靳莊四間的樓房大了些,以後實行計劃生育,一家兩個孩,這麽多的房間確實住不了。”

  石廟村的三人,看好南關村的樓房。石支書是這麽說的:“俺們覺得還是南關村的樓房好,雖說不如獨棟的好看,可連棟的節省宅基造價也低,適合咱灘區.

  墊宅基實在是太難了,咱灘區人祖祖輩輩墊崗子(宅基),發一次大水淤尺巴深,十多年不墊崗子變平地,好房屋成了地窨子。

  這次黨和政府組織全區勞力給灘區墊村台,可是給咱們辦了一件大好事,解決了灘區群眾的心腹大患,咱們灘區再也不怕黃河發大水了。

  村台墊起來,咱們再也不是雞蛋過活(家業)了,多好的房子都敢蓋。

  俺仨合計了,回去就動員大夥蓋樓房。石廟雖然沒有韓屯過的好,可和其他的村莊比,得算是拔尖的。

  李書記,不是俺們吹大氣,俺村接近五百戶人家,萬元戶往少了說,也得有三百。”

  李專員被他們的話震住了,不可置信的問道:“石支書,韓屯村有三個廠子,他們村家家都是萬元戶我也信。

  你們就倆加工廠,洪城縣和你們一樣的有的是,沒聽說收入這麽高啊。”

  石支書給他解釋:“李書記,我們村的萬元戶靠的是養豬。說起來還是韓書記他們爺倆的功勞。

  從七五年俺們這裡的河灘上,開始長苜蓿。開始大夥不認識,韓書記告訴俺們是苜蓿草,是上好的飼草。

  韓書記交給俺們用苜蓿科學喂豬的辦法,幫著俺們買豬仔,韓支書幫著俺們賣豬肉。

  這苜蓿草可是好東西,一年能收三四季,夏天喂鮮草,冬季喂乾草粉,豬羊雞鴨都能喂。

  用苜蓿喂牲畜不用添加別的飼料,長的還快,豬半年就能長到二百多斤,雞鴨天天下蛋。

  俺們莊稼人有的是力氣,自打有了苜蓿草,大夥養豬越來越多,從每戶兩頭到現在的十頭,而且是一年養倆茬。

  即便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一年也養四頭豬。一頭二百多斤的大肥豬,除去十多元的豬仔錢,能剩二百多塊錢,二十頭豬就是四千元。

  七、八年過去,誰家不攢個萬兒八千的,雙萬元戶也得有。韓屯村應該都是雙萬元戶。

  他們村家家喂百十隻鴨子,一隻鴨子一年下三百個鴨蛋,能買三十元,一百隻鴨子就是三千。”

  李專員開懷的笑著對他說:“石支書,你這一說我才知道,感情在我眼皮子底下,藏著倆萬元村。回去你和老韓倆人準備一下,去全區巡回演講,把你們的養殖經給我傳出去。”

  石支書趕緊推辭:“李書記,你這活計俺可不敢接。不是俺不去,俺們這倆村的養殖經,別的村還真學不了。

  喂豬羊沒飼料不行,早些年沒東西喂,各家就喂一頭豬,一年能長到一百二十斤, 夠食品站的收購標準,就是喂的好的,好多人家兩年養成一頭豬。

  土地承包到戶,糧食產量提高了,飼料也富足了,家家戶戶喂的豬都是二百多斤的特等甲。可養的多了,還真喂不起。

  說來也怪,苜蓿草就俺石廟和韓屯村後的大窪裡有,這幾年黃河連續發水,也沒把苜蓿草淹死,水退了就新長出來。

  也是上天眷顧俺們,這幾年黃河連續往北滾,俺倆村各多了上千畝的河灘地,要不是這樣,哪能喂得起這麽多的豬羊。

  近兩年,苜蓿草才沿著河岸往外擴散了十多裡,稀稀落落的也沒俺們這裡長的好,他們一年最多養兩頭豬。”

  悠悠聽到這裡,忍不住的在心裡嘀咕:“長好了才怪!”

  這兩年附近的人們都知道苜蓿的用途了,特別是沿河岸的村莊,看到自己村的河灘上有苜蓿草,剛長出來就割,有的連根挖。

  悠悠撒了幾次種,也沒長起來,就放手不管了。野草割不盡,稀稀落落的還是留下來一些。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石支書說的,石廟和韓屯的河灘地多,上千畝的河灘地,才給人們養殖提供了富足的飼草。

  韓屯的河灘地更多,飼草隨意割,剩余的村裡組織統一收割。石廟村連河灘地都分到各家各戶,隊裡想養豬也沒了飼草。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