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齊霸春秋》第55章 戰爭源泉
  在春秋時代,小國國家破滅,宗廟難保並不是新聞。即便是魯國這種號稱嚴守周禮的國家,也一樣吞並了不少小國。更別提楚國吞並漢水諸姬,晉國並掉周圍三十余國。齊國若非不斷吞並,也難有今日之疆土。

  所以施伯對魯莊公的表現很不滿。打了敗仗回國,不去整修武備,加強城防,以防敵人再度攻侵。魯莊公卻是躲在深宮大殿女人堆裡,用酒精麻醉自己。難道齊國會因為你的這番表現而放棄進攻魯國了?

  當初周人數次攻伐大邑商,但都半途而返,攻商之前先觀兵於河津,商人退縮到了大河北岸,希望能避周人兵鋒,可結果呢?魯公今日避於深宮,又和那逃避強敵的商人有什麽區別呢?

  所以在施伯眼中,魯公的表現堪稱幼稚了。他又說道:

  “君上,聽聞齊人已遣使來魯了。不日即可到達曲阜,聽說來人正是公孫隰朋。”

  魯莊公聽聞隰朋的名字,知道他只是個大夫,連個卿都不算,他羞憤地對施伯言道:

  “齊國人這是派個下大夫來羞辱我嗎?”

  施伯長歎口氣,魯莊公說這個原因,說明他現在更在乎的是他的面子,而不是齊魯之間的戰事該如何收場。但他還是勸說道:

  “君上,齊人恐怕沒有羞辱您的意思。齊人此來,名為使魯,實則是意在公子糾。”

  “公子糾?”魯莊公的眼神亮了起來,不錯,魯國還有公子糾這個籌碼。指望用這個籌碼要挾齊國是不可能了,但用來當陪罪之禮倒是合適。

  要說在魯國如魯公這般沉迷酒中的還有一人。那就是因返齊無望,生命即將不保的公子糾了。如果說魯公的嗜酒病還能被施伯挽救一下,那麽公子糾的酒杯是無論如何也放不下了。

  任憑召忽和管仲怎麽勸說,公子糾已然自暴自棄,每日只靠飲酒度日,變成了具會喝酒的行屍走肉。如果有認識的人再見到他,一定會認不出這個每曰靠酒來麻醉自己的酒鬼,會是曾經的齊國公子。

  公子糾自知他的親弟弟小白是不會放過他的,正如他若能登上齊侯之位也不願放過小白一樣。現在,他這個君位爭奪戰的失敗者,現在不去享受,將來還有命享受嗎?召忽和管仲就是再有才能,能夠改變天下大局嗎?

  小白並不清楚自己已經給自己的對手們造成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但小白心裡已經不再多關注這些手下敗將們了。因為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未來不會再有新的機會給他們了。

  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之中,一旦抓不住歷史的機遇期,就很容易落入下風。在這場齊國內亂的大好時機裡,魯國人沒能利用好這個機會,就注定了他們將來的命運。

  在隰朋去魯國之前,小白和鮑叔牙,高傒,隰朋等人也是聚在一起商量過對魯國的態度。

  出於齊國的利益考慮,最好的結果無疑是由魯國人殺死公子糾,並簽訂一份盟約。比如,乖乖當齊國的小弟,再順便送上點貢賦,齊國出征時派出兵車跟隨等等。這算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一貫要求了,對於無心一統天下的小白來說這樣的條件還可以,並不會去為難魯國。

  也許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不能夠改天換地,更朝換代就意味著浪費了穿越的機會。但小白對所謂的王圖霸業,千古一帝之類的“宏圖偉業”並不是很在意。

  如果有可能,他更願意宅在臨淄的王宮裡,什麽都不去管,守著醇酒美人當米蟲,安安樂樂的過一生。

就像歷史上的齊桓公,也不用去操心國政,日理萬機,萬事有管仲呢!每日縱情田獵,醇酒美人,不也一樣青史留名了嗎?  雖然死時慘了些,但換作你,你能擔保你的兒子就一定孝順?普通人家裡都難以如此,更遑論帝王之家了,指望正常親情本身就不現實。

  此時距離率獸食人,屠城滅國的戰國還有幾百年,小白就是什麽也不乾也不會落個國破家亡的下場。或許小白真的穿越在大爭之世裡,生死存亡之間也會充滿危機感,或許會刺激出無限的野心和欲望。

  可是這時代離那時還太早了!沒有長久的戰亂,生產力的發展,各種思想的啟蒙、蘊育,松散的封建小邦國想要成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國還早了點。

  後世的中國形成了長達兩千年的中央集權式的封建統治。這是由無數偶然因素匯集所形成的必然結果。從地理環境決定論來看:

  首先,開發較早的華北平原沒有難以逾越的高山險阻,這就保證了北方可以形成一個整體,並以此為基礎向四方拓展。

  即使後來南方的人口增多,經濟發展上超過了北方,但先天上破碎的地理環境就決定了它難以形成一個整體,在歷史上更容易形成小軍閥割據一方的局面,在冷兵器時代尤甚。這從語言上就容易看出來,北方的語言更趨於同一種,南方的方言差異就要更多一些,甚至會有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的情況出現。

  除了地理環境,人的思想,生產力難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也是一大原因。由於人類自遠古時代所遺傳下來的饑餓記憶,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手中的東西越多越好。

  這曾刺激了人們去發明去創造,去用勞動追求更好的生活。可當有一天,當人們發現可用用搶奪的方式去佔用更多的財富時,一種名為貪婪的車西就誕生了。

  自己用勞動生產出來的東西總是比不上搶來的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就如同男人總感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一樣。這是種心理疾病,只不過人們並不會去治療。

  在地廣人稀的農業社會裡,當用心勞動所獲得的收獲要遠多於搶掠時,這種情況還不明顯,因為人們的危機感不足。

  一旦人們覺得土地是有限的,人們所能從土地裡獲取的東西也是有限的時,農業社會的人們很容易就會生出“天下財富,本有定數,不在此,即在彼”這種想法,為了搶奪資源,爭奪土地的戰爭就會頻繁發生。

  但對於有後世的經驗的小白來說,土地資源並不代表一切,何況這個時代未開發的土地是如此之多,獲得足夠的人口要比獲得足夠的土地重要的多。

  在這個時代,土地並不算什麽稀缺資源。雖然大國兼並經常發生,但他們更多是去取得可耕作的,已開發好的熟地。發動戰爭是為了奪取對方的財富,擴張自己的勢力,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但這並不代表他本國裡就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供開發,即使是在百年之後,同樣的土地一樣容納了更多的人口。

  對小白而言,開發好的熟地誰也想要,但並不代表山林鹵澤就沒有價值了。只要能夠投入人力物力進行適當的開發,山林鹵澤就會變成很好的財富。

  只是相對於開發這些山林鹵澤,人們更希望用戰爭去掠奪現成的財富。因為此時勞動工具不足,去開發山林並非易事。

  此時由於人口稀少,山裡的豹豺狼狐之類的野生動物還經常可見,大山裡還有老虎存在。即便在臨淄,靠近牛山的王城裡還會有狐狸出沒,城裡人家喂的雞還會被老鷹叨走,這是來自後世的小白所不敢想象的。

  要知道,後世經過人口不斷增長,齊魯大地上的原始森林早就被砍伐殆盡。就連泰山這種歷代被保護的很好的名山,山上都找不出幾棵參天的松柏古樹了,那光禿禿裸露的岩石和碗口粗細的樹木無不證明這處名山也非淨土。

  齊魯之地上的丘陵都是石頭山,山上土壤很少,非常瘠薄。後世由於人口增長,於是開發梯田。如同建國後的大寨一樣,是經過一代代人不斷開發,向山上搬運土壤才能開起梯田。

  小白覺得梯田是中國人為了獲得糧食,而改造自然為己用所建立的最大規模工程,建築規模遠超萬裡長城。只要有村落在附近,無論多陡峭的山上都會開點梯田,種點耐旱耐瘠的作物。

  為了獲得足夠的土地種植糧食,獲得柴草,明清和建國之後就曾不斷開發:山上沒有經濟價值的樹木絕跡,鳥獸蟲蛇蹤影全無,真可謂野無遺孑了。

  直到後來工業發展了,人們走出山區,走進了城市,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封山育林,植松種柏,幾百年來光禿禿的山頭始有綠意,開始恢復自然面貌。

  此時的山地當然不能去開墾成糧田,平原沃土都種不過來呢,還去廢那種功夫!但大山並非一無是處,除了蘊藏的礦產,還可以提供木材。

  木材正是此時的人們急需的生產資料:營造房屋、橋梁需要木材;金屬的鑄冶需要大量木炭;日常薪炭也要靠林木。 只要進入人口稠密的城市,多少木頭也不夠使用的。

  砍伐之後的林地雖然不能用來種植粟麥,但完全可以種杏和梨,桃和李等果樹。這些樹春天開花可以放蜂,獲得蜜,蠟。夏秋,果樹收獲果實。還可以種植大棗,板栗,橡子等樹木,既可以作木材,果實又是很好的救荒糧食。

  至於此時的鹵澤,也就是沼澤地。在小白看來,除了那些鹽鹼過重的土地,完全可以在沼澤旁排水淤田,種植水稻。只要能夠讓水稻在此扎根,那這些沼澤的開發就沒問題了。

  而要想開發偏遠的山林鹵澤,一要有足夠的勞動力,二要有合適的工具。歸根結底,還是要提升這時人們的生產效率。生產工具不足,生產效率提不上來,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弱,就越需要兼並戰爭去消耗多余的人口,搶奪別人的資源。

  如果有可能,小白寧願去開發這些山林鹵澤,也不去參加此時的無意義的戰爭之中。哪怕自己才是這個時代注定的主角――春秋首位霸主。但小白覺得齊桓公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為保衛中華文明所做出的貢獻,而非壓服一眾小國,獲得名義上的尊崇。

  所以,隨著齊國的內亂,衰弱,小國眼裡的盟主換了對象,齊國的霸業終被聚代,只有“尊王攘夷”的事跡留傳於史書,為後人所銘記。

  小白也不求能在春秋時期一統江山萬萬年,只是希望能為此時這些先人們做點事,做一點小小的改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