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根據傳說,最初的印加人,就是由這個高山淡水湖畔,向庫斯科遷徙的。
這種地理、地緣上的聯系性,使得印加帝國在第一階段擴張時,就擴張至了的的喀喀湖西岸,
並成為了後來秘魯、玻利維亞共分這個聖湖的地緣背景。
對秘魯境內安第斯山區諸部族的,征服工作完成之後,印加帝國並沒有停下征服的腳步。
如果印加帝國注定是一個,只能在安第斯山區的梯田上,播種土豆的帝國,那麽,作為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南北兩端,也還能提供巨大的空間。
之前的內容我們已經說過,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印加帝國已經向北,
擴張至了後世厄瓜多爾S都基爾,向南擴張至了智利S都聖地亞哥。
如果西班牙人再來的晚一點,印加帝國並非沒有可能,再進一步擴張。
印加人沒有全面完成的“安第斯帝國”夢,最終,被西班牙人接棒完成了。
以地理關聯性來看,安第斯山脈在南美洲,共延伸入了7個國家,由北至南包括有:
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智利、玻利維亞以及阿根廷。
這七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屬於前西班牙殖民地,也就是最初的“秘魯總督區”管轄區。
除了上述七個國家以外,南美洲還有三個國家,和一個特殊地區存在。
由南向北分別是:巴西、法屬圭亞那、蘇裡南以及圭亞那。
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都屬於大西洋沿岸國家;二是前身都不是西班牙殖民地。
其中,巴西屬於葡萄牙殖民地,蘇裡屬於荷蘭殖民地,圭亞那歸屬於英國。
而“法屬圭亞那”後世的身份,還是法國的一個海外省。
在西班牙帝國依照,最初的那條“J皇子午線”(1493年),試圖壟斷整個新大陸的利益時,葡萄牙人並非沒有在上述地區展開過爭奪。
問題是,先發固然是一種優勢,能不能保住就得看有沒有實力了。
由於競爭者都來自歐洲,西班牙人大西洋岸線的防禦工作,一開始就顯得力不從心。
這一點,從1500年葡萄牙人登陸巴西,並最終跨越J皇子午線,向安第斯山脈方向擴張,就已經顯露出來了。
在北美大陸,西班牙人同樣沒有能夠阻止競爭者,控制大西洋岸線。
米國的前身,英國殖民下的“北美十三洲”以及加拿大,就是英國人成功滲透的成果。
這使得,西班牙帝國在新大陸的經營重心,不得不放在了加勒比海地區,以及太平洋沿海地區。
人口密集、積累豐富的美洲三大文明區,成為了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基石。
回頭再來說說印加帝國的擴張問題。
客觀說,即使沒有西班牙人的征服,印加帝國想覆蓋整個安第斯山脈,也是困難重重的。
事實上,在西班牙人到來之時,這個安第斯帝國的擴張步伐,就已經開始出現頹勢了。
這首先是一個幾何問題,以安第斯山脈超過9000公裡的長度,包括委內瑞拉境內的延伸山脈,
平均只有240公裡寬度來看,將權力中心建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都很難將控制力,
有效輻射到這樣一個,長寬比近乎40:1的狹長地區。
實際上,西班牙人在殖民過程中,已經意識到,他們不可能以一個,“秘魯總督區”的行政設定,就完成對南美殖民地的統治。
在擁有海上交通能力的情況下,將殖民地的首府,設在沿海的利馬,
即後來的秘魯首都,技術上看起來,會比印加帝國在安第斯山脈中的首都,更有利於輻射統治力。
但客觀上這樣大跨度的殖民區,一個Z治中心仍是遠遠不夠的。
在南美洲北部,今天的哥倫比亞首府“波哥大”,是西班牙在這一地區的興建的Z治中心。
然而就像“危地馬拉都督府”,一直都遊離在墨西哥城的實際管控之外一樣,利馬對波哥大管控同樣非常乏力。
1717年,這種地理距離上的分離性,使得西班牙人正式將北部受波哥大輻射的:
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以及地理上隸屬於中美洲的巴拿馬,從秘魯總督區中分割出來,升級成為了“新格拉納達總督區”。
1776年,西班牙再次將秘魯以南,安第斯山脈分水嶺以東的區域,從“秘魯總督區”剝離出來,
建制了帝國在美洲的第四個總督區——拉普拉塔總督區,行政上指向後世的: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四國。
那麽,印加人的擴張瓶頸,僅僅是一個,無法無限縱向延伸統治力的“幾何問題”了嗎?答案並非如此。
同時你們必須認識到,印加帝國也並非完全不能向低地擴張。
亞馬遜平原並不是,安第斯山脈所面對的唯一平原。
任何一條靠近海洋山脈,都會有一條狹長的沿海平原存在,安第斯山脈亦不例外。
不管印加人有沒有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想,離太平洋是那麽的近的他們,看起來沒有理由不去看一看。
可惜的是,要是印加人真想到海邊感受下,“春暖花開”的浪漫氣氛,估計會大失所望。
前面我已經分析過了,整個秘魯到智利北部的沿海,屬於乾熱的“熱帶沙漠氣候區”。
其中,位於智利、秘魯相接處的“阿塔卡馬沙漠”,是這個星球上最為乾旱的區之一。
雖然,我前面也說了,沙漠中未必不會有繁榮存在,但肯定不是國人思維中的,“春暖花開”浪漫景象。
在安第斯山脈之水的幫助下,秘魯沿海的沙漠氣候地帶,已經出現是了綠洲農業及文明的萌芽,比如之前介紹過的“莫切文明”。
然而對於小型綠洲文明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環境的不穩定性。
一場洪水或者河流改道,就可能會迫使他們放棄原有的居住點。
而對於文明的傳承來說,穩定性和規模性都是至關重要的。
相比之下,能夠在安第斯山脈的河谷中,大批量複製的印加文明,就會顯得有生命力的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