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想在這個時刻,經營馬來半島,很有可能同時受到,南北兩個方向的巨大壓力。
後世的中南半島,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強國。
安南、T國、M甸、J埔寨、N撾五個國家中,安南、T國、M甸三國,算是呈三足鼎立的第一陣營。
人口都在5000萬-1億這個區間,他們代表農業潛力,也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這代表海洋潛力。
J埔寨和N撾的實力則明顯不足。
前者情況稍好,有1500萬人口及一小段海岸線。
後者則完全是個龍套角色的內陸高地小國,人口約700萬。
然而,在14世紀之前,J埔寨卻是中南半島最強大的國家。
其鼎盛時期的領土范圍,不僅包括後世的J埔寨全境,還包括N撾南部、泰國東北部,以及安南南部。
由於主體民族為高棉族,這個中南半島最早的強大文明體,史稱“高棉帝國”。
要想搞清T國的地緣結構,就必須先對高棉人的歷史有所了解。
高棉帝國大體經歷了三個時代:扶南王朝(公元1世紀-7世紀)。
真臘王朝(公元7世紀-9世紀初)。
以及,因吳哥窯而聞名於世的吳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
為類似史料缺乏的古代帝國,劃出一條具體的疆域線,是非常困難的事。
事實上,即使天朝這樣能夠詳細記錄歷史的國家,因為標準問題,歷史地圖該如何表述,也是件頗有爭議的事。
相比之下,在地緣層面,認定一個政權的覆蓋范圍,會更為的明了。
從這個角度說,高棉人曾經的帝國,核心就是一個“湄公河平原帝國”。
先來了解一下湄公河流域的板塊結構。
作為中南半島的母親河,湄公河流經了,中南半島的全部五個國家。
其上遊最北邊的一段,後世為M甸-N撾-T國三國的國境線。
以河流為界,是劃定國境線時,最常見的方式之一。
相比用認定山脈分水嶺的方式,認定一條河流的主航道,要更容易操作。
然後,依河劃界的最大問題,往往容易把地緣相近的族群割裂。
要知道,河流在人類遷徙、交流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同一流域,且具備相似地理環境背景的區域,在心理認同上往往趨同。
上述問題體現在緬、老、泰,因湄公河而國境相接的這一地區,就是形成了著名混亂之地——“J三角”。
結合地形圖大家會發現,在這個三國交界之地,以地緣板塊來劃分,
分別對接著M甸的“撣邦高原”、泰國的“泰北山地”,以及老撾的北部的“上寮高原”。
然而問題在於,撣邦高原和泰北山的主體,都不屬於湄公河流域,前者為薩爾溫江流域,
後者為湄南河上遊,真正屬於湄公河流域的,只有靠近河流右岸的一小部分。
這片身處緬東、泰北,在心理歸屬上,卻與老撾邊境地區,更為趨同的湄公河流域,正是金三角地區的核心所在。
與T國、M甸相比,N撾可以說是一個,純粹的湄公河國家。
除了金三角之南,以及最南端與T國、J埔寨相鄰的少量地區以外,N撾的絕大部分領土,都位於湄公河左岸。
在資料中,N撾是一個典型的高地國家,全國80%以上的土地為山地、高原。
然而,與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等,給人同樣印象的國家一樣,N撾能夠有機會,成為D立國家的原因,恰恰在於那不到二成的平原。
同樣的例子,在天朝境內也能找到,比如“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的F建。
N撾的輪廓,很像一柄天朝古代的“如意”,內部可分為三部分:上寮、中寮、下寮。
全境為高原山地的上寮部分,便是這柄“如意”的頭部,中寮和下寮人如意柄,其面積,佔N撾國土總面積的一半。
從地形上看,湄公河在南出上寮高原後,沿高原南麓向東延伸,
在遇到分隔N撾、安南的長山山脈後,轉而向南,最後經J埔寨、安南南部流入T國灣。
湄公河拐的這個彎,便天然造就一N撾境內的另兩個板塊:中寮和下寮地區。
後世N撾首都W象所在的中寮平原,便是位於湄公河之北,與上寮高原之間。
而下寮平原,則位於湄公河之東,與長山山脈之間,除南端少部位於湄公河西部。
需要注意的是,地緣Z治層面的中寮、下寮地區,還包括高比例的附屬山地,超過50%。
去除掉這些山地,N撾人能夠擁有連片平原之地有多少, 就可想而知了。
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在地形圖上看,總會覺得N撾,幾乎就是一個純粹的高原國家。
然而,一如我前面所說的,N撾之所以有機會,成為一個D立國家,這點平原之地的存在,卻是至關重要的。
當我們把視線拉高,會發現這條位於湄公河左岸的狹長平原帶,屬於另一個更大的板塊——湄公河中遊平原。
這片為山地包裹的碟形台地平原,一般被稱之為“呵叻盆地”或者“呵叻高原”。
其西部為縱貫T國中部的“棟帕耶費山脈”;南為分割泰國、柬埔寨的“扁擔山脈”。
東為老、越邊境的“長山山脈”;北即為“上寮高原”。
事實上,呵叻盆地的海拔,僅為100-300米,以至於在一般的分色地圖上,呈現的也是代表平原地貌的綠色。
它之所以也被稱之為高原,是因為棟帕耶費山脈之西,是“湄南河平原”,又稱“曼谷平原”,以南則是“湄公河下遊平原”。
這兩個下遊衝積平原的平均海拔,僅為25米左右。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樣一對比,呵叻地區,也就紅著臉擠進高原隊列了。
湄南河流域,是T國人的龍興之地。
高棉帝國的興起之地,則是湄公河下遊平原。
在17-18世紀,這片平原最南端的三角洲地帶,大部為安南所侵奪。
為了更好的對應這一Z治背景,大家可以將J埔寨部分的湄公河下遊平原,稱之為“金邊平原”。
安南部分,稱之為“湄公河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