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移民全球》第776章:神賜之地(49)
  移民全球正文卷第七百七十六章:神賜之地要是想當然的在屋簷下掏個燕窩來燉,我可以保證大家將喝到一鍋泥漿水。

  這裡所說的“鳥糞”,也不是樹上經常掉下來,落到地上的鳥糞,準確說是“海鳥糞”。

  海鳥糞之所以有機會成為一種資源,與兩個因素有關:

  一是海鳥的食譜多為海水中的魚,這使得它們的糞便會更富含氮、磷等,可以補充土壤肥力的礦物質。

  二是在陸地上,鳥類很難大規模聚居於一地,並把糞便蓄留下來,但在一些尚未被人類干擾,

  卻被高密度海鳥覆蓋的小島上,這種集中性卻成為可能。

  在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海鳥的共同努力下,這些被稱之為“鳥糞島”的小島,甚至有機會累積出,超過十米鳥糞層。

  在這種情況下,鳥糞將有機會,成為一種可供開采的資源。

  盡管我們利用人畜糞便肥田的歷史,在自然經濟時代就已經很普遍了,無論在天朝的哪個角落,

  農夫們都明白,糞便能促進植物生長的道理。

  但歐洲人直到19世紀才知道這個道理,這是一件非常吊詭的事情。

  她們發明出來的高跟鞋,就是為了避免,踩到街上的糞便而發明出來的。

  但海鳥糞的利用,卻是工業時代和近代科學發展的產物。

  這首先取決於人類對土地肥力認知的一個突破。

  19世紀初,當科學家們試圖解讀,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資從何而來時,普遍觀點是認定,

  植物生長依靠的是諸如糞便、落葉一類的腐殖質。

  簡單點說,植物生長被認定為,是一個把一種“無用”有機物,變成“有用”有機物的循環利用過程。

  這一看法,看似完美的解讀了,為什麽那些有機肥,能夠如此明顯的促進農作物的生長。

  然而,將對植物肥力的認知,停留在“有機肥”層面,並無助於海鳥糞成為一種資源。

  因為按照這種看法,只有新鮮的鳥糞,才具備成為肥料的條件,而鳥糞島上那些,千萬年來累積下來的鳥糞,都已經礦化了。

  我們很難讓傳統思維下的農民,相信這些石頭,可以幫助他們獲得豐產。

  所幸,科學是不斷在發展的。

  19世紀中期,化學家們終於搞明白了,決定植物生長的其實是那些無機物。

  有機質的腐殖過程,只是在幫助分解釋放出礦物質。

  也就是說,肥料並不一定要來源於新鮮的動、植物腐殖物,而是可以在礦物中尋找。

  前提是,你要明白,到底是哪些礦物質,能夠幫助植物生長。

  在這種新的認知下,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開始出現。

  工業化的生產,大大加速了人類改造土地的能力。

  一片土地,由不適合耕種的“生土”,變成能夠帶來豐產的“熟地”的時間,被大大縮短,糧食單產亦大大的提高。

  這場發源於在19世紀中葉的肥料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至於被視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次農業革命”。

  順便說一下,隨著科技的進步,21世紀的人們,在有生之年中,說不定能夠看到,

  人類直接用無機物在工廠中合成食物,並大規模應用的“第三次農業革命”。

  至於這場革命,會對人類和地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回到海鳥糞的話題上來。

  總得來說,化肥可以被分為:氮肥、磷肥、鉀肥,以及將上述元素複合在一起的“複合肥”。

  任何一種富含上述物質的礦物,都有機會被製作為化肥。

  海鳥糞的最初形態,決定了它本身含有動、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具體來說就是磷和氮。

  為了與那些新鮮鳥糞相區別,礦化後的鳥糞石,被稱之為“鳥糞石”。

  然而,並非所有的無人小島,都有機會成為鳥類生存的樂園,並累積出鳥糞石密布的“鳥糞島”來。

  通常情況下,鳥糞島都位於魚類資源豐富熱帶海域。

  最著名的鳥糞島,當屬中太平洋地區的“瑙魯”。

  在密克羅尼亞人劃著獨木舟,遷入這個面積僅21.1平方公裡的小島之前,海鳥們已經在島上積累了,厚達5-10米的鳥糞層。

  不過,瑙魯人的生活中,鳥糞一開始並沒有成為一項資源。

  一直到20世紀初,這些肥料才被英國人發現及開采。

  此後,德、英、日等老牌殖民帝國,以及鄰近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曾先後染指這座鳥糞島。

  20世紀60年代,瑙魯終於擺脫殖民統治,D立成為了“瑙魯共和國”。

  無論從面積還是人口來看,這個南太平洋小國, 都屬於倒數第三小,面積僅高於梵蒂岡和摩納哥,人口僅比梵蒂岡和圖盧瓦多。

  在擁有天賜資源的情況下,這種小倒也不是壞事。

  通過對鳥糞石的超量開采,瑙魯一度成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

  悲劇的是,海鳥們累積如此厚度的資源,需要成千上萬年時間,但在機械的助力下,開采起來可不需要那麽長時間。

  尤其當瑙魯人認定,他們只需要鳥糞,就可以永遠過上好日子時。

  過度開采,使得瑙魯的鳥糞資源,在上世紀80年代,便已接近枯竭。

  以至於不得不開始依靠國際援助,及某些主權國家特有的Z治籌碼來過日子,比如反覆在我國與大員之間做選擇;又或成為避稅和洗錢天堂。

  在這裡舉瑙魯的例子,是想讓大家明白,海鳥糞作為一項資源,真的有機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甚至引發戰爭。

  當然,鑒於瑙魯的人口不過萬人,這樣的案例似乎缺乏普遍性。

  那麽,在我即將展開的南美洲,到底存不存在這樣的鳥糞資源呢?

  這些鳥糞資源,又與那場100多年前的“太平洋戰爭”,又是否有直接關聯呢?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

  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的確存在不少“鳥糞島”。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島嶼主要分布在南緯7°到14°的區間,也就是後世的秘魯沿岸地區,而並不是引發戰爭的阿塔卡馬沙漠沿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