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說獵鷹的重量吧。一頭獵鷹的重量,最低不能少於一斤八兩,不能超過兩斤,經過嚴格的訓練過後,獵鷹的體重會掉四到五兩。太輕會被獵物所傷,超過兩斤,飛行速度慢,和獵物搏鬥不夠靈活。說明這隻鷹好吃懶動,不是做獵鷹的料。
鷹的爪子如果過短,燒掉爪子上的角質殼和它的爪尖之後。鷹爪握成拳後分量不夠重。擊打獵物的力量就不夠,很難把獵物打傷。而爪子過長,握成拳過後又不緊密,力量比較松散,也不能擊暈或擊傷獵物。這時候的獵鷹,就會露出猛禽的本性。會伸出爪子去抓,而它的爪子又被燒掉了,很難抓傷獵物。沒有主人或者獵狗的幫助,獵物百分之百的跑掉,或者被獵物逆襲,反而被獵物乾掉。
所以我們經常說的鷹擊長空,鷹擊鷹擊,就是用爪子擊打。每一次擊打,都有可能把獵物擊暈或者擊傷。看獵鷹三番兩次的俯衝攻擊,這個時候獵狗就該出動了,配合著空中的獵鷹,對獵物實行陸空協同作戰,最後負責把獵物叼回,這就是我們打獵的最大快樂。
鷹犬鷹犬,就是這麽來的。養鷹犬不是為打獵謀生活,而是為了取樂,這象征著身份地位。譚老頭的鷹房很小,鷹架子上攏共隻有倆隻獵鷹。站在那裡威風凜凜,一對金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顧盼自雄。渾身羽毛油滑光亮,頭頸曲線流暢鐵嘴如鉤。看到一群人進了房,這兩隻鷹在架子上蹦跳著,發出示威性的鳴叫聲。
看到這兩隻威武神俊的獵鷹後,大夥兒也不禁有點心癢癢了,陳遠宏看在眼裡。他轉頭對譚老頭說道,譚爺爺,挑幾隻適合的做獵鷹,其余的做信鷹。行,沒問題,你小子說了算。與譚老頭商量後,絕對先決定先訓練獵鷹,信鷹要求比較嚴格,訓練時間比較長留到了最後。
新鷹開始接受訓練後,陳遠宏隻要一有空,就會跑過去觀看,他挺好奇這種野性難尋的猛禽是怎麽熬訓出來的?
只見老頭用特製的布繩拴著鷹的一條腿,翅膀用布帛捆住不能用細繩兒,那樣會阻止血液流通,鷹的翅膀就廢掉了。然後把它丟到房間裡,隨便它怎麽折騰,根本不去管它,到點進食時,最開始鷹是拒絕吃任何東西的。
就讓它這麽餓著,最後餓到扛不住的時候,它自然會吃。老頭說道,“知道喂它食物的時候,該注意什麽嗎?一定要把喂它的肉泡到沒有任何顏色和氣味,這樣可以消除猛禽的野性,直到它的排泄物裡,沒有了綠色稀水為止。”
每隻鷹的旁邊都放有三支蠟燭。天黑就點亮蠟燭,把鷹用繩子拴在鷹架上。訓鷹人通宵看著它。看到鷹閉眼睡覺就用木棍敲它,眼一閉就敲,讓鷹疲勞過度,直到它雙目中沒有了光采,萎靡不振。
這隻是第一步,磨練它的性情。快的要三五天,慢的要七到十天,直到鷹的野性消失,接受主人的指揮才算成功。第二階段訓練它怎麽聽令飛行、握爪、拳擊、聽暗號、等等訓練。
獵鷹開始訓練飛行時,大夥伴都聚集到了野外,特別是小蘿莉。天天跟在陳遠宏屁股後面,最後他隻有忍痛割愛,把自己的鷹讓給了小蘿莉。
譚老頭在旁邊指點,他讓大家用一根長長的繩子,捆住鷹的一隻腳,訓練它們兜圈子飛行,用各自特有的聲音和手式,限制它們的飛行范圍,讓獵鷹聽從各自主人的聲音和手式飛行。如果訓練出現了錯誤,以後解開了繩子,獵鷹飛上了天空就不會再回來了。
最後就是限制各人的獵鷹飛行范圍,
免的以後出出去狩獵時,看到狩獵范圍以外的獵物,飛出去一二十裡,主人豈不是要乾瞪眼。獵鷹沒有了利爪它就抓不回獵物,主人又怎麽知道獵物的所在呢。所以好的獵鷹,必需以主人為中心,知道獰獵的范圍。 看著小夥伴們玩的如無比開心,陳遠宏開始在心裡反思自己,看來以後還是要勞逸結合啊,這樣既對身體和精神有好處,還增進了彼此的感情,如果只知道天天悶頭練武讀書,不理外事,不理會外人,隻以自己為中心那麽大家的距離會疏遠,感情就會淡漠。
畢竟事情是靠人做出來的,就算自己再牛逼,會分身術。也做不完所有的事情,完不成自己心中那個偉大的夢想!遠哥兒。在想什麽呢?王盼走到他身邊,一屁股坐下來。
其他幾人,包括譚老頭,也都圍坐了過來,陳遠宏笑呵呵的說道,我在想以後咱們傳遞消息,能不能全部用信鷹?譚爺爺,這個想法可行嗎?可行是可行,就是訓練起來比較麻煩,而且時間比較長。 信鷹飛的比信鴿遠天敵少,再加上這裡是秦巴山區,猛禽太多,信鴿在這裡是沒辦法存活下去的。
等過一段時間,獵鷹訓練好了,我帶大夥兒到大林子(森林)裡打獵去。彭中允隨口說道,獵鷹在大林子裡恐怕用處不大吧,讓他在林子裡面抓獵物,是不大現實的,這點我清楚。
主要是用它來監視地面的情況,就當空中多了一雙眼睛,譚老頭接口道,去大林子裡面,不要進入的太深,有很多地方,幾百年來都沒有山民敢進去。
就是進去了,能走出來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沒人陪同,你師傅很可能不會同意你們去。小蘿莉不禁雀躍道,遠哥哥,帶我們去嘛,好不好?陳遠宏拍了拍胸脯,這事包哥身上了。
見這些個少年人,把自己的話當耳旁風,老頭也不在意,接著說道,那我提醒提醒你吧,本地的山民,曾經有一個傳說,他們在森林裡見過一條青蛟。
蛟龍,他們怕是看花眼了吧,把豬婆龍(鱷魚)當成蛟龍了,說了你小子也不信,牛首蛇身,叫聲像牛吼,不過我沒有親眼見過,不一定是真的。
不過巨蛇倒是真的有,巴蛇,應該聽說過吧?這是蜀中的特產,別地兒沒有,巴蛇吞象,這個典故的由來,出處就是莽林子裡,因為大象是生活在林子裡的。
想象一下,能吞掉一頭大象的蛇該有多大!陳遠宏咂咂嘴,不可能有水缸大吧,那得有多長?得有上百米了。老頭笑呵呵的說,你小子要有那個眼福能親眼看見,指不定就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了,你師傅還不得哭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