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移民全球》第639章:大國崛起(39)
另一方面,在世界整體為歐洲所瓜分的大背景下,比利時的海岸線,也讓它有了海外擴張的可能性。

最起碼與它地位相似,但機遇更好的荷蘭,早就這樣做了。

在1874年,探索剛果盆地腹地成功的英國探險家,並沒有得到英國政府的資助。

此時英國的注意力,正集中在德國統一,法國落敗,這件打破歐洲大陸地緣Z治平衡的事件上。

對遙遠非洲腹地的一次探險工作,暫時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顧及。

而這一機會,被也希望在海外有所作為的比利時看到。

比利時王室很快資助了,英國探險家接下來的探險行為,並開始在剛果盆地腹地布設商站。

當然,這個機會,僅僅是給了比利時,一個法理上的想象空間。

如果大國們希望得到剛果的話,他們有一千個理由,把比利時排除在外,或者留一小塊給比利時。

就像葡萄牙人後來認為,按照“誰發現,誰佔有”的原則。

自己才應該是剛果河流域的主人,卻只是剛果河下遊保有一小塊保留地一樣。

比利時人的機會在於,德國人把海外爭奪的主戰場,放到了黑非洲。

大家參看我附的20世紀初,中部非洲地緣結構圖就會發現,比屬剛果周圍英、法、德三國,呈三足鼎立之勢。

誰得了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盆地,誰就可以把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邊成一片,並分割兩個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在歐洲就處在三大勢力包夾之中的比利時,又一次的在非洲充當了緩衝之地。

神奇般的獲得了,將近80倍於本土面積的“比屬剛果”。

需要說明的是,比利時在剛果殖民時,全球范圍的奴隸貿易已然結束。

有鑒於此,比利時人在剛果獲取的,更多是諸如橡膠、象牙、棕櫚油等自然資源。

然而這並不代表,土著H人的苦難就此成為過去。

對於那些被統治的剛果H人來說,與下遊歷史上,那些被販賣到美洲的H人,唯一的區別,也只在於不用離家做奴隸罷了。

在竭澤而漁的政策之下,由王室直接統治“剛果”的最初30年間,至1908年,比屬剛果損失了1500萬人口。

由此也可以看出,比利時人對非洲造成破壞,完全不比那些殖民前輩要小,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基於剛果盆地位置的重要性,當時的歐洲,需要一個平台來協商解決它的歸屬問題。

由於德國是這輪,海外殖民爭端的戰略推動者,也是最希望藉此,來劃定自己利益區的國家。

所以1884年年末,在著名的德意志鐵血宰相俾斯麥主持下。

歐洲諸國加上米國在柏林,以解決剛果河流域歸屬問題為名,召開了著名的“柏林會議”。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歐米各國在非洲的利益區,被正式劃定的邊界,並最終成為了,後世非洲地緣Z治格局的基礎。

在國際Z治中,爭端並不全部由軍事手段來解決的。

既然各方決定坐下來談判解決問題,那麽包括“誰發現,誰佔有”的法律原則,也就必須得到尊重了。

這其中,最早代表歐洲,“開發”剛果河流域的葡萄牙,到底卡位如何,是我們最先需要了解的。

在17世紀中葉以前,葡萄牙人在這一地區的貿易,主要都是通過,剛果河下遊的“剛果王朝”來代理的。

當然,從貿易的角度來說,葡萄牙人也需要,一塊屬於自己的永久殖民點。

參照在西非的經驗,初始永久殖民點的選址。

要麽是遠離海岸線的海島,要麽是強大土著政權的勢力范圍邊緣。

前一種做法的代表是佛得角群島,幾內亞比紹則屬於後一種情況。

由於下幾內亞地區沿海,並沒有合適的群島提供支撐。

葡萄牙人最終,在寬扎河口之北的海岬之上,建立了他們,在這一地區的第一個殖民點——羅安達。

隨後以此為基點,沿寬扎河南海岸線擴張。

由此而形成的殖民地,歷史上被稱之為“葡屬西非”。

雖然我現在把它劃入中非板塊,也就是後世的安哥拉。

對於葡萄牙人來說,比較有利的一點是,盡管剛果王國的勢力范圍,曾經抵達寬扎河下遊。

但總的來說,剛果人的重心,還是在剛果河下遊地區,並沒有著力向南部沿海地區擴張。

這也為葡萄牙,在寬扎河下遊扎根提供的機遇。

影響剛果人沿海岸線南下意願的原因,很大程度是氣候。

因為離開剛果河河口繼續向南的話,探索後世的安哥拉海岸線的話。

無論是剛果人還是葡萄牙人都能感覺到,沿海平原的氣候,開始變得不那麽溫潤。

剛果河口以南,沿海平原氣候變乾的直接原因。

是因為這一地區的降水量開始變小,年均降水量大約在400-700毫米之間。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耳熟?

之前在解讀跨撒哈拉貿易時,熱帶沙漠氣候區,與熱帶草原氣候區之間的薩赫勒地帶,年降水量就是處在這個區間的。

換句話說,雖然現在一提到薩赫勒地帶,所指向的就是,黑白非洲之間的那條半乾旱地帶。

但如果寬扎河南北的沿海地區,也是處在這兩大氣候區之間的話,我們也可以將之,定義為薩赫勒氣候區。

就像從氣候角度看,地中海氣候類型並不只存在於地中海周邊一樣。

安哥拉沿海地帶大部,到底能不能定性為薩赫勒地帶,取決於它的南邊,是否真的存在一片沙漠。

那麽,事實果然如此嗎?答案卻是肯定的,因為在非洲西南邊緣,也就是後世納米比亞的沿海地帶。

的確存在一條,南北長約1900公裡的狹長沙漠帶——納米布沙漠。

很顯然,納米比亞這個國家的名稱,也是來源於這條沙漠帶。

事實上,納米布沙漠也幾乎成為了,葡萄牙人向南擴張自然終點,並奠定了後世安哥拉,與納米比亞的邊境基礎。

只是基於緩衝的原因,葡萄牙人在最終與德國人劃定邊境時,納米比亞原為德國殖民地,得到了沙漠北部,約150公裡的海岸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