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宏看了著老頭,突然起了捉弄之心。
他促狹問道:“老爺子,您覺得要想富,先修路,少,咳咳。
媽蛋,差點把後兩句也蹦出來了,趕緊憋回去,您覺有道理嗎?”
“很有道理。”老頭點點頭。
“那您覺得我這個路該怎麽修?老頭瞥了陳遠宏一眼,“考我,呵呵!”
“小子,讓老夫給你上一課吧,免費。”老頭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讓陳遠宏聽得雙眼直發愣。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踐踏而形成的小徑,發展到周朝,開始領先全球,奠定了後世各國修路的標準。
《詩經.小雅》記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說明當時道路堅實平坦如磨石,線形如箭一樣直。
對道路網的規劃、標準、管理、養護、綠化以及沿線的服務性設施方面,也有所創建。
首先把道路分為市區和郊區,前者稱為“國中”,後者稱為“鄙野”,分別由名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
可以說是現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劃分的先河。
城市道路的規劃,分為“經、緯、環、野”四種,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都城中有九經九緯,成棋盤形,圍城為環,出城為野。
規定有不同的寬度,其單位是軌,每軌寬八周尺,每周尺約合0.2米,經塗、緯塗寬九軌,環塗寬七軌,野塗寬五軌。
郊外道路分為路、道、塗、畛、徑五個等級,並根據其功能規定不同的寬度,有如現代的技術標準。
在路政管理上,朝庭設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築及道路,而且規定“司空視塗”,按期視察,及時維護。
如“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並“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是以後養路、綠化和標志的萌芽。
而且“凡國野之道,十裡有廬,廬有飲食;三十裡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
五十裡有市,市名侯館,侯館有積”;其道路服務性設施的齊備程度,可想而知。
以上情況,足見中國周朝的道路,已臻相當完善的程度。
戰國時期,車戰頻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顯得日益重要,甚至一國道路的好壞,為其興亡的征兆。
《國語》載有東周單子經過陳國時,看見道路失修,河川無橋梁,旅舍無人管理,預言其國必亡,後來果然應驗。
當時在山勢險峻之處鑿石成孔,插木為梁,上鋪木板,旁置欄杆,稱為棧道,是中國古代道路建設的一大特色。
秦朝修築的馳道一直沿用到後世,歷經2000多年時間。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即開始修建以首都鹹陽為中心、通向全國的馳道網。
據《漢書.賈山傳》﹕“為馳道於天下,東窮齊、燕,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
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史記》記載了秦始皇於公前220年至公元前210年的11年間。
曾巡視全國,東至山東,東北至河北海濱,南至湖南,東南至浙江,西至甘肅,北至內蒙古,大部分是乘車,足見其路網范圍之廣。
道路路基土壤采用金屬椎夯實,以增加其密實度;路旁種以四季常綠的青松,定線的原則是盡量取直。
公元前 212年,秦始皇使蒙恬由鹹陽修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長約700公裡,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修通。
“塹山堙谷”【逢山劈石,遇谷填高】,其工程之巨,時間之短,可稱奇跡,今陝西省富縣境內尚依稀可見其路形
。除了馳道、直道而外,還在西南山區修築了“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等地區修築了所謂“新道”。
這些不同等級、各有特征的道路,構成了以鹹陽為中心,通達全國的道路網。
秦始皇還統一了車軌距的寬度(寬6秦尺,折合1.38米),使車輛製造和道路建設有了法度。除修築城外的道路外,對於城市道路的建設也有突出之處。
如在阿房宮的建築中,采用高架道的形式築成“閣道”,自殿下直抵南面的終南山,形成“複道行空,不霽何虹”的壯觀。
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郵驛與管理制度上,更加完善。
驛站按其大小,分為郵、亭、驛、傳四類,大致上五裡設郵,十裡設亭,三十裡設驛或傳,約一天的路程。
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載,西漢時全國共有亭29635個,如是則估計當時共有乾道近15萬公裡。
溝通歐亞大陸的世界著名的絲綢之路,在公元前1世紀起已經形成商業之途,並將中國的絲綢穿逾沙漠,輸送到歐洲而得名。
但主要是在公元前138到前115年,由西漢王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遠抵大夏國【即今阿富汗北部】而載之於史冊。
絲綢之路主要路線,起自長安,沿河西走廊,到達敦煌,由此分成經塔裡木河南北兩信道,均西行至木鹿城【今蘇聯境內】。
然後橫越安息【在今伊朗】全境,到達安都城【今土耳其安塔基亞】。
又分兩路,一路至地中海東岸,轉達羅馬各地;一路到達地中海東岸的西頓【今黎巴嫩】出地中海。
3世紀時,又有取道天山北面的較短路線,沿伊犁河西行到達黑海附近。
絲綢之路不但在經濟方面,而且在文化各方面,溝通了中國和中東與歐洲各國。
後漢時期,在今陝西褒城雞頭關下修棧道時,經過橫亙在褒河南岸聳立的石壁,名為“褒屏”。
曾用火石法開通了長14米,寬3.95~4.25米、高4~4.75米的隧洞。
就是著名的石門,內有石刻《石門頌》、《石門銘》紀其事。
火石法先用柴燒炙岩石,然後潑以濃醋,使之粉碎,再用工具鏟除,逐漸挖成山洞。
隋朝匠人李春等在趙郡【今河北省趙縣】洨河上修建了著名的趙州橋。
首創圓弧形空腹石拱橋,是建橋技術上的卓越成就。
在道路建設中較巨大的工程有長數千裡的禦道。
《資治通鑒.隋記》﹕“發榆林北境至其牙,東達於薊,長三千裡,廣百步,舉國就役,開為禦道”,可見規模之大。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重視道路建設。
唐太宗即位不久就曾下詔書,在全國范圍內要保持道路的暢通無阻。
對道路的保養也有明文規定,不準任意破環,不準侵佔道路用地,不準亂伐行道樹,並隨時注意保養。
唐朝重視驛站管理,傳遞信息迅速,緊急時,驛馬每晝夜可行500裡以上。
唐朝時已出現了沿路設置土堆,名為堠,以記裡程,即今天的裡程碑的濫觴。
唐朝不但郊外的道路暢通,而且城市道路建設也很突出。
首都長安是古代著名的城市,東西長9721米,南北長8651米。
道路網是棋盤式,南北向14條街,東西向11條街,位於中軸線的朱雀大街寬達150米,街中80米寬。
路面用磚鋪成,道路兩側有排水溝和行道樹,布置井然,氣度宏偉。
不但為中國以後的城市道路建設樹立了榜樣,而且影響遠及日本。
宋朝、元朝、明朝均在過去的道路建設基礎上有所提高。
尤其是元朝地域遼闊,自大都【北京】通往全國有7條主乾道,形成一個龐大的道路網。
明朝利用原有驛道修建了長達約15萬公裡的“郵差路線”。
在以前,官道上的驛站並不同時具備文報傳遞、官員接待、物資運輸三項功能,明朝則是集三項功能於一身。
在築路及養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規定得很具體。
在低窪地段,出現高路基的“疊道”,在軟土地區用秫秸鋪底築路法。
有如今天的土工織物,對道路建設有不少新貢獻。
後世我國大部分國道,其實就是以這些官道為基礎修建起來的。
聽完以後,陳遠宏鄭重的對金夫子說道:“夫子,我現在正式聘請你為我的修路副總指揮,月俸50兩,不知您意下如何?”
“這······。”
“您就別推辭了,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
那些皮猴子的事情您就別操心了,我建了很大一所書院,春節過後,所有的小孩子統一進學。”
“既然你小子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老夫也就勉為其難了。”金夫子頗為自得的應承了下來。
山區一天一個變化,周圍府縣鄉村的貧苦老百姓聞訊趕來,陳遠宏是多多益善,來多少收多少。
甚至有很多老百姓就在路邊搭一個棚子,路修到哪裡,棚子就搭到哪裡。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打通了斷頭路,整修拓寬了小路。
錢糧流水一般的潑灑了出去,這片山區也越來越繁華,商販旅客往來不絕,充滿了活力。
而陳遠宏則完全當了一個甩手掌櫃,自己不懂,就交給專業人士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