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跟著隊伍一起往西行去。
隊伍很龐大,光是車就有五六十多輛,清一色都是裝貨拉人的綠皮卡,只有中間帶了兩輛大貨車,這一路行駛起來浩浩蕩蕩,塵土飛得漫天。
關健沒想過能坐在這樣的皮卡車上,走了二十年路的他還是頭一回坐車,雖然外表看不出波瀾來,可心裡的激動只有他自己知道。
看著窗外的景色,聽著耳邊摩托的轟鳴,關健看到了太多以前不敢想象的東西。不用輪子能在空中開的摩托車,扔進寶石能變出許多水的口袋,還有稀奇古怪不靠近怪物就能打死它們的玩意兒。關健至今仍舊不敢相信自己跟著隊伍出來了。
關健不留戀南都,實際上他到南都也才四個月的時間,對南都的感受全在大災變之後,說有什麽牽掛就太重了些。關健也不想家,不想念那個來去都得靠雙腿的小鎮。
關健的爺爺是農村人,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都花在地裡的莊稼上。和所有農民一樣,娶妻生子,看著娃娃和莊稼一樣變高長大,就盼著長大長熟的那天。
人的一輩子不都是這麽過的麽,自己養兒子,兒子養孫子,子子孫孫世世代代。活著沒做虧良心的事,死了也有臉見祖宗,老老實實、本本分分,也不用太大的志向。
只是孩子八歲時的一場病把爺爺的希望這地剿滅了。
孩子一直發燒,燙手的高燒,村裡的郎中都沒了主意。最後還是奶奶心疼問親戚借錢去城裡看病,連夜抱著兒子走了四十裡地,天剛亮就上了頭一趟火車。
也是奶奶及時,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直接進了搶救室,醫生說是什麽急性腦膜炎,晚一點孩子就活不了了。奶奶來不及心疼小子,來不及心疼住院錢,又是一個噩耗把她震得七葷八素——兒子傻了,不會說話了。
後遺症是沒辦法治愈的,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對這個農村家庭來說無異於天災。
怎麽辦?還治不治,傻兒子養大了也就是大傻子,以後怎麽娶媳婦兒,又怎麽給自己養老送終?那一夜,年輕的奶奶坐在醫院走廊上沒合眼,就那麽流著淚坐了一整夜。
其實爺爺奶奶都還很年輕,雖然結婚不算早,但三十出頭的年紀再生幾個都沒問題。他們有自己的現實負擔,有村裡人的風言風語,那樣的時代有多少人能養活一個傻兒子?
奶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但她想試試。不管傻不傻,終究就是自己的兒子,看著兒子死去,奶奶做不到。
就這樣,老兩口依舊下地乾活,依舊四處借錢,依舊受盡了親戚的眼色,依舊聽慣了村裡的閑話。十年後,關健的父親成年了。
傻兒子就注定上不了學堂,傻兒子就注定娶不到好媳婦兒。注定的事奶奶不爭,可自己能做主的事她要做個清楚,沒人要就沒人要吧,自己的兒子自己養活,她也舍不得傻兒子在外頭被欺負。
兒子一天天長大,“阿巴阿巴”還是永遠只能這樣發音,可奶奶喜歡,聽得高興,天天和傻兒子絮叨些家長裡短,傻歸傻,幫著撿撿稻穗也能讓奶奶高興。
爺爺奶奶一天天老去,四十,五十......歲月是最無情的判官,沒過一道就在你的臉上留下一道,驀然回首才驚覺,什麽時候頭髮也白了,眼睛也花了,眼角的皺紋都出來了。
傻兒子快三十了,也有親戚也來家裡坐坐,和爺爺奶奶說起傻兒子的親事。爺爺沒有說話,就是一個勁抽著沒啥煙草的旱煙,
奶奶一個勁搖頭,自己的兒子自己養活,就不去禍害別人家的姑娘了。 親戚說:你們畢竟要比他先沒的,要是你們走了,他還怎麽活。找個伴留個根,以後也算有點活下去的盼頭。
親戚的話深深觸動了老兩口,是啊,自己能獲得過傻兒子嗎?
傻兒子的親事不好找,爺爺奶奶家裡又被長年累月的醫藥費拖累,家徒四壁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彩禮,誰家姑娘能嫁過來這樣的人家?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隔壁村還真有這樣的一戶人家,女兒小時候也得了病,小兒麻痹導致四肢畸形,性格也因為這變得古古怪怪。那戶人家不止一個孩子,也不缺錢,聽說這邊有個傻兒子找媳婦兒就趕緊張羅起兩家婚事,甚至連彩禮錢都不用。
奶奶最開始不願意,連床都下不了的姑娘娶出來幹啥,難道要兒子以後照顧她?可現實卻是不娶就一輩子單著。
兒子結婚那天,奶奶眼角一直帶著淚水,顫顫巍巍的手把紅紙包交到了親家婆手裡。
“我們家是窮,但媳婦兒過門是不能虧待的。家裡只有這點錢,以後逢年過節再給你們家補上。”
就這樣,老兩口從照顧一個傻兒子,變成了照顧傻兒子和癱媳婦兒。
關健對母親沒有什麽印象,只是從爺爺奶奶口中只打了些大概。癱媳婦兒雖然不能下床,可腦袋卻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也就是這樣,她才更懂家裡人對自己的嫌惡,才懂被嫁到這戶人家的屈辱,才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個不能開口的傻子。又做不了事,又能胡思亂想,這一家子的糟心日子可想而知。
癱媳婦兒對傻兒子不好,天天嘴裡念叨著喊罵聲,連結婚當晚都大喊非禮,要不是辦了婚禮村子都知道真得喊派出所來。
出門就是做做做,沒完沒了的乾活,回家就是吵吵吵,無休無止的抱怨。爺爺就在六十不到的前幾天,喝醉酒踩空掉進河裡,也沒人看見也沒人知道,等天黑了奶奶出去找的時候只剩下河邊的一隻鞋。
最終爺爺的人在下遊找到了,吃了水腫成了河豚。警察說是意外失足,沒有保險沒有賠償,甚至連村裡的慰問金都沒有。奶奶說爺爺是故意的,累了不想幹了,扔她這個孤老太婆自己來,當初在醫院是她一個人決定的,最後也應該讓她一個人收尾。
爺爺的葬禮很簡單,房子裡擺了兩天就入土了。村裡人有祠堂、族譜,爺爺是本家人,死了至少能有個祖墳埋,要是死的是奶奶這個外姓人,怕是只有草席包著往山裡埋了。
傻兒子不懂,癱媳婦只會咒罵,爺爺的靈堂倒也格外冷清。
又過了一年,癱媳婦兒懷孕了,這讓奶奶高興壞了。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萬一自己也沒了至少有照顧傻兒子的人。關健還沒出生,就背負了幾輩人的希望。
媳婦兒生前,奶奶又特意去了趟醫院打聽。媳婦兒的病是什麽病毒引起的,不會帶給孩子,但傻兒子的癡呆卻不一定,要是傻兒子再生個傻兒子,這家人就真的沒活路了。懷著忐忑,奶奶幾乎是靠雙腿走回村子的。
幸好,關健出生很健康,或許是名字的原因,老天爺知道了奶奶的訴求,給了這個家庭一個健全的大胖小子。關健的出生,讓這個家重新變得生氣勃勃,連癱媳婦兒的抱怨都少了起來,看著碧藕一樣的小娃娃常常發呆,不知心裡在想什麽。
關健三歲那年,奶奶也六十了。靠著幾畝薄田,靠著不要臉皮跪在親戚門口忍受辱罵,奶奶用她一米五的身軀背活了這個沒人照顧的孩子。關健隱約記得,奶奶在田壟上耕種的情形,那是他孩童時最深的記憶。
有一天回去,癱媳婦兒突然說還想再生個孩子,想多些孩子讓這個家一點點好起來。奶奶聽了很高興,那是兒媳婦兒頭一回好好和她商量,那是她第一次把自己當成這家的人。
大孫子都養活了,再多一個奶奶也能想辦法養活。傻兒子是奶奶全部的動力,如今還多了大孫子,人活著不就是圖個盼頭嗎?
關健四歲那年,妹妹出生了,有個一樣不怎麽好聽的名字,關康。
可惜這一回老天爺沒瞧見,叫關康卻一點也不健康。很不幸和父親有著一摸一樣的遭遇,本來時代已經進步了,發現得早能及時得到治療,可他們住在村裡,是連飯都快吃不起的農民,奶奶至今還記得那六塊錢掛號費。
關健六歲那年,妹妹發病了,一樣的高燒,一樣的抽搐。奶奶嚇壞了,一下子像是回到了三十年前,抱起孫女就去求人,早一刻孫女就能快好一點。
可還能求誰?養傻兒子,養孫子,埋丈夫,買藥錢......奶奶早就把能借的錢都借完了,誰家也不是開銀行的,誰家也不能一輩子養著誰。跪了一晚,哭了一晚,最終就借到三十塊錢。那時候,這點錢已經連火車都坐不起了。
奶奶不管,她養活了兒子養活了孫子,現在也不能讓孫女就這麽沒了。回家帶著關健往鎮上去,把家裡的田抵押了換些錢,想都不想就往醫院去。
雖然發現得早,可奶奶到底沒有太多錢給孫女治病,用藥和護理都是最低水平來,要不是現在的院長也知道當初奶奶的事情,醫院早就把沒錢看病的奶奶趕走了。
大病一場妹妹沒死,但最終卻和父親落得差不多的下場。
想到這裡,關健從背包裡掏出了長官給的一小塊巧克力,掰開一點塞倒一旁妹妹的嘴裡。算算日子,妹妹也快過十八歲的生日了,這一代一代多麽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