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末日余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準備工作(3)
  “激情燃燒的歲月啊。”看著如火如荼的忙碌場面,梁歡對余念龔霆如是感慨道。

  會議室內燈火通明,會議室外的樓下,十幾輛滿載的車輛迎頭相對,穿著武裝的幸存者們爬上爬下裝卸五花八門的物資,他們做著出發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喧鬧聲傳出去很遠,如果不是銀馬市地理位置天然有山河阻擋,眾人是無法這樣從容地做準備的。

  不得不說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無窮的,盡管末世缺乏電力、缺乏各式各樣的硬件條件與裝備,收復計劃定下後,在上百人出謀劃策下,全體幸存者都被發動起來,耗時十幾天,終於完成了收復的前期準備工作。

  銀馬市二醫院收復物資清單如下。

  計劃出動3廂麵包車10輛,單排微型貨車10輛,東方紅農用履帶式拖拉機5輛,防暴裝甲車1輛,自行車、摩托車、板式拖車若乾輛,維修工具若乾。

  出動車輛均已完成改裝,包括不限於拆除所有駕駛席以外座位,焊死車窗增加不鏽鋼護欄,擴大天窗,降低排氣噪音,增設擔架位以及簡易醫療藥品器械設施,增設油桶、大號塑料水桶等各類儲物容器及其固定裝置,自行車加裝後座橫杆下增設武器懸掛裝置,履帶車輛加裝簡易裝甲(部分為焊接,部分使用粗繩裹入木棍纏繞編制)。

  公共裝備:對講機(小隊持有,共用同頻率)、標記噴漆、各式繩索若乾米(包含拖拽用的滑輪組、逃生繩梯、鋼索等)、炊具若乾、飲用水、膠帶、照明用具若乾、砍伐工具(包含油鋸2把,鋼鋸5把,斧頭柴刀若乾)、長鏟鋤頭長柄重磅錘若乾、天幕(戶外裝備,可理解為簡易大棚)、GPS地圖、大量充電寶、長焦單反相機1架、無人機1架、筆記本電腦5台、發電機組3套。

  共用裝備主要由糧幫油幫提供,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幾台發電機組與無人機,吳業與袁郉為此反覆拉鋸商討多次才形成。

  多數戰鬥小隊如下:

  電筒或頭燈(用途多種,可配合簡易旗語使用)

  口哨(求救或溝通使用,用法同電筒)

  防水手表

  打火機/火柴/鎂棒等引火工具

  水袋/水壺(不低於2L,水壺建議使用鋁製或不鏽鋼製)、自製簡易發煙裝置(紅色示警,黑色遇險,由燃燒物與泡沫混合製成)

  手機(內附實用求生指南一份、電子地圖、備用基地、器械清單及其文字索引等資料)、醫院周邊黑白地圖一份(A4紙打印)、所需醫療器械清單一份。

  壓縮餅乾/自製肉干/巧克力/士力架/糖果等應急乾糧1份

  自製醫藥包1個(含創可貼、紗布、醫用膠帶、縫針、雲南白藥、清涼油、驅蚊藥、止瀉藥、消炎藥、淨水片)

  餐具1套

  救生毯1張

  傘繩/尼龍繩/細麻繩一根

  個人衛生物品:牙刷、毛巾、衛生紙、洗發水、牙膏、衛生巾(女)、換洗衣物若乾(速乾衣褲為主)。

  由於裝備較多,為方便戰鬥,除在行軍時僅攜帶隨身武器與edc裝備,輕裝搏殺。

  隨身武器(戰鬥人員至少包含長武器+熱武器各一把,另每人攜帶小刀或多功能工具鉗工具刀一把)、防具(面巾或頭盔、帆布褲或牛仔褲等耐磨耐撕咬衣褲、手套、中邦鞋等)

  武器方面冷兵器:砍刀若乾(含狗腿刀)、短斧、自製鋼矛若乾(使用低碳鋼改裝液化氣爐鍛造,

改裝液化氣灶具體外觀為防火磚砌成方形,多面通入液化氣同時使用鼓風機送風,簡易淬火與回火後使用)、自製簡易投石機、各式弩弓彈弓(包含各類)、自製戰錘若乾(使用空心鋼管焊接或長木柄,木柄烤製烘乾提升強度後與錘頭釘死,錘頭形製多用圓形或帶尖銳棱角,也即是頁錘)。  熱武器為:

  手槍:92式(5.8mm)、54式、64式、77式共計13把。

  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突擊步槍、81杠自動步槍、QBZ-87式(5.8mm)自動步槍、95式自動步槍、03式自動步槍共計32把。

  79式衝鋒槍、85式衝鋒槍7.62、05式衝鋒槍5把。

  97式半自動霰彈槍(18.4mm)、09式半自動霰彈槍(18.4mm)共6把。

  手榴彈、槍榴彈共計15枚。

  95班用輕機槍1把,該槍全重3.95公斤(不含彈鼓),槍全長0.84米,有效射程600米,75發彈鼓供彈,使用87式5.8毫米普通彈重機槍。

  這把大殺器由龔霆提供,雖然共用5.8mm彈藥,但拿出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威懾,對手只是喪屍的話,彈藥充足情況下自動步槍的火力實際已經溢出了。

  嚴格的禁槍環境使得幸存者們擁有的熱武器幾乎全部來源於軍警等暴力機關,數十年新舊更迭下來不僅種類雜亂,部分裝備也相當老舊,這些問題在過去有龐大的後勤力量支持當然當然不影響,但現在卻給眾人造成不少困擾。

  統計出來的武器甚至還包含諸如82式衝鋒槍(此槍仿製波蘭的WZ63式9毫米微型衝鋒槍的產品,主要裝備公安部門,現基本已經退出視線)、63式自動步槍之類的罕見老式槍械,都因為缺乏彈藥或是沒有不熟悉使用方法等原因沒有在此次行動中使用。

  不僅步槍如此,霰彈槍的子彈也相當缺乏,反常識的是霰彈槍的彈道分布並不像FPS遊戲中那樣分散,一槍打退一大片喪屍自然不可能,但簡單的操作、方便的保養、強致退效果還有對身體的破壞能力都使得霰彈槍十分適用於對喪屍作戰。

  步槍子彈的彈藥雖然存量比霰彈槍狀似多得多,但以自動步槍的射速,實質上仍然缺乏。

  其中部分老槍多是庫存量巨大,災前主要分配給二線部隊、非一線縣市派出所、武警部門、民兵武裝庫等機關單位使用,不少槍比顧軍年齡都大,加上部分槍支收集時間較晚,少部分槍支甚至是從喪屍身上弄來的,長時間暴露在外,槍況多數都不太好。

  考慮到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都無法恢復工業能力,結構簡單,彈藥量相對充沛的7.62口徑半自動步槍實用性是超過結構複雜的全自動步槍的。

  由於幸存者們大多缺乏槍械知識,所有槍械彈藥在行動前都做了清理、校正、上油等保養工序——當然是需要付費的,這樣的交易行為最後形成了小型的交易會,促成了一波技能交換熱潮,眾人都受益不淺。

  由於戰鬥分工與後勤分工不同,個人裝備同樣做出了調整,如斯樂小隊需要以小隊形式深入屍群中心的,槍械更先進配發彈藥更多,增添了更齊全的防具,舍棄了無用的求生用品,對講機配發數量更多。

  由於實在放心不下幸存者們的戰鬥素養,截止63日前每天早晨都組織了戰鬥組全體成員進行一些簡單的拉練訓練——事實證明這是相當有必要的。

  如同許多幸存者對槍支的認識一般,許多幸存者雖然具備一定的對喪屍戰鬥能力,但認為某些裝備太重,選擇性少帶或不帶的都有,著實讓總領訓練的龔霆頭疼不已,最後隻好一個個單獨檢查裝備過關。

  “還有誰要補充嗎?”吳業問道,這人敞胸露背貌似放蕩不羈,組織能力卻是一把好手,顯然心思頗為細膩,另余念頗感意外,要知道這群幸存者幾乎沒有好想與的,糧幫油幫甚至有過不少過節,兩名領頭人能將收復計劃推動到這樣程度已經說明了他們自身的能力與聲望。

  見無人說話,袁郉站起身來,“晚上好好睡覺,接下來幾天可能都沒辦法好好休息,哨崗人手再加5名。”

  臨時會議室大門洞開,濃烈的煙草味立即飄出,只剩下滿地煙頭與嚼過的檳榔等物,大隊長小隊長們迅速離場,回去動員並交代下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