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正德大帝》第二百六十五章 達芬奇背唐詩與開辟新航線
張延齡帶回來的大量香料、烏木、番薯以及白銀,讓大明的官僚們不得不相信這位侯爺真的進行了一次遠航。

而且,大明的官僚們也開始不得不接受地球這個概念,甚至也因此,使得大明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這個概念。

尤其是,在地球上的人沒有掉下去是因為地球有引力這個解釋傳播開來後。

不過,也不是所有大明朝的人都有興趣去關注這個引力到底是怎麽回事,去研究為什麽地球有引力。

大多數人還是該吃飯的吃飯,該睡覺的睡覺。

當然,也有例外的,王文素現在就在糾結著地球為什麽有引力這個問題。

大明朝的富庶,以及大明皇帝朱厚照對漢家墨學等自然科學的重視,使得王文素這類大明科學家能有足夠的精力去研究學問,而不用擔心生計問題甚至是人生理想的問題。

咚!

京師大學,一棟紅牆綠瓦三層樓閣上,王文素將一顆蘋果舉在手裡一放後,這顆鮮紅的蘋果就落入了樓下的一池碧潭中,帶起一縷縷漣漪。

待水面恢復平靜後,王文素又將用石頭雕刻的一模一樣的蘋果一放,這顆石蘋果再次落入了樓下的一池碧潭中,帶起一縷縷漣漪。

“人在地球上不會落下去,是因為有引力,現在可以看出來,重量不同的物體落入水中,造成的波浪明顯有差別,可見這重量越大,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就越大,只是不知道這引力到底怎麽計算出來”。

王文素絞盡腦汁地思索著,然後又企圖將重量相同但體積不同的兩個泥塊與石塊往水潭裡丟。

又是咚的一聲。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年過花甲的京師大學文科漢文系留學生達芬奇正巧在這水潭邊的蘋果樹下背唐詩,因此不由得被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卻見是王文素,隻先躬身作了一揖,然後拿著手裡的正德三年翰林書社版《唐詩三百首》準備去別處背唐詩。

但在路上,達芬奇還是不由得在心裡感歎了一句:“在這個帝國,藝術家和科學家是真的富足而又可以認真地進行自己的研究,都不用擔心饑餓的問題。”

達芬奇感歎之後就不由得更加篤定了要學會漢文,在大明進行藝術與科學創作的想法,因而,便再次背起了唐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

達芬奇發現學漢文也挺難的,尤其是這東方帝國的古詩,隻得拿起書本再從右往左看了一遍,心想:“聽說這首詩是一個叫駱賓王的漢人七歲時寫的,七歲就能寫出這麽難背的詩,這個帝國的漢人其聰穎度真讓人覺得可怕!難怪他們能發明這麽多東西!”

雖然達芬奇覺得漢人很聰明,但王文素卻沒覺得自己多聰明,他發現他依舊無法確定力以及地球引力的計算方法,作為一名數理學家,他對自己的智力感到了很大的懷疑。

王文素隻得再次求見了朱厚照:“陛下,恕臣愚昧,故不得不冒昧打擾陛下,臣實在無法找到計算力的方法,這樣,臣也無法確定這地球的引力怎麽去計算,還請陛下賜教!”

朱厚照很理解王文素的疑惑,畢竟現在還是正德十二年,伽利略和牛頓這些經典物理學的奠基人還沒出現,現在還是地理大發現時代,天文學大發展的時期,甚至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都才剛剛過去四年,布魯諾更是還沒出生,而王文素要想一下子就想到經典物理學裡的所有推算方法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這個不難”,朱厚照順口說道。

“這還不難?臣想了許久都沒想出辦法來!”王文素心裡如此想道,

旋即,拱手道:“還請陛下賜教!”。“那既然如此,朕先問你,你能確定力這個東西和什麽有關?”朱厚照問道。

“臣能確定是越重的物體在同一高度下落時產生的力越大”,王文素說道。

“這就夠了,你想既然如此,你可以視為力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這個正比的意思就是物體重量越大,力就越大,然後你再自己造個符號表示一下,比如像這樣”。

朱厚照向教一個初中生一樣,用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了F∝m:“這就表示力與重量成正比”。

朱厚照已經把阿拉伯數字與拉丁字母以及一些自然科學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字符推廣到了京師大學,因而此時王文素看著這個公式也不陌生,只在一邊乖乖點頭。

“然後你就設定一個系數,用g表示,你假定g與重量相乘就是地球對這物體產生的引力,不就是F=mg,接下來你就不可以只需知道物體重量和這個g是多少就能知道力多大了嗎?”

朱厚照這麽一說,王文素恍然大悟起來:“陛下聖明!”

朱厚照隻淡淡一笑,他倒沒覺得這個有多難,畢竟這在後世一個中學生就能掌握,不過,他也能理解王文素為何這麽震驚,畢竟這種思維方式對於他這個時代的明朝人而言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啟發。

王文素得到朱厚照啟發後,也知道自己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測定g是多少就可以,但也因此,他比找朱厚照之前更加瘋狂,開始思考著如何去測量g。

朱厚照知道後也很是支持,表示王文素如果需要幫忙可以直接找學部,學部不得推諉。

不過,朱厚照沒有直接告訴王文素重力加速度一般是多少,他想讓王文素等明朝人自己去測算出來,這樣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讓明朝的人知道重力加速度是多少的答案,還能讓他們知道如何去尋找答案。

地球這個概念在大明深入人心後,夏言這些人想到的是盡快讓大明搶佔全球資源,而王文素想到的則是研究更深入的物理,朱厚照不但支持前者,也支持後者,他知道等伽利略牛頓這些人物出世來建立經典物理學是不可能了,得讓大明自己的科學家們親自來建立起物理與數學等自然科學方面的各種規律。

王文素還在為測定地球引力(重力)而努力,而夏言和張延齡現在已在正德十三年早春二月的時節到達了兩廣香山縣(香港)境內的濠鏡。

現在的濠鏡已經成為整個南大明海的海運中心。

每年五六月份就有無數官營或民營的大明大帆船運載著在大陸采購的生絲、棉布、綢布、肥皂、玻璃、高碳鋼刀、彈簧,在五六月的時節,趁著季風運往日本,然後將這些商品換成白銀,與十一月份以後趁著季風回到濠鏡。

在大明,生絲、棉布和綢布隨著機械紡紗工業的推廣,成本已經降得極低,而肥皂、玻璃、高碳鋼刀以及彈簧等物在這個時代算是高科技產品,也只有大明能生產,所以賣去日本的利潤都很高。

基本上利潤都在百分之百以上,甚至有的高達百分之兩百。

大明的商船每年往來一次的利潤都在兩百萬兩白銀以上。

當然,在以前的時候,這條航線是被小佛郎機(葡萄牙)控制的。

但在大明皇帝同意林廷選在兩廣開海,且編練水師即現在的海軍後,尤其是在大明水師全殲企圖佔領滿剌加(馬六甲)的小佛郎機艦隊後,這條航線就歸了大明所有。

從日本到滿剌加,整個大明海境內基本上就只有大明的船隻存在。

而現在隨著濠鏡開埠,這條航線就正式變成了從濠鏡到日本長崎的固定航線。

但隨著松江開埠,將來去往日本的航線無疑會變成從松江府上海縣到日本長崎,因而濠鏡的航運地位無疑會因此受到影響。

因為濠鏡開埠而嘗盡貿易好處的兩廣官員對此是憂心忡忡,兩廣總督汪宏甚至就屢次上疏希望朝廷不要開海松江。

當然,汪宏阻止不了朝廷的決定。

所以,如今松江一開埠,兩廣的官員就開始更加焦慮起來,而等到夏言到達濠鏡後,汪宏等兩廣的官員更是立即就詢問著夏言有什麽辦法。

夏言倒也先想到了辦法,辦法便是開辟新的航線。

“諸位同僚,濠鏡以後去往日本的優勢地位可能會被松江府取代,但這並不代表,濠鏡會因此沒落下去,現在本官來這裡,便是帶著陛下的旨意來為濠鏡開辟新航線的,兩廣最大的優勢在哪裡,你們知道嗎?”

夏言問道。

兩廣等官員忙齊聲道:“請部堂大人明示!”

“兩廣的優勢在於,滿剌加的海城港在我們手裡,我們可以開辟一條從濠鏡到海城再到印度的航線,把印度的胡椒、鐵礦、銅礦還有蘇木、檀香、象牙、麝香這些運回我大明,尤其是礦石,我大明現在缺礦石啊!

皇帝陛下為保護我大明之風水(保護環境生態)和儲備資源,再加上一些頑固大臣反對開山采石,境內的礦石也就不難隨便開采,只能先把這些境外的礦石運回來!這是我們兩廣之官民需要做的,本官相信就這一條航線,就能讓我們兩廣課稅不少於現在的數目,何況,我們將來還可以沿著印度果阿,把佛得角那邊的黃金白銀礦運回來,到時候賺得更多!”

夏言這麽一說,在場的兩廣官員都眉開眼笑起來,汪宏更是先笑道:“自然是如此,只要朝廷願意,這條航線要是開通,那金子銀子肯定如流水進來,我兩廣之官民何愁錢財不增!”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