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沒想到,他不過,才略微舉了幾個例子,就招來了王陽明這麽多問題。
不只是王陽明、連帶著嚴嵩、張璁、夏言臉上,都寫了滿問號。
朱厚照耐心地回答了很久,也為自己為何懂這麽多,編了各種理由,什麽夢中神仙授書之類的,硬是直拖到了下午,才擺脫了王陽明等人的追問,回到紫禁城聽政。
但不管怎麽樣,朱厚照基本上每有空,就會親自來,給京師大學唯一的兩個學生,講講課。
而王陽明和嚴嵩這兩個官員,也往往在一旁旁聽。
當然,有時候,朱厚照也會鼓勵他們和自己辯論,甚至,也鼓勵他們互相辯論,使得京師大學的學術氛圍,從一開始,就顯得特別自由與開放。
朱厚照很喜歡,這樣子的京師大學,也很看重京師大學。
在他看來,現在的京師大學,就是自己培養,將來可以革新大明的人才搖籃,是播撒種子的基地。
畢竟,在原本歷史上的二十世紀,最終改變華夏,且讓華夏重新崛起的新思想,也是從當時的幾所大學裡,開始萌發的。
可朱厚照畢竟是皇帝,他對京師大學的看重,也自然引起更多的人,對京師大學的關注。
而偏偏現在這個時代,還是儒家理學橫行的時代。
因而,京師大學兼容並包的辦學思想,是不被,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讀書人,所容忍的。
尤其是企圖通過利用理學體系,維護自己利益的清流官員們,他們不希望在儒學之外,還有其他學問被發揚光大,那樣,他們將無法再通過儒學,來維護自己這個階層的利益。
而恰在京師大學的獨特辦學方式,剛在士林間引起爭議時,清流領袖王鼇進京了!
王鼇是探花出身,而且差一點,就是連中三元的人物,甚至還是孝宗皇帝的老師,也是朱厚照的老師,若非因為丁憂還家,如今也早已入閣。
朱厚照當太子時有很多個老師,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內閣閣臣,雖也是老師,但很多時候就掛個名而言,真正教朱厚照的還是東宮屬官,王鼇與楊廷和,而王鼇不但教太子,還要教皇帝,資歷更在楊廷和之上,於清流中地位最為崇高。
而王鼇現在進京,則是因為他被廷推為了吏部左侍郎。
雖然不是入閣,但這個官職也意味著,他離入閣不遠,也足以可見,王鼇雖丁憂在家許久,但在朝中還是有威望的,要不然也不會被廷推為吏部左侍郎。
當然,朱厚照沒有阻止王鼇被廷推為吏部左侍郎,則是因為他對王鼇的印象隻以為他是一個學術性的官員,猶如王華一樣,對於這種官員,他是不反感的,因而也就沒有拒絕百官廷推王鼇出任吏部左侍郎。
可事實上,王鼇進京,最高興的就是朝中清流官員們。
畢竟自從劉健、李東陽、謝遷等清流重臣因為弑君案被誅後,還牽連了大批清流官員,因而使得清流官員們便成了一盤散沙,無法抵抗濁流官員,如今王鼇進京無疑讓他們有了主心骨。
此時,同大多數,都趕到城門外來迎接王鼇進京的清流官員們一樣,翰林院的顏編修也來到了城外迎接王鼇,且很是興奮地說道:“王先生進京真是太好了!從此以後,我們清流們就再也不是群龍無首了!”
“是啊!如今濁流之臣充斥朝堂,我等清流官員皆被排擠!如今王先生進京,我等清流官員的困境必被打破啊!”
同來的莊中允也附和起來。
其他前來迎接王鼇的清流官員也都紛紛讚同。
彼時,王鼇一出現,一大幫清流官員便蜂擁過來,作揖拱手,無不恭敬非常。
連楊廷和也拱手道:“聽聞王先生為少宰,吾等皆因此,涕淚橫流,可見聖明之朝,果然不使賢才遺於野!王先生進京,必能使得朝堂煥然一新!”
“王某不才,得蒙陛下青睞,同僚推選,而忝為吏部左侍郎,如今也只有兢兢業業以奉上!”
王鼇說著就先進了城,且一進城就把楊廷和叫到了自己這裡來,問道:“楊學士,你是陛下授業之師,你如實回答我,如今陛下可開經筵沒有?”
“實不相瞞!王先生,陛下自即位以來,未曾開經筵!”
楊廷和回道。
“荒唐!這簡直是荒唐!陛下年僅十五,雖已是人君,但到底學業未精,若不及時教以經世致用的學問,如何治理天下!楊學士,爾身為天子近臣,又是天子授業之師,為何不諫之!”
王鼇直接一拍桌子厲聲呵斥起來。
“王先生息怒,下官如何不知經筵之重要,可當今陛下之脾性,你也知道!
而且最近發生這麽多大事,又有馬文升等濁流閣臣官,隻重治民不重治君,才使得陛下學業荒廢已久,如今,不但未得半點儒家正統教育,反而建了一個京師大學,與一幫商人、大夫、儒林之敗類混在一起,搞什麽百家爭鳴,還說什麽兼容並包,發揚百工之學!”
楊廷和說著就歎氣道:“如此下去,陛下隻注重於奇技淫巧,我等清流便再難控制陛下, 使其遵循孔孟之道,聖人之理!我等士林之將來岌岌可危也,今日是濁流官員充斥於朝堂,日後怕是三教九流充斥於朝堂!”
“老夫也聽說了這個京師大學!此等敗壞學風、離經叛道之學校就不應該存在!就應拆掉!老夫此次進京,並沒有打算和馬文升他們鬥,他們既然要改革吏治,便讓他們去改,但陛下必須由我們清流來教導之!必須予以正統之學來教育之!”
王鼇是蘇州人,江南士族出身,又是清流領袖,自然知道只有獨尊儒術,倡導倫理,才能維護自己背後的江南士族和清流官員的利益,也知道自己這些清流官員,要想在政治上依舊能掌控實權,就必須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手裡!而不能,讓皇帝整天和濁流官員一起,甚至在京師大學和一旁奇技淫巧之徒待在一起。
因而,王鼇進京後想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督促皇帝嚴格執行經筵制度。
而經筵,便就是他們這些清流官員借用儒家理論控制皇帝的一種方式。
何況,他也發現如果不控制皇帝,自己這些清流官員也無法鬥得過濁流官員乃至宦官。
王鼇說後,楊廷和也不由得拱手道:“王先生是先帝之師,也是陛下之師,此事也只能是王先生來做,若真能讓陛下開經筵,遵儒道,則天下幸甚!”
王鼇很快便上了一道奏疏,要求朱厚照重啟經筵,而且要求朱厚照把原本十日一講的經筵改為五日一講!
同時,王鼇還上疏,希望朱厚照拆掉京師大學!以孔孟朱子等為正統,勿使異端之學貽害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