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正德大帝》第六十二章 賴著不走的李東陽
  馬文升本以為皇帝陛下朱厚照在控制內廷和驅趕走內閣三閣臣後會限制內閣權力,但他沒想到皇帝陛下朱厚照還會加大內閣職權,還讓內閣閣臣攝部事,還會專門有自己的衙署,這樣無疑更能確立內閣在外朝的中樞地位!

  而他一旦進入內閣以資歷自然是首輔,自然也會有更大的權力去實行改革。

  因而,馬文升現在心情是很激動的。

  如今,因朱厚照提起要重新推薦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吏部左侍郎等人選,馬文升則也沒再想著提拔自己的人,而是毫不猶豫地說道:

  “陛下,臣認為若真要改革吏治,令百官勤勉政事,當起複王恕王公,讓其重掌內閣!”

  王恕威望不亞於馬文升甚至高於馬文升,一但王恕回道朝堂無疑會影響馬文升在朝中的地位,但馬文升能建議起複王恕,朱厚照也看得出來,他不是出於私心而是真的想讓朝政有所改變。

  一旁的許進也立即附和起來:“誠如大塚宰所言,所論對百官考核之嚴厲,非王公莫屬!且王公威望高又非迂腐頑固之輩,先帝便曾靠王公和大塚宰掌吏部兵部事而興帝業,可惜王公不為閣臣和百官所容且年事已高故已致仕!”

  焦芳更是一拍膝蓋,素來對南方官員多有成見的他直接笑道:“若是王公掌吏部,無疑是我大明之幸事,百官之噩運,到時候看南方那群隻知為江南求減賦稅的官員如何自處之!”

  朱厚照對王恕也頗有了解,知道他是成化年間的老臣,且早在成化年間便已是名揚天下,那時候便有“兩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這樣的美譽,但不可否認的是,王恕如今估計已快九十了,不知道是否還耳聰目明,是否還能為朝廷效力。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但如馬文升等所言,如果把一個門生故吏遍天下還銳意革新的名臣用來改革無疑更有助於新政,因而,朱厚照也沒有猶豫,便道:“那就準備起用王恕為吏部尚書!兵部尚書呢?”

  “臣推薦楊一清,此人頗知兵事!且還年輕,內閣六部不能全是我等老臣!”

  兵部尚書許進說著就笑了起來。

  焦芳點了點頭:“臣以為甚好,楊一清吏部考察皆是優等,只可惜不是翰林出身,否則當年就直接入閣了!”

  馬文升未著一言,楊一清是他的門生,他得避嫌。

  “以後非翰林不入內閣這條規矩得改改,詞臣不知親民之事如何治萬民”,朱厚照說了一句,便點頭道:

  “那兵部尚書就暫擬為楊一清,吏部左侍郎到時候等王恕進京後再說;

  三位愛卿暫且回去休息,同時,大塚宰得立即擬好實行考成法的奏疏,百官政績如何考核如何獎勵如何懲罰寫清楚,到時候等內閣三閣臣辭官你們入內閣後就立即呈上開始改革!

  焦愛卿內閣制度按照朕的意思也寫成條文呈上;

  大司馬則負責寫武官們的考核方式,事不宜遲,抓緊去做吧!如今朕只希望那三位早點辭官!那樣彼此臉面上也好看些!”

  “臣等告退!”

  臉上洋溢著興奮之色的馬文升等人也在等著內閣三閣臣辭官,心裡很是期盼著自己入內閣的那一天。

  似乎從這一刻開始,劉健、李東陽、謝遷三閣臣的辭官已經不僅僅是關系到馬文升等能不能入閣那麽簡單而是關系到大明正德皇朝的新政能不能立即開始的問題。

  馬文升等人離開後,朱厚照也沒有立即就寢,

而思索著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  朱厚照第一個想到的是抄家,而且眼下,王嶽等內廷幾個謀逆的大太監在宮外肯定都有自己的產業,應當能抄沒出不少家財,再加上將來對於劉健、李東陽等人的抄沒肯定也會讓自己得到不少財富。

  可問題是,如何利用抄家所得的第一筆資金讓自己這個皇帝以及自己的帝國獲得更多的收入是需要朱厚照現在考慮的。

  想了許久後,朱厚照決定開銀行,第一家銀行可以不是中央銀行一定要是存儲大明社會大部分財富的金融機構。

  不過,在開銀行之前,朱厚照還得進行一次股權轉移。

  也就是要將皇家稅務總局中除皇帝朱厚照外的私人股份轉移到即將要開的銀行上去。

  因為皇家稅務總局作為稅務部門不能直接對外進行借貸,這樣即便朱厚照將來提高商稅也不能掌控帝國大部分財富的分配,而開銀行就可以既能利用利益拉攏一部分人支持自己改革也能直接操縱社會財富。

  所以,朱厚照忙命谷大用傳旨給徐經,著其明日立即進宮見駕。

  次日一早,徐經便來到朱厚照這裡。

  朱厚照則忙給徐經說了關於股權轉移和開銀行的事,且告訴徐經所開銀行就叫皇家銀行。

  徐經是富商家庭出身,且舉人出身的他也不笨,朱厚照對他講解了關於銀行的概念與運轉經營方式後,倒也差不多懂了,隻道:

  “陛下所說和開錢莊似乎很像,但臣想說的是,大明如今寶鈔不值錢,私錢泛濫,錢幣本就混亂,如今天下多以金銀或實物交易,陛下再開錢莊鑄幣恐令錢法更亂。”

  徐經剛才這麽一說,倒也讓朱厚照意識到錢法改革在大明也是迫在眉睫的,不懂金融的明太祖朱元璋把大明的金融市場搞得很混亂,使得帝國的商品經濟發展速度受到了嚴重影響。

  “朕所謂的銀行暫時不像錢莊那樣鑄幣兌換,不過以後朕會讓戶部進行錢法改革,禁止民間鑄幣,但現在先隻做金銀等物儲存與放貸之用,王嶽等逆黨抄家所得以及以後皇家稅務局所得乃至國庫所得都將儲存於皇家銀行,由皇家銀行支付利息;

  當然,皇家銀行盈利模式是放貸,朕到時候會禁止民間借貸集資,如此條件下,朕相信你徐經能用皇家稅務局抄家所得的錢以及征稅所得的錢變出更多的財富來。”

  朱厚照這麽一說,徐經旋即就不由得笑了起來,他能明白只要皇帝禁止民間集資借貸,那所謂的皇家銀行自然是會一本萬利的,便道:“那臣這就遵照陛下的旨意進行股權轉移。”

  朱厚照點了點頭,便讓徐經立即去辦。

  他相信徐經都能同意,其他參與皇家稅務總局投資的官員們也不會不同意。

  猶如朱厚照所料,八虎和其他官員也都相繼同意了股權轉移。

  一是徐經奉的是皇上旨意他們不敢不同意。

  二是他們其實到現在都還不懂股權轉移和投資這些東西的意義,他們當初交錢給徐經本來就給皇帝朱厚照以此表達忠心而已,根本就沒打算靠這個賺錢,如今聽說他們拿錢投資的股權還是他們的,他們也不在乎,自然也就稀裡糊塗的同意了。

  當然,他們也知道朱厚照一旦不願意把抄家所得拿出來分,他們光靠內帑那實際所得的微薄商稅收入其實也分不了多少。

  相反,如同徐經能立即同意一樣,他們更願意相信如果皇帝真想拿自己的錢開皇店的話,開類似於錢莊的銀行無疑更靠譜些沒準還真能賺更多的錢財。

  ……

  按照朱厚照的旨意,司禮監也於這一日正式搬到了隆宗門處,如此一來,朱厚照以後抬腳走幾步路就能到司禮監,而司禮監也只能在朱厚照眼皮底下行使批紅之權。

  朱厚照也在這日下午來了司禮監,且一來司禮監便問著劉瑾:“內閣三閣臣辭官的奏疏可有到?”

  “回皇爺,尚未有內閣三閣臣的辭官奏疏”,劉瑾也有些失望地回道,他從昨日開始就一直守在司禮監,等著內閣三閣臣的辭官奏疏,等著自己朱筆一批就將自己深恨的三閣臣逐出朝堂, 但他沒想到內閣三閣臣似乎有賴著不走的意思,一直不肯把奏疏呈遞上來。

  朱厚照聽劉瑾說後也陷入了疑惑之中,不由得心想這劉健等人莫非還想佔著內閣的位置不走不成,難道還真想等到自己出動官兵對他抄家滅族才肯罷休嗎?

  不過,就在這時候,司禮監隨堂太監楚恪捧著奏疏走了過來:“皇爺,剛剛有兩封奏疏送到,是內閣首輔劉健和東閣大學士謝遷的辭官疏!”

  “竟然只有兩封,緣何不是三封,劉健和謝遷辭官,為何李東陽不辭?”

  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很是驚訝也很是失望地看向了朱厚照。

  朱厚照自己倒是沒那麽驚訝,隻不由得笑了起來,他不由得暗想原來李東陽是沒有上辭官疏,這與自己所知道歷史不一樣啊。

  但無論如何,朱厚照能確定的是這個時空的大明還是和原有歷史的走向一樣,即李東陽沒有在這個時候離開朝堂。

  不過,李東陽不辭官,朱厚照內心還是挺失望的也有些生氣,他根本就沒打算再留李東陽,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李東陽還賴在內閣,自己加大內閣權力讓內閣改革朝政的意義已經不大,甚至李東陽還會因為自己加大內閣權力對自己的新政掣肘,畢竟按照慣例,劉健一走,李東陽就是首輔!

  “立即傳吏部尚書馬文升、兵部尚書許進、吏部左侍郎焦芳進宮!”

  李東陽不辭官讓朱厚照不得不重新改變對未來朝堂的安排,也因此,他不得不重新召見自己現在最信得過的三位文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