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洪荒之神龜》第449章 好大水
顓頊的做法在人族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是他還是力排眾議,最後娶了九黎部落的族長鄒屠為妻。

  要知道,顓頊不僅是人皇,他還是有熊部落的族長,現在他卻娶了九黎部落的族長為妻......

  於是,在顓頊的影響下,以有熊和九黎為代表的兩方人族,開始逐漸放下對彼此的成見,人族在顓頊的治下開始形成一個真正的整體。

  除此之外,顓頊為了方便治理人族,還將人族之地劃分九州,並且讓人編纂歷法。

  總的來說,顓頊和九黎,分九州,立歷法,所作所為完全沒有辱沒他軒轅繼承人的身份。

  最後,顓頊在臨死前,將人皇之位傳給了他的侄子嚳。

  嚳繼位之後,因為顓頊已經解決了人族內部的糾紛,所以嚳所面臨的局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他只要按照著顓頊在位時的舉措行事,人族就會繼續強大下去,而嚳也深知這一點。

  因此,嚳在位期間,對人族雖無大功,但亦無大錯。

  人族一直都在平穩的發展。

  嚳死後,其子堯繼位。

  這是人族第一次出現人皇之位父傳子的情況。

  當然,嚳之所以把人皇之位傳給堯,並不是因為堯是他的兒子,而是因為堯的確是一位能帶領人族走向強大的賢人。

  事實上,堯也沒有讓嚳失望。

  堯在位期間,不僅帶領著人族欣欣向榮的發展,而且還設置了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人人皆能盡其言,還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都能指明他的過錯。

  並且,堯在晚年,還明確提出了“禪位”一說。

  在堯之前,雖然說人皇之位皆是由賢者接任,但是卻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歷代人皇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依靠的皆是自身的覺悟。

  而堯在感覺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選擇把人皇之位傳給了和他並沒有什麽關系的舜,並且明確提出,人皇之位,能者居之。

  人皇更替,選賢不選親。

  就這樣,在堯之後,舜成為了人族的又一任人皇。

  舜繼位之後,人族經歷了顓頊、嚳、堯三代人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

  可以說,此時的人族,終於有了幾分天地主角種族的樣子。

  只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亙古以來,不管是上古三族,還是後來的巫妖兩族,每一個能稱得上是天地主角的種族,在成為天地主角的過程中,無不是經歷了重重磨難。

  人族雖然經歷了巫妖時期的那一場大屠殺,但是那卻還遠遠算不上是考驗天地主角的大劫。

  於是,在堯尚且在位的時候,大劫,就降臨了。

  水。

  無邊無際的大水。

  淹沒了城郭,淹沒了田野,淹沒了視野所及的一切。

  無數人因為這場大水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再加上,在這場大水中,一些當初在軒轅的討伐下僥幸偷生的妖魔鬼怪趁機作亂,整個人族一時之間再度處在了水深火熱之中。

  雖然說伏羲八卦已經讓人族提前知道了這場大水,但是依舊沒有任何作用,因為水勢太大了,大到了即使你提前知道大水會來,也做不了任何事情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群臣向堯舉薦鯀來治水。

  ............

  “人族,還真是讓人嫉妒的發狂啊。”

  幽冥地府,平心殿中。

  聽平心提起洪荒上的現狀,玄冥嗤笑一聲,淡淡道:“這麽一場大水居然都能作為晉升天地主角的劫難,這天道,是何等的不公?”

  “小妹,別亂說。”邊上,平心頗有幾分無奈道。

  玄冥自從被沈歸送回地府之後,雖然和她的關系稍微緩和了幾分,但是這偏激的性子,卻還是一直都沒有改變。

  “我說錯了嗎?”聞聲,玄冥瞥了平心一眼,淡淡道:“亙古至今,龍漢大劫三族齊齊衰落,巫妖之爭我巫族也是徹底沒落,妖族雖然成功登上了天地主角之位,但損傷也是不小。可如今這人族,一場大水之後就要晉升為天地主角。呵,你難道覺得這很公平?”

  平心無言以對。

  因為玄冥說的是事實。

  想要成為天地主角種族,必須度過大劫。

  不管是當初龍漢大劫中的龍鳳麒麟三族,還是巫妖大劫中巫妖兩族,其實說是天地主角種族都有些不恰當,準確來說這些都只是有了晉升天地主角種族的資格。

  而龍漢大劫與巫妖大劫,便分別是這五族晉升天地主角種族的大劫。

  然而兩次大劫過後,最後成功晉升為天地主角種族的只有一個妖族,這還是因為有沈歸存在的緣故。

  如果妖族沒有沈歸,被帝俊和東皇太一一統的話,恐怕妖族也要如同巫族一般衰敗。

  由此看來,晉升天地主角種族,是何等艱難,何等慘烈的事情。

  然而再看看現在的人族,不僅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眾聖人保駕護航,如今在有了晉升天地主角種族的資格之後,所要度過的大劫居然只是一場大洪水......

  雖然說在這場洪水中還有一些妖魔鬼怪作亂, 但是這點程度和之前的大劫相比......

  輕輕歎了一口氣,平心看著玄冥道:“小妹,看開點。”

  聞言,玄冥輕哼一聲,但總歸是沒有再說什麽。

  ............

  洪水在堯在位的後期就已經發生了。

  當時堯選擇了鯀去治水。

  然而,直到舜從堯那裡接過了人皇之位,鯀的治水工作依舊沒有任何起色。

  因此,舜在繼承了人皇之位後,重中之重依舊是治水。

  在仔細調查了鯀的治水經過後,舜表現出了一位人皇該有的決斷。

  他毅然撤換並且流放了治水多年無果的鯀,改由鯀的兒子來擔當治水的重任。

  禹。

  禹雖然是鯀的孩子,但是他的治水理念卻和鯀完全不同。

  如果說,鯀主張治水用“堵”的話,那麽禹則是覺得治水應該用“疏”。

  尤其是鯀治水的失敗,更是讓禹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因此,在舜任命禹來治水之後,他便下定決心,一定要為人族治理好這場大水,去彌補父親的過錯——由於鯀治水方針的錯誤,現在的洪水和剛開始相比不僅沒有緩和,反倒是更加浩大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