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處沒有徐茂公,羅成自然會選擇獨自決定。
畢竟就算他詢問程咬金等人,也不可能得出一個確切的方法。
但徐茂公就不一樣了,只要羅成問計,他基本上都能說出應對之策。
雖然徐茂公的想法未必和羅成相同,但多了解些東西,總是不會出錯的。
若是徐茂公的計策更優,那就再好不過了,省得羅成多費心思。
是以羅成並未多想,爽朗笑道:“是以軍師若有應對之策,直言無妨,羅成可不是斤斤計較之人,還望軍師賜教。”
徐茂公知羅成確實是誠心求問,便是頷首道:“既然世子欲知卑職心中所想,便讓卑職在此賣個關子,我二人皆將之寫於掌心如何?”
羅成聞言,頓時啞然失笑,想不到徐茂公還來了這一茬。
但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反倒讓其變得有趣起來,羅成點頭答應,說道:“想不到軍師竟有如此情趣,那羅成便與軍師一試。”
言罷,羅成直接令人取來筆墨,將對策寫在掌心。
這就有點像三國之中,孔明與周瑜對策,逼格明顯高了許多。
過不多時,二人皆已寫完,羅成看了徐茂公一眼,沉聲道:“對策已經寫在掌心,稍後羅成與軍師一同張開,便能得見分曉了。”
羅成與徐茂公相視一眼,便是將手掌攤開,雙方皆是字跡不多,在對照之後,竟是出人意料的相同,在其上不過是‘潼關’二字。
看見羅成掌心的潼關,徐茂公滿臉唏噓道:“世子果然是天資聰穎,和卑職心中所想,竟分毫不差,這破局所在,便是潼關。”
羅成面露微笑,說道:“軍師謬讚了,既然你我想法相同,便由軍師來詳細說說,該如何動手應對,方可出奇製勝。”
對於羅成的要求,徐茂公自然不會拒絕,他微微點頭道:“世子的目的在於進逼大興城,洛陽雖是其前沿陣地,卻不是無法繞過的。”
“畢竟洛陽城不同於汜水關,其地域開闊,世子大可帶兵突襲潼關。而潼關乃是大興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潼關被破,大興隻得正面迎敵。”
徐茂公自信說道:“不過可以預料,李淵不可能放任世子帶兵突襲,如今的潼關必定駐守重兵,沒有那麽容易攻破。”
“若依卑職想法,世子若想要突襲潼關,就必須先帶人強攻洛陽城,以此來轉移敵軍注意力,趁著敵軍未曾提防,派遣精銳突襲。”
“而以精卒襲城,非尋常士卒能夠完成,唯有世子麾下驍龍軍,定然能夠殺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到時候拿下潼關不在話下。”
徐茂公侃侃而談,羅成會意於心。
雖然這些是從徐茂公口中說出,但確實是和羅成的想法不謀而合。
羅成微笑說道:“軍師所言,便是羅成所想。”
“洛陽城固然能夠遏製我軍前行,卻無法做到萬無一失,只要能夠拿下潼關,洛陽也就毫無意義了,畢竟防線一旦打開缺口,便不再完整。”
……
自汜水關撤退之後,李世民便是帶兵向洛陽而去。
如此行軍數日,李世民終於是帶兵抵達洛陽,和同樣潰退而回的李孝恭大軍會師了。
李孝恭看見李世民,頓時有些尷尬。
若不是他帶兵支援,反倒是中了驍龍軍的埋伏,汜水關未必會這麽簡單被攻破。
嚴格意義上說,李孝恭的行為,便是所謂的好心辦壞事。
帶著十幾萬人支援失敗不說,更是把汜水關給葬送了。也不知道李淵在得知消息之後,會是什麽表情和反應。
自己靜心挑選的大將,最終成了坑隊友。
最讓殷開山二將惱怒的,莫過於其帶兵出來接應,李孝恭依舊選擇退走。
這賣隊友的行為,未免也太騷了吧!
好在李世民是通情達理之人,他明白李孝恭當時所處的情景。
只能說羅成老謀深算,卻無法怪罪李孝恭。
雖然丟了汜水關,但好在洛陽城未曾出問題。
只要洛陽和潼關還在,便能完全遏製敵軍行進的道路。
這兩處提防,行如掎角之勢,形成了大興的防線。
收攏大軍之後,李世民才清晰的知道汜水關之戰的損失有多大。
當初李孝恭帶領的十五萬大軍,歸來竟只有十萬人了。足足五萬大軍,葬身於驍龍軍的衝鋒之下,這個傷亡比例已經是極大了。
畢竟姚平等人並未帶驍龍軍死追,只是在戰場之上搏殺,便是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失,真是讓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至於李世民麾下的十萬大軍,經過連番大戰,損失反倒在李孝恭之下,如果歸來洛陽的,依舊還有七萬人馬,實在僥幸。
再將洛陽城的五萬大軍算上,此刻李世民麾下足足有二十二萬人,雖然還是比不上聯軍人數眾多,但已經有一戰之力了。
不過吃過驍龍軍的虧,李世民絕對不會再上當了。
哪怕他麾下有二十萬兵馬,最好的選擇也只是固守洛陽城,如果非要出去與之決戰,李孝恭便是個前車之鑒,記憶深刻啊!
兵馬是有了,但如今最重要的,是該如何應對攜大勝之勢殺來的敵軍。
李世民召集諸將商議,便是發現了李靖,這個相貌堂堂的青年,談吐十分不凡,瞬間就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經過談話,李世民很快確定下來,這個李靖不一般啊。
是個人才!
面對李世民的諸多疑慮, 李靖很快提醒,雖然他們大軍駐扎洛陽城,但敵軍依舊有圖謀潼關的可能,當派人警示潼關守軍。
李世民深以為然,即刻派人前去告知,讓潼關守軍加強戒備,以免被敵人有機可乘。
除了這些,二人談論的,自然少不了如何固守洛陽城。
於是李世民和李靖就城池布防,以及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展開了討論。
經過此次談話,李世民可謂心中大悅。
和殷開山、段志玄等粗人討論真是太沒意思了。
若要討論用兵行軍計策,還是要和李靖一起才行。
雖然經歷了異一場大敗,但發現李靖這樣一個能夠與之交心的奇才,李世民還是很快放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