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位面春秋之流浪公民》第四十五章 起航
  圍牆在趕工中快速的成型了。

  沒有圍牆就沒有安全感,沒有圍牆,夜晚的時候就總是睡不踏實。在狹小的大柵欄中,每個人的空間都不大,也沒法搭建屋頂。

  如果下一場雨,大家就只有淋雨了。而且在夜晚寒風瑟瑟,年輕壯小夥沒問題,老人和孩子卻有些禁受不住。要不是郎中給力,恐怕已經有人要倒下。

  城鎮中心不是誰都能進的,可以作為村長的臨時居所。

  趕工建造圍牆的間隙,大家又在黃成安排的工作之外自發的在大柵欄外重新圍了一片空地,在那裡為郎中搭建了一個茅屋。各種各樣的由半大小子采藥人采回來的藥材在那裡晾曬。

  坡下開墾了第一片田地,上面種植著一些藥材。先是郎中將幾把藥草籽撒在那裡,然後小采藥師們叫上幾位有農民職業的人將那裡整修成藥田。看他們忙的熱鬧,莫迪亞這個德魯伊又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施展德魯伊的法術促進草藥的生長,沒事過去搗鼓搗鼓。

  這下不得了了。以朱老漢、劉老漢為首的兩大家子急了,立馬將家裡的小子們打發過來幫忙。朱家在邊上修建了房子供莫迪亞歇腳,劉家就將藥田開墾的更大整修成標準藥田。朱家弄來了幾株活著的野生草藥,劉家就將藥田到大柵欄之間的路給修好了。

  莫迪亞和朱家小子或者劉家小子的關系如何,黃成無從得知。但是莫迪亞和郎中之間的關系倒是越發的好了,沒事就見莫迪亞去郎中的小院請教中藥知識。每次都惹的兩位老漢打發家裡的婆娘找各種理由跟過去,那叫一個熱鬧。

  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進行的很好,每個人也都知道自己該幹嘛。村民們的心思也安定了,不然也沒心思在莫迪亞身上較勁。

  黃成每天只要花費一些精力適當調整工作分配,驗收一下進度就好。不再像之前那樣需要操那麽多心,可以將部分精力轉移到其他方向。

  “老鄧,猴子的動向探查清楚了嗎?”

  “公子,還是沒找到。不過我們發現了一些猴子留下的痕跡。”鄧麻子說著,在簡易的桌子上鋪開一張手繪的簡易地圖。沒有專業的製圖師,只能這麽湊合,好歹能分清楚東南西北不是嗎。

  “這裡,是我們來的地方,到處都是草地,它的西南方向上應該有地精猴的部落。部落應該不大,但是好像很多,都是遷徙過來的小部落。”大片的空白畫著幾根很短的墨痕,應該就是指草地了。地精猴就是偷襲了遷徙隊伍的那種身高一米四的猴子,沒尾巴。莫迪亞嘀咕一聲像地精,然後大家就都叫地精猴這個名字了。

  鄧麻子的手指向大塊大塊墨團的位置:“這是我們身後的方向,都是大大小小的土坡,我們沒看到猴子,只找到了幾個猴子部落停留的痕跡。看起來像是身材高大的種族。”

  村子向西是蓮城方向,大片的平原。村子向東,也就是鄧麻子口中身後的方向,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北面,開始出現石頭,還能看到遠處的群山,那裡就是山區了。河對面,看起來和現在所處的丘陵區一樣,也是連綿起伏的丘陵,河水就是從西南面過來然後又蜿蜒的向東北方向扎入丘陵區不見了蹤影。

  丘陵很小,只能算小土包。河灘很寬大,可以種植的面積很大。河水很充沛,倒是不愁吃水和灌溉。河中的魚蝦很多,隨便抓捕一些就夠吃飯的。

  暫時沒有外部威脅,吃飯問題沒有威脅到村子,城牆也已經快要合攏,

可以考慮開墾農田種植莊稼,也需要考慮修建民房,讓大家都能安居樂業。  建村時有56名沒有任何系統認可職業的流民,當中的半大小子已經有8人就職了采藥人,每天不是出去采藥就是跟著郎中後面學習,已經算是居民。最後的48名年齡還太小,只能跟著父母家人後面,或者留在村中玩耍,不會產生任何經濟值(經驗值、功德值)。

  433名居民,加上8名新晉的采藥人共計441人,每個月每人能貢獻每個職業等級1點的經濟值。不是所有生活職業的等級之和,而是這個人在這個月使用起作用的職業等級,也就是每人每月最多20點。

  統計上來的數據看,到月底的時候,城鎮中心能收到約1823點經驗值,相當於他們的生活職業的平均等級才4.1級。以後慢慢提升吧,畢竟等級低的時候提升快,真不行前面幾個月將收入全給他們灌輸提升得了。一階1級升一階2級只需要15點經驗。

  這些經驗值需要發軍餉,發薪水,還需要留著給新職業就職、灌輸提升。前期想快速發展,怎麽可能不向民間投入。也只有合理的前期投入才能將稅收提升,也才能讓這個村落盡快的發展起來。

  連同黃成這個書吏在內,村中一共有21名二階職業者。二階職業者的靈魂已經發生變化,可以自己收獲經驗值留存經驗值。城鎮中心在他們身上就會收稅或者發放薪水。

  軍隊和外族廝殺,斬殺的每個敵人都會使得人族在位面中獲取優勢,自然就有經驗值入帳。襲擊遷徙隊伍的地精猴,每個都是職業等級6級左右的二階職業者,每個就大概有400余的總經驗值入帳。

  那時候,他們這些人的關系已經從蓮城去除,前進村的城鎮中心還沒有建立,自然就全部落入了參與戰鬥的人口袋中。

  現在城鎮中心已經建立,他們的每次戰鬥都需要按比例繳稅,自動扣除直接進入城鎮中心帳戶的那種。這些也是城鎮中心的主要稅收。

  和外族廝殺會有經驗值入帳,卻只有軍職的人才有這個便利。文職不擅長戰鬥,他們的價值是通過管理居民來實現的。官員管理下的居民能有效的構建社會秩序,能維持社會安定讓所有人有效的工作產生價值。郎中這類職業能維持居民的健康,後勤兵是通用職業,不論是為軍隊服務還是在老百姓中乾活,都是響當當的頂梁柱。沒有他們,應對風險的能力就差太多了。

  至於侍者,純粹就是為高層服務的。或者是進行整個社會思想文化建設的,只有發展的比較高級的社會才會需要。他們的工資也是由服務的人直接發放的。

  這些不能直接產生經驗值的人就要靠工資過日子了。即便是軍職,也不是每天都有戰鬥要打,日常也是需要發放軍餉。這些工資、軍餉的來源就是稅收。

  一階居民直接產生歸納到城鎮中心的經驗值,還有軍隊打仗繳納的稅收,或者其他來源,都是。

  他們供職於前進村,黃成這個村長就要每月給他們發薪水。郎中為整個村子操勞,也需要發薪水。黃成這個村長,也能領一份薪水。三個後勤兵一直在村長的指揮下為村長忙活,也得發一筆薪水。

  至於多少,那就說不準了。

  計算方式也千差萬別。有的按比例,比如蓮城每次打仗收獲的六成會向府衙交稅,三成歸軍帳。每月底,府衙又會將三成總稅收發放給軍帳做軍餉,會把總稅收的一成五上繳信王府。有的按固定額度。比如信王府,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或者叫例錢,都是固定數額。

  這些數值不像從一階居民那收稅是固定值, 這些都不是固定的。是村長,或者說是掌管的官員自己設定的。

  黑心的,村長一人全吞了。窮兵黷武的,全部扒拉到軍事上發展軍力。文武不合的,每個月為軍餉吵得天翻地覆的。或者發揚風格,村長這些官員分文不取的也有。很少。千裡當官隻為財,不是為了這些經驗值升級用,又有幾個人願意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操勞。

  前十年,這些分出去的村落不用繳稅,每個月還有一筆1000經驗值的補助拿。至於以後能發展到什麽程度,就看官員的水平了。水平高的,大筆的經驗值落入口袋還讓大家感恩戴德。水平低,沒裝進自己口袋還弄得怨聲載道人心背離。要知道,雖然這些士兵或者官員這些有編制的人不能像冒險模式那樣離開這裡到其他地方掛職。但是郎中、居民,卻可以隨意加入其它村子的,可以去其他城鎮中心那掛職。關鍵是,你的名聲壞了,被同僚和下屬厭煩嫉恨了,有的是法子坑你。限制了別人不能隨意離開,也限制了你不能隨意挪窩,自己的坑還得自己去填。

  黃成沒有在這裡撈一筆的必要,他需要的是歷練。但是其他處在他這個位置的人需要,哪怕是自主進階是看著不需要直接消耗經驗值,但是他們需要的資料耗費的經驗值和資源更多。

  文吏,最好的起點就是當個村長。最難的起點也是當個村長。尤其是一名在危險區域新建村落的村長。

  華夏族奧創黃氏奧創位面天子黃成的天子之路,在這座剛剛落成的前進村正式起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