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醴與茶》第12章 變
  楊駿倚靠太極殿西堂之內的一把憑幾之上,身前案幾之擺放著各式公文,竹卷布帛堆積如山。

  草草地翻了幾捆竹卷,上書之事繁雜多樣,有舉報高韜受賄的彈劾,亦有推舉自己親信、人才的表文,更有彈劾自己的文章,不過更多的則是關於各地災情的奏折。此時楊駿手中握著的則是一卷關於徐、揚兩州洪災的奏折。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天子新喪朝堂不穩,各地又是突發災情,受災之廣,災情之劇,皆為罕見。粗略統計,僅旱災嚴重之地,便有秦、涼兩州,青、徐二州的蝗災亦是極為嚴重,益州又有地動,相較之下江南地區的洪澇災情反倒是最輕的。

  又翻了幾卷,楊駿將手中的奏表狠狠地置於桌上,單手扶額用力地揉著微微臌脹的太陽穴。不用看這奏表上具體寫了些什麽,單從楊駿的行為便可知曉,這恐怕又是一本參自己的奏表。

  尚在奪權之前,楊駿便幻想過獨攬朝堂後的日子。在他的想象之中,如今本應該是天下太平,眾臣歸順。自己則是可以享盡榮華,遍植親信,手握重兵,流芳百世。然而世事往往都不會盡如人意,直到他當上這輔政大臣方才真正了解這執掌天下談何容易。

  殊不知其實武帝早已洞察一切,深知以楊駿之能實難堪重用,若有人束之,楊駿尚能盡忠職守,但若盡放其權,以其之能不出數年天下必亂。所以在原本的遺詔之上,輔政大臣共有兩位,分別是楊駿和司馬亮。司馬亮雖有才,但生性謹慎,度量狹小。二人掣肘製衡才可保大晉長治久安。

  奈何正如前文所意,世事往往都皆不如人意。武帝何曾想一向溜須拍馬,膽小如鼠的楊駿竟敢趁自己病重之時竊得遺詔,以狸貓換太子之計,以假代真。這才導致了如今局面。

  此皆為前話,不再多表。此時楊駿無心細讀眼前奏表,並非因為知道自己才能淺薄,難以應付諸多朝堂事宜。而是此時在自己的授意之下,洛京之中正在醞釀的一件大事,時刻牽動著他心神,實在無暇顧及他物。

  楊駿身後有一宮女,正在俯身烹茶,身前釜內煮有沸水,另有鹽巴用以佐味,釜邊水泡如泉湧連珠。宮女舀出一瓢沸水以為備用,用竹夾在釜中不斷攪打,再將茶末自中心順著攪動處的漩渦緩緩倒入。靜候片刻,釜中茶水沸騰更盛,水沫四散飛濺有奔濤之勢,此時再將那瓢舀水的水倒回釜中,揚湯止沸,一釜茶水方才算是煮好。

  舀出一瓢,緩緩倒入茶盞之中,宮女雙手捧著,垂首奉於楊駿。楊駿接過宮女手中茶盞,滾滾熱意隔著盞壁傳導而出,燙得他差點沒端住茶盞。陣陣茶香自茶盞之中飄逸而出,皺起鼻子聞了聞,楊駿並未流露出陶醉之意,反倒是露出一絲厭惡之感。何曾想相傳之中清香撲鼻、沁人心脾的茶味竟是如此怪味。

  若非聽此流言,自己也斷不會突發奇想地嘗嘗這秘書郎左思進奉的茶是否如他所說的那般好喝。

  皺著眉頭喝了一口,濃烈的鹹意混合著怪異的茶味隨著滾燙的茶水,一下便充盈了楊駿的整個口腔。一時間,楊駿臉上的神情可謂是說不出的精彩,強忍著惡心,楊駿終於將這一口茶水咽入了肚中。滾燙的茶水一入腹中,楊駿便覺原本充斥周身的煩躁之感更劇,一時間心中燥熱無比。

  一把揮退了身旁的宮女,楊駿站起身不安得踱步起來。

  其實片刻之前,他的狀態可是完全的另一幅模樣,氣定神閑,

勝券在握,如諸葛再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派出的三名探子之中,隻有第一名派去右衛將軍處的探子順利回報,另外兩人皆是渺無音訊。  若三人之中任何一人任務失敗,其實對於楊駿的計劃都無太大影響。但若有兩名探子同時無法完成任務,恐怕自己的計劃不但難以實施,更有可能發生反陷自己於危境的情況。

  五月的洛京已然入夏,夏風順著敞開的門灌入西堂之內,一陣一陣吹在楊駿身上,每每其試圖平複的心情都會被這熱風吹得煩躁起來。

  就這樣來回踱了一炷香的時間,楊駿終於聽見門外踹來自己心念已久的腳步聲。

  一連串急促的腳步聲,自門外由遠及近,停在門外。又一略顯沉重的腳步聲想起,一名持刀宿衛邁步走入堂內,躬身說道:“稟大人,有人求見!”

  “傳!”幾乎是在宿衛稟報結束的同時,楊駿便已下令,足見其內心焦急。

  宿衛退出,探子進入,腳步依舊急促,看來事情有變。不待探子站定行禮,楊駿已經率先開口問道:“如何?”

  “稟太尉,事有變。”探子語氣有些急促。

  “速言!”

  “屬下先至步兵、射聲二營,二營校尉聽令皆是不從,言稱若無虎符,無人可遣。後至越騎營,越騎校尉素與大人交好,自是滿口應承,然顧於五營一體,若隻越騎一營出,天子回宮恐治其死罪。”

  “無妨”楊駿原本聽到步兵、射聲二營不從之時,還以為二營已經是鐵了心不為自己所用,都已變了臉色。又聞隻是因為無虎符無法調令二營,方才心中一寬,似乎又看到了一絲希望。

  快速走回案幾之前,將案上壘滿的竹卷、奏表紛紛掀開,竹卷之下靜靜地擺放著三個小小的木函。楊駿將三個木函一一打開,木函之內三枚黃燦燦的銅質虎符霎時間顯露了出來。

  若說楊駿此人,毫無大能,膽小如鼠,但正因如此反倒是頗擅長陰謀詭計,陰謀計劃幾近萬無一失。早在楊駿已有誅殺司馬亮的計劃之時,他便以天子新喪天下不穩為由,將五營、左右衛和牙門軍的虎符通通從皇太子司馬衷的手中要了過來,美其名曰天下官員入京奔喪恐有意外,為保百官周全需調京城宿衛和牙門軍,以保洛京不失。

  皇太子本就憨傻,太尉又為武帝遺詔的輔政大臣,隻要是楊駿開口莫說僅僅是這些虎符,就算是要了整個中軍的虎符,他也會一句話不說就給了楊駿的。

  楊駿早前未直接講虎符交與探子主要還是考慮到虎符的特殊性,非萬不得已之時,還是盡量不用的為好,以免落人口實。

  很明顯,此時便是萬不得已之時,楊駿轉身將三個木函交與探子手中,口中還不忘叮囑:“此符可調越騎營,此符可調步兵營,此符可調射聲營。莫要亂矣,惟兩符堪合,銘文相對,方可調令三營之兵。若非,汝九族不保,若失,亦然。”

  探子雙手捧過楊駿遞來的木函,確保記住順序之後,小心翼翼地揣入懷中。此等傳說之物,單是得見已讓他頗為興奮,如今還要他以此調兵,更感壓力山大。直至將木函收好之後,探子雙手仍是微微顫抖。

  待探子走後,楊駿方才覺得心頭一輕,有此三枚虎符即便無皇詔,亦不怕二營校尉不從。再者說武帝駕崩,新帝尚未登基,何來皇詔一說,令步射二營所做之事不過是調其守衛封鎖城門,並非出格之舉,豈有再不從之理?至於越騎營,以楊駿與越騎校尉之交,即便無符無詔,其亦可為自己所用,更是不愁。

  悠悠坐回席上,楊駿斷氣案幾之上已涼的茶盞,又品了一口。隻覺煩悶之感一掃而空,細細回味口中殘存茶香,當真消暑解乏、沁人心脾。

  隻待那林姓侍從歸來複命,便當真是萬無一失,到時再將他秘密除掉,方能高枕無憂。即便其再次叛變,亦是無礙,不過是使得這完美的計劃沒有那麽完美罷了。

  殊不知,變數已在這片刻之中悄然發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