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高務實與朱應楨都同意劉馨的看法,不過他們二人對此的態度卻不盡相同。
朱應楨保持之前的態度,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既然是買船運糧,我看這事應該可行。雖說京華的艦船少了載炮會便宜很多,但他既然需要泰山壓頂之勢,供應軍糧的壓力必然不小,估計這筆生意不會太小,怎麽也是個賺錢的機會。”
但說完這一句,他才忽然想起來賣船本身和他沒關系,因為京華船廠是高務實“獨資”的,他這句話有點管得太寬。
所以朱應楨連忙打著哈哈補充道:“當然這還是要日新你自己拿主意,我就是轉達一下消息。”
高務實笑了笑,照顧他面子地道:“國公哪的話,豐臣秀吉是找海貿同盟商量買船,這可不是務實一人之事。”
朱應楨又打了個哈哈,似乎當真了,又似乎只是為了避免冷場的賠笑。劉馨在一邊見了,心裡卻有些感慨。
高務實當初拉攏這群勳貴的時候,說實話她並不看好,覺得這麽一群廢物,拉攏過來沒準反而是累贅,很可能是“我們這邊的意大利人”。
沒想到高務實還真是個廢物利用方面的人才,生生用一個北洋海貿同盟把他們給圈住了,現在居然成了高務實朝中勢力的一部分——說不定還是很有分量的一部分。
畢竟,文官雖然不怕勳貴,但那不代表不怕抱團的勳貴。抱團的勳貴連皇帝都不得不給面子,而這群勳貴偏偏還是高務實這麽一個強大文官派系核心人物捏合起來的,誰要不給面子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現在看來,這群勳貴雖然打仗沒什麽用,但至少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懂分寸、知進退。嗯,看來勳貴集團真的成了某種政治化的集團,而不再是大明初年那種軍功集團,只是他們依舊具備代表軍功集團的一些實力——比如控制五府軍籍百姓。
不過優點歸優點,劉馨還是覺得朱應楨在某些事情上——尤其涉外軍政方面的敏感度太低了。自己都把問題說得差不多明擺了,他還沒看出來。
好在朱應楨雖然沒看出來,但高務實顯然看出來了。
高務實和朱應楨客套完,故作沉吟之色,緩緩道:“北條氏一旦失敗,日本關東再無人膽敢對抗豐臣秀吉,日本一統也就為時不遠了。此事……劉姑娘,你認為是好是壞?”
劉馨道:“顯然弊大於利。”
高務實微微一笑:“還有利麽?利從何來?”
劉馨和他說話比和朱應楨說話輕松自然得多,當下單手一攤,道:“縱觀古今中外,一個統一、和平、有序的市場,顯然更有利於貿易——除了軍火貿易之外。”
高務實笑了笑,轉頭問朱應楨:“我們每年給日本賣過去多少武器裝備?”
“呃,日新是指?”朱應楨看起來略有些尷尬。
走私火炮的事情高務實不僅知道,而且之前就向朱應楨點明過,朱應楨見高務實只是淡淡地笑著,卻並不解釋,隻好輕咳一聲,道:“這個……大炮方面的情況日新你也了解,我就不多說了。除此之外,火槍算是大頭,火藥也有一些,再其他的話主要便是鐵錠、青銅錠。
日本人鍛造手藝還不錯,但他們的冶煉規模不大,似乎也沒多少鐵礦之類的,經過這些年的貿易,他們的冶金產業基本都是靠咱們送去原材料才能開工,原材料也就是鐵錠、青銅錠這些。”
他說到這裡,見高務實依舊不打算搭茬,又輕咳一聲,尷尬道:“以上這些,每年的貿易額大概……可能有三四十萬兩。”
高務實知道他這話打了埋伏,京華內務部方面的調查顯示,以上貿易額最少應該在五十萬兩以上,而且由於海貿同盟的產品賣得並不便宜,其中的利潤可能達到三成以上甚至四成。
不過高務實不是完美主義的理想派,此刻也不打算站在什麽禁售的立場清理舊帳,而是在心裡盤算了一下規模,然後皺眉道:“這麽說來,日本人現在手頭至少有五萬杆京華產的製式火槍了?”
這個規模真的不小,大明搞了這麽久的改革,全國換裝的部隊也只有二十多萬,而且還並非都是最新款。大明這二十多萬杆京華火槍,從隆慶二式到萬歷一式,再從萬歷一式到萬歷二式,一共三款都有裝備——當然,肯定是越精銳的部隊裝備的火槍款式越新。
但朱應楨這是總算給了高務實一點“好消息”,他搖頭道:“應該還沒到這個數,據我了解,他們手頭的火槍最多四萬杆,主要是一開頭買得比較多,後來逐漸的就少了,購買的貨物也從火槍變成了火藥。”
哦,原來是這樣,高務實馬上明白了過來。
別看日本戰國在後世好像挺有名的,但實際上當時的村長……不是,大名們財力都有限,雖然從葡萄牙人到來之後,他們就開始了解火槍的威力以及在戰爭中的作用,但限於財力和冶金、製造能力,能夠裝備的部隊很有限。
這一世由於京華這個BUG的存在,日本國內的大名們也發現了一個“真理”:造不如買!
於是乎,各大名也好,逐漸掌握朝政的豐臣秀吉也罷,都開始大量購入走私過去的京華製式火槍。但剛才說過,他們財力有限,不可能裝備太多,而且真裝備那麽多也用不起——火藥也得找京華購買。
而這裡頭還有個問題,京華火藥的一項重要原料硫磺,本身就是從日本購入。因此日本在某個程度上,實際是拿自己的錢買自己的產品,京華這邊主要只是消耗了一些硝。
但此時的大明並不太缺硝石(主要還是消耗量對比後世來說太小),四川多地都有硝石礦,湖廣(湖南湖北)、雲南甚至南直隸(後世安徽)等地也都有產。這些產地又大多不是什麽富裕地區,京華很容易就掌控了大量硝石產區。
再後來,因為高務實不太願意挖國內的硝石,於是又從土默特購入——後世內蒙古大批地方都產硝石。土默特的蒙古人現在有些像後世的中東和俄羅斯,除了賣資源之外也沒什麽其他的致富項目,何況京華買的這些礦大多只需要直接裝車就好,土默特只需要出人做事就好。
因此雙方一拍即合,高務實花不了多少錢就能弄到原料,土默特沒出多大力就能源源不斷拿到銀子——但他們馬上買了其他東西——簡直是最理想的雙贏。
土默特硝石便宜,日本硫磺更是便宜到爛,京華只出了點炭,結果製成火藥之後賣到日本,價格翻了十倍不止。
看來技術壟斷的確是賺錢的不二法門,畢竟日本人的火藥技術是以前從中國學過去的,而當時的中國雖然發明了火藥,自己卻走了邪路,老喜歡往裡頭加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嚴重影響火藥性能(比如喜歡加各種毒物)。
日本人也受了影響,導致火藥配比不對,效果大打折扣。於是他們在見識過京華的火藥之後,就再也不肯用自家的垃圾玩意兒了。
此時正是戰國末期,戰爭頻仍,各方既然都換裝了不少京華的火槍,那自然免不得要消耗大量火藥,於是反過來就買不起更多的火槍了。朱應楨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四萬……”高務實想了想,道:“估計這其中豐臣秀吉的嫡系可能擁有兩萬杆左右。至於北條氏,我看他頂破天也不會超過五千杆。”
劉馨聽出了他的意思,笑了笑,問道:“看來大司農對於統一有序的日本市場興趣不大,倒是希望北條氏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
高務實點了點頭,說道:“統一有序的市場固然是好,但豐臣秀吉此人……素有野心,一旦他真的完全統一日本,我料他不會老老實實和我們做生意。”
朱應楨當然不知道豐臣秀吉會打大明的主意,因此高務實故意道:“據報,此人甚至對部下說過,將來日本一統,他還打算來大明試試刀鋒呢。”
“啊?”朱應楨果然一愣:“不至於吧,這廝如此不自量力?”
其實此前他和高務實交流過日本實力問題,不過當時主要是談石高。但不管怎麽說,哪怕朱應楨已經知道日本現在的動員能力遠超大明,但他還是不相信區區日本能給大明帶來多大的威脅。
高務實配合地輕哼一聲:“井底之蛙罷了。”頓了一頓,卻又道:“不過豐臣秀吉的打算是先拿下朝鮮,而朝鮮承平已久,國內局勢也暗流洶湧,我料一旦日本入侵,朝鮮必不能擋。屆時,我大明恐怕要被迫出兵相助,而偏偏如今女真局勢只是稍定,二三年後朝廷又還要對察哈爾動兵……”
朱應楨這次總算明白過來了,恍然道:“所以日新是打算幫北條氏一把,讓他們拖慢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進程?”
高務實點頭道:“正是。”
朱應楨思索著道:“北條氏雖然是關東大諸侯,所轄領地也還算不錯,但據我所知,他們自恃小田原城堅不可摧,對於軍購這些事情並不太積極。”
高務實微微搖頭:“北條氏最缺的或許並非軍備……或者確切的說,不是缺武器甲胄這些。”
朱應楨詫異道:“那他們缺什麽?”
“缺兩點。”高務實淡淡地道:“一是糧食,二是團結一致絕不屈服的決心。”
“哦……”朱應楨看起來一臉恍然,但卻沒有開口“獻策”。
旁邊的劉馨見了,便道:“糧食好辦,小田原城雖然在日本名聲響亮,但對南疆的糧食產量而言倒也不算什麽,從南疆運一批糧食賣給他們就是,裝滿整個小田原城也算不得什麽。價格方面便宜一點也無所謂,不虧本就行。”
頓了一頓,又道:“至於決心麽,若是海貿同盟給他們帶句話,應該能讓他們安心許多。”
高務實還沒開口,朱應楨卻吃了一驚:“便宜些賣點糧食給北條氏倒還好說,但帶話……萬一將來被豐臣秀吉知道,會不會影響咱們的買賣?”
高務實輕哼一聲:“影響了又如何?豐臣秀吉拿下北條氏之後,我預計最多兩三年,他就要向朝鮮用兵了,到時候咱們難道還能繼續做日本的買賣?皇上會怎麽想?”
“啊……”朱應楨之前還真沒朝這方面仔細想過,此刻一聽高務實的話,簡直大驚失色:“那怎麽辦?豐臣秀吉若真和朝鮮打起來,我料皇上必會出兵援助朝鮮,到時候和日本做買賣就成了通敵。可問題是沒了日本的買賣,對我們北洋的影響可就太大了!”
高務實只是無可無不可地“嗯”了一聲。朱應楨急道:“誒,日新,你倒是給我句話啊,這日本的買賣要是停了,我手頭那麽多船、那麽多水手,可該怎麽辦啊?”
高務實見他一下子額頭上的冷汗都嚇出來了,不禁笑道:“國公何必如此著急?”
“不是,我能不急嗎?就算我能把船隻先封存一兩年,等打完仗再說,可我那船隊裡有一兩萬水手,這些人可不是軍戶,都是我好不容易招募和培養出來的,是得拿錢養著的啊!要是沒買賣可做,我養這麽多人,不得把成國公府都給當出去?”
高務實見朱應楨是真的急了,不由笑著安慰道:“國公,我手上的船最多,我都不急,你慌什麽呀?”
朱應楨仔細打量了高務實一會兒,將信將疑地問道:“所以說……日新你是成竹在胸的了?那趕緊說出來讓我安心啊!”
高務實似乎想了想該怎麽說,最後終於輕咳一聲,壓低了聲音道:“國公,你難道不覺得,這場仗實際上是這麽回事嗎:什麽時候開始,那或許是豐臣秀吉說了算,但什麽時候結束,其實是我們北洋說了算。”
朱應楨愕然半晌,還是沒想明白高務實這句話的意思,納悶道:“為什麽啊?”
高務實歎了口氣,對這位實在沒什麽戰爭天賦的國公大都督無奈地解釋道:“日本要打朝鮮,他怎麽著也得出動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大軍,這些軍隊就算摧枯拉朽地一舉拿下朝鮮大半,但因為戰爭原因,也肯定沒法在朝鮮當地湊足軍糧,必須得從日本本土運糧接濟。
但日本到朝鮮沒有陸路相連,他們又不會飛,所以只能靠海運。我北洋海貿同盟的聯合艦隊光炮艦就有數百艘之多,難道還控制不住這區區一條小海峽?”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和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