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鬥羅之逍遙山莊》第363章 神農證道,軒轅繼位
少典氏一聽這個自稱廣成子的是闡教元始聖人門下弟子,也是高興壞了。倘若自己的兒子拜入了闡教門下,那以後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了。因此少典氏也是點頭答應了廣成子的請求,讓黃帝拜廣成子為師。

廣成子倒也是很盡心的教,而黃帝也是盡心的學。短短十五年時間,黃帝已經無所不通了。黃帝二十歲之時,便繼承了有熊部落首領的位置,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

軒轅繼承了有熊部落首領的位置後,也是大力發展農耕與武力。唯有實力大了,才能讓自己的部落更加的強盛。

一個春天,黃帝出遊之時在桑園遇到一位少女,這位少女正在桑園養蠶。黃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著一件金色彩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地面上堆著一堆蠶繭。黃帝就問少女身上穿的是什麽東西,竟然如此好看。少女並不知這位便是有熊部落的首領,也是十分坦然的就說明了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事情。

黃帝聽後也是眼前一亮,他想起人們還在過著夏披樹葉、冬穿獸皮,一年四季衣不蔽體的生活,雖然神農此時已經發明了麻,但如今還只是以陳都為中心向外擴散,而軒轅丘這裡,目前還沒有,軒轅感覺到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倘若人族都能穿上這名少女所弄出的衣服,一定會讓人族用來禦寒的。

因此黃帝便表明身份,希望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讓她向百姓傳授育桑養蠶的技術。這位少女就是嫘祖了,她一聽居然是首領到了,也是大為吃驚。不過既然族長要求與自己成婚,嫘祖也是高興的答應了,因此嫘祖便成為了黃帝的正妻,而當時黃帝也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

黃帝封嫘祖為正妻之後,嫘祖就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

就在這時,這群養蠶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讚賞,讓她將此技藝傳授給眾人。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側妻,這位側妻被後人尊稱為嫫母。

而此時的廣成子卻有些著急了,原來此時軒轅已經三十不惑,但還沒有成為人族共主,想當初伏羲與神農成為人族共主的時候也只有二十多歲,如今軒轅已經晚了十幾年了,但此時卻沒有任何成為人族共主的前奏,這讓廣成子有些著急,多次去昆侖山請教元始天尊,但元始天尊也只是不讓廣成子著急,這人族共主之位跑不了。

而此時的李煜,來到了蓬萊島藥園,李煜以來,參娃就察覺到了,參娃直接來到李煜身邊,然後對著李煜說道:“參娃拜見老爺。”

李煜在參娃的頭上摸了摸,然後就朝著三光神水的水池走去,參娃也跟在身後,這三光神水池也是有參娃負責的,主要是三光神水池裡面還有很多的天材地寶,需要參娃照看。

李煜來到水池邊上,看著水池裡面的霞光,然後一揮手,一節白藕就從水池裡面飄了出來,白藕足有一人高,而且潔白如玉,晶瑩剔透。

在李煜的操控之下,白藕逐漸變成了一個人形,頭部,四肢,身軀都是又白藕拚裝而成,李煜看著白藕的樣子點點頭,然後就把小青鳥拿出來,直接把裡面女娃的元神注入其中,然後,人形的白藕直接變成了女娃的樣子,只是此時的女娃卻是沒有穿任何衣服,但李煜也不在意,女娃此時也就五六歲。

李煜直接一揮手,

女娃的身上就穿上一件連衣裙,之後,女娃就慢慢蘇醒過來,看到李煜之後就疑惑的問道:“你是誰?我又是誰?”李煜笑著對女娃說道:“我是你的師公,你叫精衛。”精衛此時剛剛獲得新生,如今還什麽都不記得,就連此時的神農都不記得,需要精衛慢慢修煉,然後靈魂慢慢增長。才能記得原來的事情。而李煜復活精衛的手段,正是跟之後的哪吒一樣,只是李煜的還要高級,遠不是太乙真人能比的,而且精衛那蓮藕所化的身軀,乃是先天白藕,不僅直接讓精衛成為了先天之靈,未來還不會像哪吒那樣有很大局限性。比如說實力無法增長,不再長大等等。

精衛在聽到李煜的話後立刻就對著李煜說道:“師公。”李煜笑著默默精衛的頭,然後說了一聲“乖。”

之後精衛就和參娃大眼瞪小眼了,主要是參娃此時也是五六歲的樣子,而且永遠不會長大,而精衛此時也是五六歲,所以兩個小孩就有些好奇了。

而李煜也沒有管,而是直接把九品天仙決傳給了精衛,在未來的時間裡,精衛也就與參娃互相熟絡起來,而且成為了朋友,或許可以說是最佳損友。

卻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神農也已經慢慢老態,而這麽多年,神農也在努力尋找自己的繼承人,畢竟能夠讓人族平穩的繁衍下去,可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很多年下來,神農都沒有尋找到,而大臣也向神農推薦了幾個,但後來都徒有其表,神農不僅非常生氣,還把那些舉薦的大臣給革職處理了。

神農沒有任何辦法,畢竟自己尋找繼承人也已經幾十年了,這天,神農來到了李曌所在的地方,在見到李曌之後神農有些感慨,李曌此時的容顏沒有任何變化,而神農此時已經老態龍鍾了。

神農對著李曌說道:“拜見老師。”李曌看到神農之後,看到他如此老態的模樣心裡也很不忍,但沒有任何辦法,畢竟未來神農也是可以恢復的。

李曌對著神農問道:“是否遇到什麽困難了?”神農對著李曌說道:“老師,如今學生已經快要油盡燈枯,並且再無精力成為人族共主,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學生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繼承人,還請老師幫助,為學生找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李曌聽到神農的話後就喃喃道:“看來時機已到。”李曌對著神農說道:“吾人族之南,有一山,是為軒轅丘,軒轅丘有一部落,為有熊氏,此部落之首領名叫軒轅,乃是未來人皇之不二人選。”

神農聽到李曌的話後立刻大喜,然後對著李曌說道:“多謝老師。”神農當下便對著李曌行禮,然後就回到了皇宮裡面。

當神農回到皇宮之後立刻就召集大臣,派使者去往那軒轅丘,讓軒轅來陳都繼承人皇之位。

而當軒轅在見到神農派出的使者之後,說要去都城繼承人皇之位?軒轅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好生招待使者,然後把這件事情給廣成子說了一下,廣成子聽到之後大喜,暗道終於熬出頭了。但廣成子卻面目表情的對軒轅說道:“徒兒你合該為人皇,可去那陳都繼承人皇之位。”軒轅聽到廣成子的話後也就放下心來,第二天就帶著自己的家人往陳都進發。

當軒轅來到陳都面見神農之後,神農也聽說了軒轅的事跡,當下便下令讓軒轅成為了人皇的繼承人,並且三十天后,神農將要退位,由軒轅繼承人皇之位。

三十天后,陳都再一次人滿為患,在陳都的祭祀高台之上,神農身穿正裝開始對上天行禮。

當神農行禮完畢之後,天空上便出現了道道霞光,之後兩座香輦便出現在高台的上空,正是伏羲乘坐的九龍天香輦與女媧乘坐的九凰天香輦。而玄都也拉著青牛來到高台之上,青牛的背上坐著老子。

這時,天空中出現一聲鷹鳴,接著,李煜便坐在金羽的背上來到了高台之上。而當李煜到來之後,華和李曌也出現在李煜的身邊,但卻有一個人的到來讓女媧和伏羲有些驚訝,正是鎮元子。

李煜此時對著老子說道:“大師兄,此次宣旨不如讓玄都師侄再次代勞如何?”

老子點點頭,然後玄都接過旨意,打開之後對著下方的神農念道:“奉人教教主太清聖人道德天尊聖喻:人族共主神農氏教化萬民,遍嘗百草,種植五谷,傳醫術,製作農具,有功於人族千秋萬世,今功德圓滿,特封為人族人皇,府邸為三十三天外火雲洞!”

而當玄都念完之後,華就祭出崆峒印,接著,一道巨大的功德祥雲從天空中降了下來,並且分量比之前伏羲證道的時候一點都不少,功德先是進入了崆峒印的內部,然後以崆峒印為媒介,又進去到神農的身體裡面。

功德入體,神農立即就成為了準聖巔峰的強者,並且神農在恢復實力之後也就恢復了紅雲的記憶,神農立刻就喃喃道:“紅雲?我是紅雲?不!紅雲是我,而我是神農!”對於神農來說,他只是恢復了紅雲的記憶,但神農此時卻不再是紅雲了。

“老友~!”鎮元子眼中含淚的看著神農,而神農也看到了鎮元子,既然恢復記憶,神農當然記起了與鎮元子的種種。

神農對著鎮元子笑著說道:“老友,別來無恙否?”

鎮元子聽到神農的話後立刻就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就說道:“老友別來無恙。”神農對著鎮元子笑了一下,然後就準備去伏羲那裡。

這個時候,突然一個聲音傳來。“爹爹!”

神農聽到這個聲音之後立刻身子一震,然後震驚的看著李曌,原來,此時李曌的身邊突然出現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立刻跑到神農的懷裡。而神農也是激動的說道:“女娃, 我的小娃娃,爹爹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對於已經成就人皇之位的神農來說,此時已經明白了,神農今後將進駐火雲洞並且不能出來,只能與伏羲一起在裡面修煉,然後鎮壓人族氣運。如今見到自己的女兒之後,神農也終於放下心了。

李曌來到神農身邊,然後對著神農說道:“人皇,如今你該去那火雲洞了。”

神農聽到李曌的話後立刻就說道:“多謝老師幫助女娃復活,神農感激不盡,如今再次見到女娃,學生也可以放心的去那火雲洞修煉了。”

精衛此時對著神農說道:“爹爹,你去吧,如今孩兒已經懂事了,並且成為了蓬萊島的弟子,爹爹不比為孩兒擔心。”

神農聽到精衛的話後也是眼睛一亮,熱飯後高興的看著精衛點點頭,然後對著李曌說道:“老師,吾去了。”

李曌聽到神農的話後就點點頭,然後神農就來到九龍天香輦之上,對著伏羲說道:“見過皇兄。”

伏羲對著神農笑著說道:“皇弟免禮。今日你功德已滿,吾特來迎接,咱們也好同去火雲洞之中修煉。”神農笑著點點頭,然後對著下方的軒轅說道:“皇弟,人族就交給你了,待皇弟功德圓滿之日,吾與皇兄再來此迎接皇弟去那火雲洞。”

當神農說完之後就直接坐上九龍天香輦,然後與伏羲一起去往三十三重天了,而李煜和老子女媧他們也都離開了,如今,李曌功德圓滿,也要回到蓬萊島了,而且因為有了精衛,李曌也有了要忙的事情。那就是教育精衛。

自此,人族進入了人皇軒轅的時代。

。頂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