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張璟知道五軍都督府裡面的勳貴人才少,但你真正見到他們時,卻不會有這感覺,因為人家從外表上面看,卻是一個賽一個的好。
想想也是,人家都是與國同休的勳貴皇戚,這麽多代選個良好的基因配種,外貌上面,哪一代會不好看?
而無論古今,人都是看臉的,以貌取人這話雖然難聽,卻也是事實,除非是識人的人精兒,否則見了這些勳貴,誰知道他們內心都是什麽心思?
這也就難怪真實歷史上,崇禎到死時,才明白大部分勳貴皇戚的真面目,甚至於選的南都的勳貴托付人,也都是有好皮囊,實則沒用的慫包。
恐怕,就是崇禎沒有猶豫,讓他的子嗣早早去金陵,南明也得被南都那幫多數都是軟骨頭的勳貴坑一波。
當然,這也不是說那些勳貴都沒骨氣坑人,起碼無論京師和金陵淪陷,也都有勳貴為大明盡忠的,只不過,相比較投降的,他們也只是少數。
到了五軍都督府衙門外,張璟手持聖旨,由他的老熟人崔應元,向守門的兵卒喊話讓五軍都督府的人迎接聖旨後,沒過多久,便見一堆容貌面相非常好的人,出來迎旨。
當先一人,乃是和張璟有過數年之緣,和張璟同姓的英國公張維賢。
“見過員外郎!”到了衙門外,那些勳貴外戚見到手持聖旨的張璟後,紛紛拱手行禮道。
不過,這些人可沒不會像其他人那樣稱呼張璟為國舅也爺了。
因為在場的不少人的家族身份背景,可比張璟厲害多了,要稱呼張璟為國舅爺的話,那無疑在說他們自己和家族不行,所以他們在迎接張璟之前,就已經相互之間約定好直接叫張璟官職名,稱呼他了,這樣的話,完全可以都給雙方留下緩衝余地。
張璟此時已經下馬,見到眾人如此行禮,連忙還禮道:“見過諸位!”
客氣程度上,張璟做得很謙虛,當然,不謙虛也不行,這裡面有的人,地位太高,根本不是他這個新進國舅爺惹得起的,人家能給張璟行禮,看得還是他手裡有聖旨,代表皇帝的使者而已。
否則,沒這聖旨,就別想他們親自出門來了,恐怕張璟想見到這些人,還得看這些人心情好不好,願不願意見他。
“閑話我也不多說了,陛下旨意在此,還請諸位隨我接旨!”張璟也不想和這些勳貴皇戚多說什麽,便直接進入正題道。
所謂言多必失,極其容易出現意外,故而,直接把事情辦完,最重要。
“香案等物已命人擺下,員外郎這就隨我去宣旨吧!”聞言,張維賢回道,而在他身後一眾人等,都沒敢吭聲。
“那就多謝英國公了!請!”張璟笑著示意張維賢先走道,而後他自己才跟著走。
之後,其他五軍都督府的勳貴皇戚,這才敢跟著二人進去。
見到這一幕,張璟心中暗道,真不愧是靖難勳貴之首,英國公家族在五軍都督府的影響力,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難怪英國公後人在兵事上不行,可依舊牢牢把握住京師兵馬的頭把交椅,就是皇帝,即使不喜英國公,也不得不重用他們,讓英國公家族世代執掌京營。
當然,對於張維賢,張璟雖然不覺得這家夥兵事上有什麽本事,似乎有些愧對了他執掌中軍都督府的職位,但張璟也不敢小巧他。
畢竟,這位英國公也許丟了先祖戎馬疆場,屢立戰功的本事,但在政治上,這位可是十分有眼光和實力的投機倒把者。
終究,張維賢可是與三大案都有牽涉的,而且,自他襲得英國公爵位以來,張維賢可是一直都能在各種政治鬥爭中都能身保,並且獲利很大。
最出名的便是移宮案時,張維賢可是在移宮案上出了大力的,當時朱由校被西李掌控,按理東林黨人根本沒任何理由奪走朱由校的,結果就是張維賢突然投靠東林黨那邊,然後以英國公身份和東林黨人一起,在魏忠賢等人的阻攔下,親自抬轎將天啟帝從乾清宮抬到文華殿繼承皇位。
即使後來閹黨崛起,在魏忠賢當政時,尤不能拿張維賢怎麽樣。
當然,張璟還知道,真實歷史上,後來天啟帝駕崩後,這位英國公也是瞧準時機,幫助崇禎帝即位的,這也是他能得到多疑的崇禎重用的原因。
所以張璟知道,千萬不能小瞧這位英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