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晚明之我是崇禎》第一百章 科舉大綱
入春之後的南京城顯得給外熱鬧,天下士子雲集南京城的盛況再次出現,不僅是大明朝南遷的原因,還有就是大明朝要開始金秋科舉了。

 所以很多學子都早早地來到南京城,開始拜會各家名師高官,拉攏人脈,以求在將來獲得更好的仕途出路。

 而且隨著大明禮部公布了金秋科舉考試大綱之後,大明朝南遷之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也算在一片期待聲中落地了,各種猜測都隨著大綱的公布而停止了。

 在禮部公布的大綱裡面,科舉取士的科目分為:進士、明經、明算、明法、明字、明醫六科。

 其中進士、明經、明法、明算、明字都沒有超出眾人的意料,這些都是傳統科目。

 自元朝之後,進士科已經獨霸朝堂,明朝也是如此,雖然有其它科目,但是進士科參加殿試,也就是所謂的天子門生,所以就掩蓋了其它科目。

 元朝甚至直接廢除了其它科目,隻取進士科,在明朝也基本如此,雖然還有明經等科目,但是學子們都會參加進士科,進士出身已經是讀書人的向往,而且進士科也是最難的一科。

 進士科以四書五經為范本,其中四書為《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為《詩》、《書》、《禮》、《易》、《春秋》,出題范圍不超過四書五經。

 但是備受推崇的理學名著,朱熹的《四書集注》卻沒有出現在進士科范本裡面,只是在公告中說明以四書五經為主,至於其它關於四書五經的集注之類的書籍,則是可以作為考生的參考。

 這個改變讓很多讀書人都意識到了,進士科要改革了,程朱理學獨霸朝堂的局面要改變了,這是皇帝陛下給其它學派留下了空間。

 如今天下讀書人,九成都是程朱理學出身,經過元明兩朝對理學的推崇,其它學派已經無法和程朱理學抗衡。

 看了這次考試大綱,程朱理學的考生雖然心中有些失落,但是也算滿意。

 雖然沒有明確《四書集注》作為考試范本,但是也沒有說不可以采用裡面的觀點,而且程朱理學的學子們都是以《四書集注》來解釋學習四書的。

 進士科的試題則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填經,也就是經文填空,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摘錄裡面的名句佳篇的一部分,將其中的一些詞語空出來,讓考生們填寫。

 填經對於如今的讀書人來說,其實是最簡單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白送的分數。

 第二部分考察對經文的理解,挑選出來一段經文,進行解讀。

 第三部分考察詩文,按照考試要求作詩。

 第四部分是策論考察,給出一個觀點,然後進行解讀,闡述治國理政的政策。

 進士科是學子們最熟悉的科目,尤其是第一部分考察填經,基本上沒有任何難度,這個時代的學子那個不是熟讀四書五經的。

 第二部分的經文理解,本來是沒有什麽難度的,但是這次考試不同了,因為沒有明確說明《四書集注》作為范本,那麽同一段經文,不同學派的解釋也就不同了,所以這一部分可能就要有區別了。

 第三部分的詩文也沒有問題,完全就是個人才學的考察。

 第四部分的策論才是最難的,分數最高的就是最後一部分的策論,這才是關鍵,也是各學派差異最大的地方。

 不同學派觀點對於治國理政的理解也不同,所以表述的思想也就不同,這就要看主考官和皇帝陛下的喜好了。

 至於明經考試,則是純粹考察經文的科目,考試以《論語》、《孝經》為主,加上九經的考察。《禮記》、《春秋左傳》這兩經被稱為大經。《毛詩》、《周禮》、《禮儀》這三經被稱為中經。《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這四經被稱為小經。

 明經考試分為三個級別,為通曉二經者,三經者,五經者,通二經者則是需要通曉大經一部,小經一部,或者是兩部中經。通三經者,則是通曉大、中、小經各一部。至於五經者,則是大、小經偕通。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考試,選著的不同,成績自然也不同,二經自然是沒有三經高,但是如果三經考試成績不理想,也不一定有二經考生好,這都是相對而言,至於通曉五經之人,大明朝都屈指可數,都是大賢了。

 明經考試的試題無論是二經,三經,還是五經,都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填經,也就是填空,考察學子對經文的記憶,第二部分則是經文理解,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對於進士考試,明經要簡單很多,尤其是二經和三經的難度完全無法和進士科相比,於是歷史上也出現了“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也就是說三十歲考上明經的都算老的,五十歲考上進士的都算年輕的。

 但是明經想要做到通曉五經的程度,那也是進士科無法企及的,所以考生大部分都會參考二經和三經,少有人參考五經。

 自元朝之後,進士科已經獨霸朝堂,也受到皇帝的推崇,於是就出現了不重視明經等其它科目的情況。

 尤其是元朝,甚至廢除了明經科,但是明朝還是恢復了,畢竟明經也算是對進士的一個補充,對於很多才學不出眾的考生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明算和明法,還有明字歷來都不受重視,主要原因就是皇帝看重進士出身的人。

 但是朱由檢則不同於其他皇帝,所以究竟是否還偏愛進士科,也是不確定的,於是這些冷門的科目,也有很多學子報考。

 明法考試的范圍為《大明律》,考試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填空,考察對法令的記憶。

 第二部分列舉一些具體案件,然後學子進行分析,根據《大明律》的法令進行處理判決。

 最後一部分則是策論,給出一個寬泛的題目,學子通過論述闡述治國理政的觀點,但是必須要圍繞律法這一思想。

 明算則是以考察《九章算術》為主,考試也主要是計算和解題,這個考試更像後世的考試,有點考察數學的感覺。

 明字,也稱為明書,是以《周辭》、《字經》為主,是最簡單的考試,主要看參考人員的書法和對文字的理解。

 這個時代沒有先進的印刷工具,加上朝廷官府很多公務都需要手書來處理,於是善於文字的官吏需求就非常大,記錄朝堂論證,皇帝起居,歷史典籍,公文整理等等,都是需要很多嫻熟的文字官員。

 最後就是明醫了,這個是全新的科目,朱由檢準備選拔一部分擅醫學的郎中或者青年,進入太醫院進行學習研究。

 隨著科舉考試大綱的公布,南京城頓時了起來,士子文人們紛紛開始討論這次科舉考試。

 但是皇帝陛下現在還沒有選定主考官,也成為了眾人談論的話題,畢竟主考官就意味著皇帝的態度,眼下江南東林人都在等著主考官的確定。

 科舉考試歷來都是每個朝代最重大的事情,這是為個國家選拔人才,所以絕對不能馬虎。

 朱由檢也是做足了準備,在考試人員上面一直都沒有確定,就是擔心作弊情況的出現。

 這個時代很多讀書人都喜歡拜會名師高士,尤其是來到南京的士子們,更是整日尋求著能夠拜會當朝官員,尤其是內閣三位大學士,前去拜訪的門貼都已經用框來裝了。

 朱由檢擔心出現作弊,這是他的第一次科舉,所有人都在看著,尤其是主考官,更是成為了眾多學子爭相拜訪之人。

 雖然朱由檢沒有確定主考官,但是可能擔任主考官的一些官員的府邸已經被學子們踏破了門欄。

 就在南京明朝公布科舉大綱的同時,在京城的滿清也迎來了一件大喜事, 那就是皇太后古特氏下嫁多爾袞,整個京城全部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滿清權貴和京城的漢官要全部參加朝賀,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這樣的舉動完全違背了禮樂之製。

 皇太后下嫁,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很多禮部漢官眼中,這簡直是就是大逆不道,但是每個人都想保住項上人頭,所以他們都竭盡所能地阿諛奉承,並且翻出一些典籍名句來解釋這是完全合乎禮法的。

 和滿清京城喜氣洋洋的場面不同,滿清在各路的軍事進展卻非常緩慢,這讓多爾袞心中非常焦慮,但是他現在還無法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打仗上面,而是需要迎合古特氏這個荒誕的女人。

 多爾袞內心也非常悲涼,他知道自己真的要成為後世史官的笑柄了,百年之後也不知道後世如何評價他。

 和多爾袞的擔憂不同,一心想要嫁人的古特氏反倒是非常歡喜,就等著嫁給多爾袞,讓她和多爾袞可以名正言順在一起。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晚明之我是崇禎》,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