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匪徒》第171章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郎君,奴不爭氣。”在王浩北上之時,懷有身孕的崔念奴給王浩生了個女兒。

  “男人才能決定女人生兒生女,跟女人沒有關系。我還告訴你個秘密,其實我更喜歡女兒。”王浩握著崔念奴的手非常嚴肅地說。

  “郎君……”雖然崔念奴並不相信王浩的話,她隻當是王浩在安慰她,但她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我說的是真的,我決定封女兒為流求郡主。”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王浩算是豁出去了。

  “謝郎君!只是封流求郡主的話必定會招來眾人的非議,還請郎君三思。”崔念奴再也不懷疑王浩的話了,王浩現在能控制的領土實際上只有流求北方,現在卻要將整個流求封給女兒,她趕忙替女兒推辭。

  “你以為你家郎君會困守在流求這一座孤島之上嗎?你也太小看你家郎君了,我的胸中可裝著你眼前的這片大海。”

  “奴相信郎君一定有一天征服任何想征服的地方。”

  “哈哈,我也相信會有這麽一天的。”王浩大笑道。

  “郎君只顧著高興,女兒現在有了封號,可還未取名,還望郎君給女兒取個名字。”

  “我的名字帶水,水生木,就叫王桗吧。”

  “謝郎君。”

  “放在王府的一群遼國女人,你可要小心防備,她們雖不敢作亂,但這群女人你可不能小覷,一個個可精明得很,如果素秋在這裡,說不定被她們吃得骨頭都不剩,你在這裡管著她們,我才能勉強放心。”

  “郎君,你這就是在說奴心眼多。”崔念奴嬌嗔道。

  “我可沒有這個意思,你不要亂想。”王浩趕忙解釋道。

  “奴知道,奴說笑的,奴一定會替郎君管好她們的。”

  ……

  在離開流求之前,王浩在王府接見了當地平埔族的代表。自從王浩在大佳臘築城之時,王浩的人便與平埔族有了交流,隨著王浩的勢力擴大,漢人與平埔族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也讓平埔族感受到威脅。

  平埔族此次前來是來試探王浩的,他們帶來兩份禮物,一份是金銀,一份是流求的泥土。

  “你們送來的這份泥土,我留下了,金銀你們帶走。”王浩顯然知道平埔族眾人的意思。

  “謝王爺。”

  “從今以後你們都是我開台王的子民,我會派人對你們人口和田地進行統計,在明年年底之前編入黃冊之人,享受與漢人同等的待遇,但必須承擔兵役的義務,但如果在明年年底之前還未加入黃冊者,將無法再加入黃冊,這個消息,我希望你能通知其他所有部落。”

  “王爺,不知未加入黃冊會有什麽懲罰?”

  “懲罰?當然會有懲罰,最少以後他們不會有機會再加入黃冊,也不會受到我的保護。”

  “是,王爺,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去通知流求的所有部落。”

  送走平埔族的代表,張濤輕聲問道:“平埔番有十多個部落,他們並不是一條心,並不一定全部會歸降於王爺,王爺應該及早做好準備。”

  “不是一條心才好,如果是一條心才不好對付,當然只要他們真心歸降於我,我一定會善待他們的,如果他們敢陽奉陰違,那就準備接受我的雷霆怒火。”

  “王爺常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為何還如此善待平埔番?”牛皋問道。

  “話雖如此,但只要他們能接受我漢人的文化,便是我華夏一族,下一步我會在流求建立學塾,

十歲以下的童子都必須入學學習漢文化,費用由官府來出,流求以後必須做到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整個流求上下一心,只要這樣,我流求在向外擴張之時才不會後院起火。”  “不知王爺準備下一步發兵何處?”張順一聽要打仗,立刻就興奮了起來。

  “我流求兵力太少,我要將陸軍在明年擴充到一萬五千人,其中步卒一萬,騎兵五千,水師更要擴充,戰船要在明年擴充到二十艘。步卒交給牛皋來負責,騎兵交給董先負責,而水師則繼續由張順來負責。”

  “是。”

  “劉柒,以後船塢開始建造沙船和福船兩種船隻。”

  沙船是大型平底帆船,在唐代就已經出現,而王浩提供的圖紙是經過改進之後的沙船圖紙,載重量從兩百多頓到一千二百多噸以上,而福船是王浩為水師準備的炮艦,王浩已經準備讓鐵匠開始鑄造火炮和火繩槍。

  “是,只是河伯船以後還繼續造嗎?”流求的造船廠現在由劉柒負責,而王義則已經回到了京師。

  “不造了,民間已經出現仿製的河伯船,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可向民間的作坊購買。”

  ……

  王浩回到京師之時,已經是宣和五年二月。王浩現在是失蹤人氏,不便露面,他回到京師之後,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學塾。現在學塾的教學雖然還在繼續,但牛皋等人的家人去流求之後,整個學塾有一半地方已經是空無一人,是個極佳的藏身之所。

  “牛二,你將我回到汴京的消息告訴子華,讓子華來學塾來見我。”王浩這次回來,隻帶了牛二一個人。

  “王媽媽哪裡是不是也要去通知一聲?”牛二問道。

  “暫時不用了,此事我自有安排。”王浩暫時不敢驚動家人,他這次回汴京是想將家人全部帶到流求去的,他在流求動靜越來越大,他的家人已經越來越不安全。

  王浩劫掠耶律延禧以及他在析津府的一系列動作,讓開台王的事跡,迅速已經傳遍整個朝廷,朝廷也開始重視起開台王,並且已經知道開台王是盤踞在流求的一群海盜,但讓王浩慶幸的是大宋朝廷現在並不知道開台王就是王浩。

  現在在汴京知道開台王身份的,除了王浩的家人之外,就只有王康知道,當王康聽說王浩的事跡之後,他真的被嚇到了,他沒想到王浩的膽子會有這麽大。但在冷靜之後,王康知道王浩已經不再是京師裡那個賣彩票的王浩了,而是名震天下的開台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