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一十二.舞台
  話說長安城,今天是冊立儲位的日子,辰時的時候,官員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開始往未央宮而去了,竇嬰也早早的出發了,看到滿朝文武大臣都略帶拘謹,隻有田`這個膠東王的舅舅非常的興奮,熬啊熬啊的,終於給熬出來了。現在外甥馬上就是太子,將來的皇帝,田`也是志得意滿,路上的官員紛紛給田`打招呼

  “田大人早啊。”

  “田大人恭喜恭喜”田`笑哈哈的回到

  “莊大人早”

  “田大人現在志得意滿,飛黃騰達之日可待,到時候別忘了提攜提攜”

  “哪裡哪裡,還需要莊大人多多照顧。”看到竇嬰的馬車過來,田`可不敢怠慢了,雖然田`人粗鄙一些,但是還是記得多虧了竇嬰的支持,劉彘才做上了太子之位,而且想坐穩太子之位,還少不得竇嬰大人的支持。

  田`匆匆上前,執禮甚恭“魏其侯,下官給您見禮了。”

  “原來是田大人,田大人早,田大人,不如同行如何”

  “那就打擾大人了”其實是竇嬰有話要交代給田`,田`不懂的朝堂的凶險,要是憑借外戚的身份,仗著太子的名聲胡作非為對太子來說也是一個大大的打擊。因此也要提點幾句“田大人,儲君新立,不宜太過招搖啊”田`不以為然,老子才熬出頭,你就潑冷水,但是也要表示謙遜“下官明白”田大人,在太子還沒當上皇帝以前,畢竟還是太子,雖然老夫鼎力支持,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田`一琢磨也對,但是心裡也不是個味。

  當鍾聲響起,殿前司馬傳話“入朝”大臣魚貫而入。景帝做在龍座上,看著大臣行禮跪拜“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愛卿平身”景帝的身邊的春公公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大臣心裡一陣腹誹啊,今天冊立太子,誰這個時候這麽不開眼上報事情。景帝滿眼的點點頭,幾乎微不可查然後徐徐說道“儲位懸而未決,以致人心惶惶,今朕欲立皇十子膠東王劉彘為太子,眾愛卿有何意見。”

  “臣等謹遵皇命”

  “好,宣膠東王劉彘入殿”

  “諾”春公公出去傳旨,其實太子就在門外,這個時候太子不可能在睡覺吧。“兒臣參加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宣旨吧”春公公拿出聖旨念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建立儲嗣,崇嚴國本,所以承祧守器,所以繼文統業,欽若前訓,時惟典常,越我祖宗,克享天祿,奄宅九有,貽慶億齡,肆予一人,序承丕構。纂武烈祖,延洪本支,受無疆之休,亦無疆惟恤,負荷斯重,祗勤若厲,永懷嗣訓,當副君臨。今皇十子劉彘體乾降靈,襲聖生德,教深蘊瑟,氣葉吹銅。早集大成,不屑幼志,溫文得於天縱,孝友因於自然,符采昭融,器業英遠,爰膺錫社,實寄維城,懿河間之不群,慕東平之最樂。自頃離明輟曜,震位虛宮,地德可尊,人神攸屬,式稽令典,載煥徽章,是用冊爾為皇太子。往欽哉!有國而家,有君而父,義兼二極,重系萬邦。何好非賢,何惡非佞,何行非道,何敬非刑。居上勿驕,從諫勿弗,懋茲乃德,惟懷永圖。用陪貳朕躬,以對揚休命,可不慎歟!欽此”煩煩瑣事的一大通,終於念完了。

  “兒臣靈智,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參加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劉彘人雖小,但是氣度不凡“諸位大臣平身,以後還要諸公多多指教。”“臣等不敢,

謝太子殿下。”境地愈發的滿意了。  “如今你已然為太子了,切不可在胡鬧了,自當好好學習,你現在是太子了,名字為彘實為不雅了,改為徹吧,以後就叫劉徹,讓宗人府登記造冊”“謝父皇”然後祭奠太廟告訴列祖列宗,整個大典才宣告結束,一代人皇,終於開始踏上了他的舞台。

  隨著臨江王劉榮的請罪身死,劉徹登上了太子的寶座,但是針對儲位的明爭暗鬥還在繼續進行,影藏在黑暗中的人還是在不斷的觀察並且隨時準備出手。

  太子的冊封典禮結束以後,景帝在未央宮擺了個家宴,並且把大小公主,王子,妃子都請了過來。

  竇太后也是在館陶長公主的攙扶下走了過來的。隨著菜肴全部上齊,景帝宣布家宴開始。劉徹成了眾人之中的焦點。

  劉徹端酒來到近前“孫兒以此酒敬奶奶,願奶奶長壽安康”竇太后心裡有些不太高興,但是也沒有表現出來,他看重的皇儲還是他的兒子劉武,一心的想要兄終弟及“彘兒,以後要像你父皇一樣當個好皇帝”“孫兒知道,謝謝奶奶”然後一飲而盡。又對景帝敬了酒,景帝勉勵道“切不可驕縱,當用心學習。”景帝會用剩下的時光把太子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皇帝。劉徹敬完酒之後回到了母親的王美人的身邊,畢竟現在還小,看到一臉愁容的南宮姐姐“姐姐你怎麽了,有什麽不開心的嗎?”“弟弟你長大了,以後不要在搗蛋了。你現在也是個大人了。”

  劉徹明白了“姐姐,我不要你嫁到匈奴去,我以後一定當個好皇帝,把匈奴人全部殺光,這樣姐姐就不用嫁過去了”南宮公主也是心裡難過。這個時候太監來稟報“魏其侯竇嬰求見。”

  “王孫也不是外人,速速請來。”沒多久竇嬰前來,後邊跟著10個太監駕著好幾口箱子。“臣竇嬰見過陛下,見過太后”“平身起來,來人給魏其侯安排座位。”竇太后此時發話了“王孫,你好久都沒進宮看我這個瞎老太婆了吧”竇嬰趕緊起身“姑姑贖罪,侄兒這不是帶著禮物給您來賠罪了嗎”

  “喲,我這個侄兒什麽時候也學會這招了啊,讓哀家好好的瞧瞧是什麽能入你竇嬰的法眼。”

  “竇嬰,箱子裡裝的是什麽,朕也很好奇啊。”

  “陛下都是寶貝,利國利民的寶貝。”一群皇子皇女也非常好奇的在猜測是什麽東西。“那你還不速速的拿過來。”竇嬰吩咐太監把箱子打開,全部是用絲綢蓋住的,讓人看不清楚。揮手讓太監下去。竇嬰揭開絲綢,全是白色的,不是銀子。上邊還有字。

  每個箱子竇嬰都拿了一本,給太后承上的是道德經,給景帝的四冊是四書。“陛下,太后你看看如何。”景帝開始翻閱這些書籍,越翻臉色越凝重,然後轉而是狂喜。而竇太后這邊,館陶長公主在給太后說“母親,這是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長公主給竇太后誦讀。”

  “怎麽如此輕便啊,不是竹簡也不是絲帛啊,而且如此之薄”“母親,確是一個字不少全在裡邊了。這個可是好東西啊。”老太后雖然看不到,她的感覺更準。

  景帝這邊狂笑“好好好”一連三個好字,然後說“這個從何而來,王孫速速道來”竇嬰娓娓道來“陛下,此物為紙,相信陛下看了之後,也發現此物確實大用。此物乃是萬年縣李家村金鵬所致”

  “這個我知道,是不是那個說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犯我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的金鵬”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此子能說出如此話語確實不凡,如此人才,王孫你還不早點上報朝廷啊。”

  “這小子竟然立志去當一個商人,好不容易侄兒才說服他的,然後他就給侄兒造出來了紙,侄兒這不立馬給姑姑您送來了。”“我說皇帝啊,如此大才當重賞”

  “皇兒知曉的,王孫,這個是怎麽製作出來的,所費幾何啊”“陛下,這個是造紙的流程步驟,請陛下過目。”

  “嗯?需要的東西是竹子樹皮?此子當可點石成金啊。但是這個字是怎麽弄上去的,字跡都一樣,應該不是書寫的吧”

  “這個微臣倒是知曉一些,家裡兩個不成器的還在竇傑還有竇仲和金鵬一起相處了半月有余,此物是印刷而成的,但是這個金鵬那小子沒有說,估計是想做印刷方面的,然後賺錢的”

  “這小子,四書五經還有經史子集都是聖人之言,怎麽能印刷獲利呢,王孫你去把這個方法要回來。不對,這個小子早就想到了這些了,要不然也不會讓竇傑還有竇仲看到的,看起來朕得重賞他了,不然用他的印刷術豈不是名不正言不啊”景帝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著笑個不停,不過金鵬這個人大家都記住了,尤其是南宮公主,這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陷入了沉思。到是太子劉徹上心了,因為他一直都想見見這個金鵬,尤其是今天看到這些書籍更堅定了他的信念,見金鵬。“明日上朝在朝堂上在讓大家商議一下賞賜,這些書籍每種你們都拿去一本,回家好好去研讀研讀。”

  “是,謹遵聖命。”大家歡天喜地的去拿書了,然後嘖嘖稱奇。“竇嬰獻紙有功,朕就不賞你了,還是讓太后賞你吧”“姑姑,您看賞賜點什麽給侄兒啊。”竇太后樂了“我賞你兩個大耳瓜子,多久都沒看哀家了。”

  “姑姑您下手輕點,侄兒這就領賞。”竇太后輕打了一下,說道“你啊你啊怎麽說你,都多大個人了還是小孩子習性。”“在姑姑您眼裡,侄兒永遠都是小的”一席話說的大家哈哈大笑,宴會也隨著竇嬰的插科打諢進入了。宴席散了之後,一群人隨著太后都走了,劉徹開始墨跡他的父皇了。

  “父皇,兒臣想見這個金鵬,把他召到長安來吧”“如果他想當官,竇嬰早就舉薦了,而且此人還太年輕還需要磨練一番才行,如果他想當官,在商場上磨練一番,也有好處”“但是兒臣想見他啊”“真拿你沒辦法,好了,別弄朕的胡須了。封賞的時候你隨著傳旨的太監一起去,如果果真這個人有大才的話,你可以多經常和他接觸的,對你也有好處。”兒臣知曉,謝謝父皇。話說拿回去書籍的皇子皇女誰不認識幾個人啊,因此僅僅過了幾個時辰,書籍就被人所熟知,金鵬的名字又一次的進入大家的耳朵,一些有心人也開始關注起他了。但是紙張所帶來的影響卻愈演愈烈。

  巍峨的長安城是大漢的政治中心,未央宮確實決定天下大小事務的地方。隨著入朝聲的響起,大臣魚貫而入,分列兩班之後,三叩九拜然後就開始處理國家事務了,不過今天和以往有些不同,有些眼睛尖的大臣就發現今天的陛下心情好像不錯,一直樂呵呵的,臉上一直掛著笑意。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現在還真沒什麽大事,除了太子立儲一事現在也已經解決了。至於外戚的封賞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們寸功未立很難得到高位。所有早朝也沒人去拿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去觸怒景帝的眉頭。今天大家都沒什麽事,那麽朕有。來人,把書籍給諸位大臣都看看。

  太監一次把書籍分發給大臣,每人一本,還好都是秩比千石的大臣才有資格入殿奏事,不然書籍還真不夠呢。諸位看看這個書籍怎麽樣。到底是千石的大官,眼光還是有的。竇嬰早就知道,但是當一個好托不容易啊“陛下洪福齊天,紙張出世真乃祥瑞降臨,臣恭賀陛下”竇嬰這馬屁拍的啪啪響啊。 不過一點都不過分。於是馬屁聲滾滾而來,整個朝堂都成了歌頌大會了。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但是還是有不少眼光更長遠的大臣出班奏到“陛下,此物確實利國利民,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點也不為過。但是不少造價幾何,能不能讓人用的起。”

  “整個朕可以給你說,其實都是用竹子樹皮粟米杆製成的,愛卿覺得造價幾何啊。”滿堂皆驚,這個哪有什麽造價啊,簡直隨處都可以取材製作啊。“既如此,臣等無異議”

  “好了,眾位愛卿也都看到了,也都覺得不錯,那朕就給大家說說,這個紙是萬年縣的金鵬製作出來的,大家來議一議怎麽封賞此人,為了造這個紙,魏其侯也出力了不少”後邊一句話大家也就明白了,這個金鵬是竇嬰的人,大家就不要去打擾他了,還有就是封賞不能輕了,本事就是一件大好事,還是竇嬰的人,封賞重一點沒關系。

  經過不斷的磨嘴皮子,當然也是在封侯的問題上產生的,要知道想封侯是多麽難的一件事情。雖然侯爵有20級,但是想晉升除非是軍工或者貢獻巨大。但是考慮巨大的影響力,還是封在了徹候的下邊關內侯。這個可是第二高的爵位了。

  而且還有封邑,都在討論當中。隨著朝堂討論的結束,景帝命人起草聖旨,準備頒發。散朝的時候,景帝也沒有把書籍收回來,而是讓大臣們都拿回去,這個也是一種宣傳嗎,隻有大家都看到他的好處,才能讓人覺得封賞不為過。

  太子蠢蠢欲動啊,終於有機會去見見金鵬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