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燕起東方》第75章 東胡之戰
  秦開看著眼中帶著誠懇之色的姬複,想了想說到:“太子謬讚,臣治軍之能與上將軍相差豈是毫厘?”

  “將軍休要謙虛,將軍大敗東胡,不僅收回我燕國故地,還向前拓土千裡,比之趙武靈王,也是絲毫不弱!”

  “太子此言大謬!”

  姬複看著秦開臉上嚴肅的表情,不像說笑,也停止了咄咄逼人的懷疑,問道:“將軍此話何意?”

  “太子所說錯誤有二:錯誤之一是將臣與武靈王相比,武靈王之文治武功,非臣可比;其二是大敗東胡其實並非是臣之功。”

  對於第一點,姬複其實心裡是認同的,畢竟一個是趙國的王,一個是燕國的邊將,本來就沒有可比性。再者,趙武靈王可是不僅向北擴地,打服了北方胡人,還滅掉了中山國……要知道,滅一個存在百年的國家的困難程度要遠比將胡人趕走難度大太多。……至於姬複剛才所說,只不過是為了捧一捧他罷了,誰知道還碰了個釘子,秦開居然不領情。

  對於秦開所說的第二點,姬複倒是有些驚訝,謙虛也不用謙虛到這種程度吧,居然連這個功勞都否認了。……不過,姬複也不急於對他的話表示懷疑。

  “將軍所言,複實在不解,大敗東胡難道不是將軍率軍取得的勝利嗎?”

  “確實如此,但卻另有隱情!”

  姬複詫異的看著秦開,等著他解釋。

  “其實這些燕王都是知道的,太子難道沒有耳聞嗎?”

  姬複聽了秦開這一問,一臉尷尬,心說,我這取而代之佔了這具身體,雖然恢復些他的記憶和能力,但關於這些事情竟是沒有絲毫印象……真不知是‘附體’綜合征,還是這具身體原本的主人本來就對這些漠不關心。

  “複原來頗多荒誕,於朝政上不太關心,所以……”姬複有些尷尬的說到。

  秦開心中想到,果然如此,否則,也不會問如此白癡的問題。

  “太子容稟,只是此事說來話長。”

  “將軍但說無妨,複有的是耐心!”

  秦開看著姬複正襟危坐,露出聆聽之狀,於是開口講起了他的故事:“那時,臣正值舞杓之年,當今王上在趙武靈王和秦惠文王的幫助下復國。那時,是燕國最衰弱的時候,要仰仗趙國和秦國才能保存國家。燕國北方的土地被東胡人侵佔,東胡人也時常侵擾我燕國邊境,燕國和東胡時有戰事發生。”

  秦開的眼中充滿了對過去的回憶:“那是的燕國,經過了內亂以及齊國的破壞,國力也大不如前。雖然憑借邊關的城池以及百姓效命,使得東胡不能向內侵襲,但是長此以往將不利於國力的恢復,於是王上乃派臣與其他貴族子弟質於東胡,並許諾給予他們財貨,與其交好。所以從那以後,東胡由於得到臣等為質,王上給予的財貨也讓他們滿意,所以邊境恢復了平靜,王上趁此求取良才,發展國力,修養生息。”

  “臣等本以為一輩子就呆在東胡,沒有什麽指望,故而也就認命了,和東胡人友好相處,學習他們的語言,隨他們到處遷徙。……只要燕國能夠安穩,我們做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上天垂憐,給了我們回到燕國的機會。在東胡為質十幾年後,有一天,臣暗中聽到一個震驚的消息……東胡王的大軍被趙武靈王擊潰。東胡是和樓煩和林胡一起進攻趙國的,本想獲取巨利,沒想到主力軍隊被擊潰。”

  “東胡王率殘兵回來後,其實力大損,

東胡內部以實力為尊,故而有幾個沒有參與那場戰爭的中等部落實力得到保存,不服東胡王的命令,發生了叛亂,東胡王在那場叛亂中被殺,東胡內部權利_之爭更為激烈,幾個較大部落實力都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小部落則人人自危,……東胡陷入動亂。”  “臣探聽到這個消息後,暗自記在心裡,認為這是我燕國的一個機會。於是在一次販馬途中,臣悄然脫離隊伍,逃了出來……天佑我大燕,臣正好遇到我燕國巡邏的士兵。”

  “臣說明身份以後,被帶去見王上。臣將東胡損兵折將,發生內亂的消息告訴王上,希望王上趁此機會發兵收復失地。”

  “當時我燕國已經休養生息十幾年,軍隊已經練成了十幾萬,正想要用實戰練兵,所以王上同意出兵。”

  接下來秦開突然激動起來:“但是,臣萬萬想不到,王上竟然將此重任交給剛剛回來的微臣。於是臣被王上拜將,北擊東胡。”

  “臣對於東胡的地形以及勢力分布都有很深的了解,所以臣率領十萬大軍輕而易舉的就找到東胡的一個勢力進行廝殺,全殲敵軍。其他的東胡人由於沒有統一的首領,組織不起來像樣的反擊,故而東胡人一路北逃,而臣率領人馬尾隨他們向北追去,不但收復故地,還為我燕國拓土近千裡……終不負王上所托!”

  姬複聽了也是震動不已,沒想到破東胡過程居然如此曲折和簡單。

  “此次攻擊東胡我軍傷亡幾何?”

  “兩千余人。”

  “為何如此之少?”

  秦開詫異的看了姬複一眼說到:“胡人之患,在於其飄忽不定,比我靈活,臣熟知地理,故而能夠攻其不備。此外,除了第一場算作一次小仗之外,其余時間基本沒有遇到抵抗,與行軍無異。”

  “將軍之意,胡人不足為患?那為什麽將軍不趁機滅了他呢?”姬複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東胡人也好,匈奴也罷,所依仗著,無非騎兵之利!其余兵器也好,紀律也好,皆不如我中原各國軍隊。故而不論臣回來不回來,我燕國丟掉的土地都會在國力恢復後重新奪回來,臣回來,不過是將這一過程提前,並借其內亂將損失降到了最小!……所以,東胡人不過是芥蘚之患,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麽大的影響。”

  “至於說滅了他們,那也是不可能的,如趙武靈王,也不過是重傷了他們罷了。臣所帶之兵步兵居多,追之不及。再者,北方苦寒,不生物谷,佔之無用。”

  姬複聽了,明白過來這個時代人們的想法了……與後世歷朝歷代不同,北方的這些馬上民族並沒有對中原造成太大的威脅,各國一直保持著高高在上的態度。各國全力在中原爭鋒,對於這些馬背上的民族的態度就是你乖乖的就不理你,要是不聽話,就打服你。……至於滅了,可能性不大,一是被打殘後,他們總是向更北方休養生息;二是,諸侯各國不稀罕北方苦寒之地,沒有爭霸中原吸引他們,他們總是想著向南發展,因為那裡的氣候更適合居住……所以他們都修建了各自的長城防禦這些時不時犯賤的馬背上的民族,以少量的軍隊就能達到這一目的,至於大部隊,自然是各國混戰。……雖然,燕國現在還沒有修長城。

  所以,基於此,此時的中原人並不把打敗這些馬背上的民族當做什麽了不起的功勞,秦開的態度就是這一事實的最好證明。

  至於太史公寫的時候頗多筆墨去寫匈奴的厲害,寫李牧,秦開的勝利,可能是因為那時匈奴統一了北方,實力大增;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漢代的開國之君劉邦的‘白登之圍’,以後幾代國君都有‘談匈色變’,實行和親政策,屈辱一甲子之年以上,國君只能以仁義,……若不是出了個劉徹,那麽漢朝將不如前朝多矣,也許就沒有漢族這個稱號了。

  所以,太史公筆下,戰國之時,才將馬背上民族視為威脅。……一句話,太史公想當然了,他寫的是漢朝對匈奴力量對比,與戰國之時並不符合。

  換句話說,戰國隻時雖然有些國家對內不行,但對外,最終的結果從來都是勝利的!

  而漢朝,由於劉邦又行分封,雖然順利的佔有了天下,使得天下姓劉,但是力量分散,沒有凝聚力,內部動亂不已,所以反而不如佔有一隅之地的戰國時各諸侯國有力量。

  綜合分析,也就是說秦開之所以敢逃回來,不怕東胡人報復燕國,一是因為東胡處於衰弱期,二是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他相信打敗東胡不成問題……畢竟,他逃回來其實就是和東胡撕破臉皮差不多了……果然,燕國也沒讓他失望,恢復過來國力的燕國軍隊在他的帶領下輕松的掃平了北方。

  “如今朝鮮已經剛剛被將軍打服,不足為慮,只是不知,十幾年過去,東胡那邊怎麽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