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昏君》第204章 冊封大典祭祀宗廟
 燭光下,張婉兮容顏俏麗難言,李柷不禁心猿意馬起來。

 有一件事李柷一直想不明白,現代美女有很多,哪怕是化妝品修飾出來的美女,沒有一個如古人這麽美的。

 不止是張婉兮,就連杜芳盈這樣的女孩,放到現代也足以秒殺一線女明星。

 而張婉兮跟是美得不似人間之物,她的肌膚雪白中透著一絲豔紅,長長的睫毛下一雙漆黑的眼睛靈動至極。尤其是她甜甜的一笑,驚心動魄,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

 燕窩粥很快端了上來,張婉兮衝李柷微微一笑,細嫩的小手接過碗裡的燕窩粥。

 李柷一時間恍惚起來,他有些分不清這瓷碗和張婉兮的小手那一個更白一些。若是此生一輩子都能牽著這雙小手,夫複何求。

 難怪敗家子說過,自從見到杜姑娘以後,其她的女人就跟垃圾一樣。

 其實朱友能原話是第一眼見到杜姑娘,老子就感覺別的女人就跟一坨屎似的。

 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每個人都羨慕的生活。以前李柷也羨慕,他也想過,七十二妃不敢說,十個二十個的最少得有。

 可他現在有些不確定,他感覺只有張婉兮一個人足矣。

 立政殿是新建的宮殿,氣派奢華,地板下面留有一條條的煙道。殿外燃著石炭,熱量經煙道傳到地板上,然後再往上散熱,屋子裡溫暖如春。

 窗戶也全部是用玻璃打造,遮有大紅色的窗簾。若是白天,拉開窗簾,陽光能灑滿半個屋子。

 人太多,李柷想跟她說些貼己的話兒都不可得,寒暄了幾句,隻好依依不舍的離去。

 正月初八,寅時剛過,李柷在太監的服侍下已經起床。大紅色的龍袍,由金絲織成的金龍點綴其中。龍袍的縫製都是取自江南一帶的名家之手,手工縫製的龍袍很是合體。

 草草用過早膳,宮女便給李柷梳妝打扮,梳頭洗臉,沐浴更衣。

 嶄新的龍袍,因是冊封皇后,如民間嫁娶一樣,李柷胸前還帶著一朵大紅花。

 立政殿,胭脂水粉、鳳冠霞帔,宮女們都在忙碌著給她們的皇后娘娘梳妝打扮。

 宮女遞過來一張口紙,張婉兮雙唇輕抿。紅豔的口紅,精致的妝容,望著鏡子裡美似天仙的皇后娘娘,梳妝的宮女忍不住讚歎:娘娘您真美。

 張婉兮莞爾一笑,冰雪都能消融。雲鬢花顏金步搖,珠佩清脆,宮女扶著張婉兮起身離開立政殿往承天門而去。

 百官早已雲集宮門外,寒冷的清晨依舊掩蓋不了大臣們臉上的興奮。冊封皇后,預示著大唐未來的延續。

 臣子們臉上個個洋溢著笑容,藩鎮使者們陸續而至。寅時三刻,宮門打開,兩排侍衛立與兩側。

 皇家大道紅毯鋪地,車粼粼,馬蕭蕭,冠蓋相望,羽旄飛馳,好一派壯觀景象。

 晨鍾暮鼓,承天門鍾鼓喧天,絲竹震耳。各方官員齊聚,兩側侍衛莊嚴肅穆。

 黃羅蓋傘,李柷牽著張婉兮的手,在侍衛隊的簇擁下,緩步步入承天門。

 群臣三拜高呼萬歲,帝王帝後緩步登承天門石階,至丘頂。?李柷與張婉兮回身招手,群臣起身,然後再跪,山呼陛下萬歲,皇后娘娘千歲。

 李柷感覺志得意滿,尤其站在這承天門高處,有一種氣吞山河,俯視天下的感覺。張婉兮也一樣,這個帝國權利中心最大的兩個人此刻緊緊偎依在一起。

 接著有為在李柷下面拿出一份詔書,布告天下:

 門下,天下之本。張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內,恆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聖情鑒悉,每垂賞歎,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

 文武百官,告示天下,恩澤四海,母儀天下!……

 接著群臣再次跪拜,山呼皇帝萬歲,皇后千歲。

 李柷這個帝國老大在接受各方朝拜之後,要在國賓館大擺宴席,以至筵席紛陳,長達數裡,款待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臣。

 這次冊封皇后大典辦的隆重而奢華,紅毯鋪地數裡,動用侍衛兩萬人次。尚食局邀約自民間廚師,共同擺宴招待群臣。

 貢酒玉液,美味佳肴,使者們何曾嘗過如此美味了。這次冊封大典帶給藩鎮使者們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朝廷已經雄壯於此。

 不同於以往,這次冊封大典加了一項不會記入史冊的禮儀,禮炮。

 煙花禮炮爭相燃放,聲震數裡隆隆聲而不絕,聞者無不臉上變色。幸虧李克用他們這些大藩王沒有派使臣前來,否則必被嚇得屁滾尿流。

 而那些小的藩鎮使者,早被驚的魂飛魄散,臉色大變。

 張婉兮感覺自己幸福至極,這什麽冊封皇后大典再隆重對她來說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她感動的是李柷,李柷為她做的這一切。一件小小的細節上都能體現出這個皇帝的細心,比如她聽宮女說陛下為了給娘娘一個盛大的冊封大典,特意去了火藥作坊研製出一種白天燃放的震天雷。陛下知道娘娘怕冷,特意命令工坊建造立政殿的時候,在地下鋪了煙道。

 還有一些小事不勝枚舉,皇后娘娘愛吃甜食,立政殿點心不可斷。皇后娘娘喜歡花草,就命內侍省將鮮花擺滿立政殿。

 而這些李柷從沒有說起過,他只是在自己不經意之間讓人給悄悄的做好了。

 冊封大典很快結束,因為接下來還要祭天。

 古人祭天可是大事,當年朱溫極力阻撓李柷祭天,就是怕延續大唐國祚。

 古人對迷信深信不疑,他們認為祖先能夠庇佑大唐。禮部就是乾這個的,先是去圜丘祭天,禮儀繁瑣而隆重,李柷很快就不耐煩起來,他一臉的不悅。

 有時候皇帝並不能為所欲為,比如說這個時候,李柷恨不得將禮部這群狗官摁地上爆錘一頓。可禮儀還得兼顧,拜天拜地拜鬼神,凡是他們認為有靈性的東西,哪怕是一塊石頭,皇帝也得跟著參拜。

 圜丘,一般都設置在京城南郊,設祭壇。鬼知道禮部那群王八蛋閑著沒事乾整出這麽多規矩來,好不容易李柷哭喪著臉拜完了各路鬼神,回京後還要祭祀祖廟。

 這祖廟可馬虎不得,大唐國本。供奉的可都是大唐歷代帝王,自高祖李淵起,二十位帝王靈位挨個祭祀。

 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一套流程下來,李柷想死的心都有,王八蛋才想祭祀。

 然後就是在燎爐內焚燒祝帛,算是燒給先帝們的信吧。太廟東西方各有一座黃磚燎爐,是專門為焚燒祝帛而設。

 禮部官員絞盡腦汁,將祝帛上的文字寫的密密麻麻。李柷看了幾眼,只見上面寫的祝詞晦澀難懂,這些大儒文人,總喜歡引據經典,然後故意寫一些生僻難懂的詞意來顯示自己的學問高深。

 按理說李柷應該念完祝帛上的祝詞,然後才是恭恭敬敬的將祝帛扔進燎爐焚燒禱告。

 李柷本就累成狗,今晚是他洞房花燭夜大喜之日。你們這群王八蛋還這麽折騰自己,不由得怒從心頭起老子才不管你寫的什麽東西,他看都懶得看,直接扔進了燎爐一把火完事。

 禮部幾個隨從官員面面相窺,均覺皇帝未免太過輕浮,但宗廟這種嚴肅場合又不敢多說。

 李柷隻對太宗李世民、唐憲宗李純、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還有他爹昭宗李曄認真的拜了拜,其他帝王靈位甚至是高祖李淵他都匆匆帶過。

 因為李柷拜的這幾位帝王都是他所佩服的,尤其是太宗李世民還有宣宗李忱。

 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自不必說了,他是李柷的榜樣。而這位宣宗李忱與自己頗有相似之處。

 大唐很長一段時間皇帝的廢立都是宦官說了算,李忱登基以前就是個小昏君,二傻子一般的人物。宦官們都覺其傻容易控制,於是扶持其登基為帝。

 誰知道李忱登基第二天, 確切的說是第一天就完全變了個人似的。處理政務井井有條,批閱奏章一絲不苟,整頓吏治,限制皇親和宦官,將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對外關系上,擊敗吐蕃、收復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復河湟,這是安史之亂後,唐對吐蕃的重大軍事勝利之一,人稱小太宗。

 宣宗李忱正是靠著假癡不癲裝傻衝愣騙過了所有人,這點與李柷騙過朱溫如出一轍。要命的是李忱為帝後任賢臣唯用,武力擊敗吐蕃,可謂大功一件。

 李柷看著最後一個牌位‘聖穆景文孝皇帝’不僅長歎一聲,這是他老爹昭宗諡號。

 昭宗其實算得上是位好皇帝,怎奈生不逢時,最後落得慘死的下場。

 李柷恭恭敬敬的給老爹牌位跪了下來:“阿耶,柷兒已殺了朱溫替你報仇了。咱們朝廷如今已經今非昔比,孩兒不敢有絲毫懈怠,終有一日,孩兒會將這為禍百年的藩鎮給清除乾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