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昏君》第119章 炭石
  “水根,這裡這麽乾,又是光禿禿的,哪裡會有水。”二蛋不想幹了,他想偷懶。

  “咱們來都來了,挖挖看吧。你要知道,這裡地勢高,咱們要是在這挖出水,便能引到萬夫村,咱們洗衣做飯喂牛飲水便方便的多。”水根在勸著眾人,隨著萬夫村的擴建,引水問題越來越突出。

  一般村落都是依水而建,可萬夫村開始只是作為民夫們的臨時據點。這裡離著礦山又近,隨著房屋越建越多,許多人開始給家裡寫信想舉家遷來。到時候這裡牧牛放羊,在養些牲畜,僅靠幾口井有些不便。

  於是眾人又開始開挖,‘當啷’一聲,二蛋的鐵鋤挖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來。

  “這是什麽?”旁邊水根注意到了,他撿起那塊黑乎乎的石頭看了看。

  “看,下面還有!”又有人叫了起來。

  二蛋是個粗神經,對於未解之事有他簡單的看法:“一塊破石頭而已,有什麽好看的。”

  “這不是石頭,這是石炭!”那人又叫了起來。

  “亮子,這是啥?”水根不知道石炭是什麽。

  你叫亮子的家夥大喜道:“水根哥,這東西可是寶貝。能當柴火燒,而且燒一夜不滅。要是能用這個煉銅,可比柴火好用多了!”

  冶煉銅礦需要大量的木炭和木柴,周圍山上的木頭差不多都被砍光了。這玩意兒要是能代替柴火,當真是一件大喜事。

  “你是說真的?”水根驚問道。

  二蛋還是不相信,他嗤之以鼻:“扯卵蛋,沒聽說用石頭還能燒火的。”

  亮子看向二蛋:“敢不敢打賭,這東西要是能當柴火,你給我當下人讓我使喚一個月。”

  二蛋想了想:“好,若是不能燒火,你也給我當個奴仆。”

  亮子又掄起鐵鋤又挖了幾下,然後附下身撲倒土裡:“是,露天石炭,到處都是!”

  潘大愣意氣風發,皇帝待自己真是不薄,這黃陵山一片熱火朝天。

  “潘指揮使,指揮使!”

  正在巡邏的潘大愣被一陣叫聲叫住,他回過頭,看到幾個民夫跑了過來。

  亮子氣喘籲籲,懷裡捧著一堆黑石塊,上氣不接下氣的道:“潘指揮使,這是我們在禿子嶺發現的。”

  潘大愣看著這些黑漆麻烏的玩意兒:“這是啥東西?”

  亮子在懷裡捧著:“這叫石炭,可代替木炭和柴火。”

  “啥?”潘大愣顯然也覺得匪夷所思:“你是說這些石頭能燒火?”

  水根相信亮子,他點了點頭:“是的,這玩意要是培在爐子裡,可晝夜不熄。”

  看到潘大愣還是一臉猶豫,亮子趕緊道:“不瞞指揮使說,我爹下過炭井,我知道這東西。”

  潘大愣有些相信了:“真有這麽神奇,那禿子嶺還有多少這玩意兒?”

  亮子看著手裡質地堅硬的石炭:“指揮使一試便知,據小人觀察,禿子嶺下面應該都是。”

  現在潘大愣正為燃料的事發愁,煉銅所需燃料甚巨,尤其某些步驟必須用木炭。所以他們雖然守著巨大的銅礦,產量還是有些跟不上。若這石炭當真如此神奇,倒是解決了燃料問題。

  “好,待俺試試。”潘大愣帶著他們去了夥房,讓手下提出來一個土爐。爐子裡正燃著柴火,上面放著一鍋水。

  臨近中午,兵卒和民夫們都回來休息。好奇之下,立刻有許多人圍了上來。

  石炭雖然稀缺,但不乏識貨的主兒。

有人認了出來:“亮子,你從哪兒弄來的石炭?這可是好東西呀,要是有了它,咱們煉礦可就更簡單的多了。”  旁人就問:“這石炭是什麽東西?”

  那人道:“石炭就像是木炭,可比木炭燒的持久,火頭也大。這玩意兒了不得,填進爐子裡,一宿不用添柴。”

  旁人不服氣:“你怎知道,世上哪有這東西。”

  那人生氣了:“我怎不知道,我以前下過炭井,這玩意兒在地深之處,我曾在八丈深井挖過這玩意兒。”

  眾人立刻哄笑起來,顯然沒人相信八丈深的地方會有這東西。但也有人出聲支持:“深井之中確有此物,俺也挖過。”

  於是眾人相信了,潘大愣心中也信了幾分:“好,今日俺倒要看看這石頭究竟有何蹊蹺。”

  漢代用煤作為燃料。河南鞏縣鐵生溝西漢冶鐵遺址和鄭州古滎漢代烘范窯出土有煤塊和煤餅。采煤技術在這一時期已發展起來。一般是沿露頭挖掘,但也常開鑿直井。

  晉人薛綜說,曹魏時武安城有深八丈的煤井。南北朝時稱煤為石炭。

  而禿子嶺這裡的煤顯然屬於露天煤礦, 由於地理變化沉積在地表淺層的煤炭層,可通過直接露天采掘煤礦。

  柴火燃燒的很旺,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音。亮子將懷裡的石炭扔進了土爐裡,不多時火焰漸熄。

  潘大愣一看:“這什麽玩意兒,連根火苗都沒有。”

  旁邊有識貨之人喊到:“指揮使莫急,等會火苗就出來了。”

  果然,不到一盞茶時分,爐子裡的炭火開始發紅冒起火苗來。

  眾人大喜:“看看,出來了,紅了紅了,原來石頭也能燒火。”

  潘大愣更是被驚呆了,這玩意竟然能燒火。而且不用砍柴,不用燒柴悶炭,直接從土裡挖出來就能燒。

  亮子找來一個橐龠,對著土爐開始吹風,不多時那土爐越燒越旺,就連爐壁都變得通紅。

  橐龠,一種鼓風器。

  山東滕縣出土的漢朝冶鐵畫像石中就有橐的畫面,它有3個木環、兩塊圓板,外敷皮革而成。拉開皮橐,空氣通過進氣閥而入橐;壓縮皮橐,橐內的空氣通過排氣閥而進入到輸風管,最後再進入冶煉爐爐中。漢朝冶鐵的技術得以大幅度地發展,與橐的動力的改進有密切的關系。鼓風器本身即皮製的橐,大概應至唐朝及宋朝年間。

  潘大愣驚呆了,不止是他,圍觀的吃瓜群眾們也都驚得呆了。

  二蛋搭著水根的肩膀:“水根,這,這東西真能燒啊。”

  水根:“別忘了你讓他使喚一個月。”

  二蛋:“……”

  潘大愣揮手大叫:“快傳京師,告知天子有此神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