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昏君》第197章 吵翻了天
 如果在京城列出一個人,誰最囂張,那麽答案毫無疑問是朱友能。

 如果在京城列出一個人,誰比他更猖狂,那麽這個人就是李柷。

 昏君和敗家子似乎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他們的相遇注定是一場絢爛的火花。

 有錢不是能使人快樂,而是非常快樂。

 含元殿,

 “朕決定在京城由朝廷出面建立學堂,東城、西城、南城、北城,至少要建立十二所。學堂,免取學費,管一頓午飯。”

 這是件好事,可好事未必能夠獲得群臣們的支持。

 “陛下,開設學堂固然是好事一件,然這需要大量錢財支撐。國庫雖有積蓄,恐也是杯水車薪吧。”沒想到最先反對的是張文蔚。

 確實如此,戶部確實有些錢,但還不至於敗家的份上。現在無戰事,一旦開戰,戶部那點可憐的家底根本不夠開支的。

 開設學堂先是要建學校,招聘教書先生。再就是書本、教材、中午管飯的話還要考慮食宿。

 別看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可如今百廢待興,什麽都得從頭開始。

 單單這造紙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造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還不算,還有印刷筆墨,這些都需要錢。

 這些放在現代來說都是極其簡單的事,工廠化作業筆墨紙張源源不斷。而在大唐,每一張紙每一支筆都是需要花費大量財力支撐的。

 “朕不管,沒錢那是你們戶部的事,學堂必須建!”李柷說的斬釘截鐵。

 群臣議論紛紛,這麽大一筆開支,朝廷哪有那麽多錢。

 “陛下,臣以為張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議。”獨孤損跟著說道。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不行,朕這學堂是建定了!只有人人讀得起書,識得了字才能明事理。只有明事理才能為我大唐江山社稷出力,朕知道會很難,以目前朝廷的能力有限。可朕已經決定了,學堂,必須建!”

 張文蔚歎了一聲,他怒道:“陛下可知這學堂一年的開支可裝備五萬鐵騎啊,五萬啊!眼下藩鎮依舊虎視眈眈,諸藩王對朝廷陰奉陽違。他們把持地盤上的軍事,政務。屢屢拒絕朝廷派駐官員,藩鎮不除,何以興我大唐!”

 李柷也拍了桌子:“除了藩鎮又怎樣,將來我百姓不識丁,平民不知理,這樣的大唐又如何振興?張文蔚,朕心意已決,誰敢再勸,朕摘了他的官、罷了他的爵!”

 李柷極少發這麽大怒氣,以罷官相脅這是頭次。

 沒想到這群臣極為硬氣,偏偏有幾個不怕死的。

 中書舍人封不用站出來:“陛下不想如何振我軍威,而舍本求末開學堂,臣以為不妥!”

 翰林學士劉煒也跟著道:“陛下此乃有違天道,臣不敢苟同。唯有平藩才可言學,此時建學堂言之過早!”

 “孔林何在!”李柷對著大殿大喊。

 孔林站了出來:“陛下。”

 李柷指著封不用和劉煒:“傳旨,免去封不用中書舍人一職,著令為複州刺史。翰林學士劉煒,年老德邁,朕準其告老還鄉!”

 群臣大驚,皇帝這是要玩真的了。接連免去兩位朝臣的官職,一時間整個含元殿大嘩。李柷冷著臉,不給任何人面子。

 天子金口玉言,下旨罷了兩名朝臣的官職,剩下的大臣終於安靜下來。

 群臣也知道,李柷是為我大唐振興而努力。可藩鎮不除,終究是個禍患,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

 有人主張學堂可以開,可不能免費,朝廷實在無力承擔這麽大一筆費用。

 “陛下,這學堂可以由朝廷開辦。可不能免費,僅洛陽城恐學童不下十萬,這麽大的開支,無論如何咱們也擔不起啊。”張文蔚又道。

 “是啊陛下,若是全面免費,朝廷著實養不起啊。”崔遠也跟著說道。

 “不行,朕西山琉璃廠、鹽場、開元櫃坊,所有的盈利都可以拿來維持學堂開支。朕寧肯少五萬鐵騎,也不能耽誤了孩子上學!”

 開設學堂不是投筆錢就能完事的,這就是個無底洞。因為每年都有學子入學,可李柷咬著牙,還是要建。

 今日的朝堂吵翻了天,天子執意如此,群臣都無可奈何。最後張文蔚一咬牙:“好,陛下若是建學堂也可。八十萬貫錢的冊封皇后大典,縮減到五十萬。”

 張文蔚知道李柷最看中的就是皇后的登基大典,本來連李柷私房錢一共投了八十萬貫。除了登基費用,還有修建皇后寢宮。

 他拿這個威脅李柷,若是能剩下三十萬貫,倒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朕給你七十萬貫,封後大典僅十萬貫足矣!”

 群臣一聽又是大驚失色,眾人都知道李柷為了皇后登基大典不惜花巨資。可沒想到他為了修建學堂,竟然封後大典都不顧了。

 看來學堂在皇帝心中是多麽重要了,群臣自知再勸無用,最後隻好妥協。

 朝廷布告在群臣的反對聲中發了出來,洛陽城十二所學堂同時修建,明年五月份開學。

 但凡適齡兒童年滿八歲均可入學,孩子的學費由朝廷承擔。書本、墨筆、皆又朝廷提供。中午管飯,成績優異者,還有封賞。

 一時間洛陽城炸開了鍋,自三皇五帝以來,就沒聽說過這種事,上學不花錢。

 即使這樣,有些百姓還是不想讓孩子去。因為十幾歲的孩子也算家裡半個勞動力了,但有一條又讓他們無法拒絕。

 那就是朝廷管飯,別小看這區區一頓飯,在這個時代會讓所有人趨之若鶩。

 百姓都是一日兩餐,吃糠咽菜。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家裡孩子多,那就是一張張吃飯的嘴啊。

 要是去學堂就好了,能在家剩下一頓飯。一頓飯對於窮苦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意義非凡,一時間報名者雲集。

 張府,張文蔚散朝以後心情很糟,張婉兮看出不對勁:“爹,又發生什麽事了?”

 “唉,女兒。你的冊封大典沒那麽風光啦。陛下將大典耗費八十萬貫縮減為十萬貫,剩下的錢要去開什麽學堂。”

 “爹這是好事啊,女兒才不在乎奢靡的封後大典呢。”

 張文蔚愣了一下,他沒想到自己的女兒竟然沒反對:“可,可十萬貫啊,那這登基大典是得多寒顫。好歹你也是大唐皇后,朝廷皇家臉面何在!”

 “爹你怎地如此糊塗,開設學堂是為我大唐培養人才。你看看杜姐姐在她的郡主府開的學堂,女兒看到那些孩子跟著先生學了很多東西。他們懂得了什麽是禮儀,什麽是忠君,什麽是愛國,他們全都是大唐的未來啊。”

 “大唐的未來,”張文蔚仔細的咀嚼著這句話:“嗯,或許是女兒你說得對,唉……”

 臘月二十八,馬上就要過年了,京城沸騰了。

 肉香,京城到處炊煙嫋嫋,肉香撲鼻。

 豬肉,已經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

 這些肥豬人們學會了閹割,人們發現閹割後的肥豬長勢奇快。

 有些有頭腦的,留著種豬,等著下崽。現在一隻小豬仔的價格比成年山羊還貴,就這還供不應求。

 養豬業,不知不覺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裡。

 繁榮的養豬業帶來的是廉價的豬肉,這種豬肉又香肉又多。而且沒有膻味,豬肉逐漸成為百姓過年必備的一道美味佳肴。

 還有就是許多布莊的老板,他們血賺。

 開元櫃坊貸給他們的款使得他們生意做的很大,年關百姓家家戶戶都會添置一件新衣裳,這些布匹老板瞅準時機發了個大財。

 李柷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火藥作坊對外出售煙花,煙花成為這個節日的一大奇觀。

 京城許多富商大賈,他們賺了錢,就為湊個熱鬧。於是都去火藥作坊買些煙花來慶賀,從臘月二十八晚上開始,就有人開始燃放。

 夜市更是燈火通明,寒冷的天氣人們的熱情不減。

 臘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大年了。

 李柷卻沒有閑著,他召見了勸農使韓鄂還有戶部侍郎張文蔚。

 “張文蔚,朕問你。這十二所學堂大約需要多少錢?”

 張文蔚想了想:“陛下,坦白說,錢不是問題。看百姓報名人數是臣多慮了。這十萬學童不是一下子報名的,按照適齡童來看,今年只有不到四萬人報名。可是陛下這糧食,朝廷不夠了,只能動用軍糧。”

 李柷皺了皺眉頭:“怎會犯如此低級錯誤。 前些日子你們在大殿和朕吵翻了天,害得朕罷免了兩位朝臣。現在你來跟朕說錢糧不成問題,你這個戶部侍郎是幹什麽吃的!”

 張文蔚擦了擦汗,當日確實他們算錯了。洛陽城登記在冊的孩童約十萬人,包括所有大臣都以為會有十萬人入學。殊不知達到八歲入學條件的不過四萬人左右,這樣朝廷壓力一下子減輕了一半還多:“是臣糊塗,可還有一點,首先紙張筆硯奇缺,再就是管飯,以戶部存糧來看,怕挨不到明年初秋,你只能動用軍糧了。”

 “朕就是招你二人商量此事的,哪怕動用軍糧,也不可斷了學堂的食宿。韓鄂,紅薯還有玉米除了留作種糧外,還能拿出多少?”

 韓鄂躬身道:“還能有四五萬石吧。”

 “拿出來,給學堂,不能餓著這些孩子。至於筆硯紙張,朕來想辦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