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昏君》第101章 監軍
  依附朱溫的那些朝臣太多了,他們許多人實屬被逼無奈。例如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各部官員,若全部追究的話,整個朝廷體制可能癱瘓。

  這些官員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朱溫掌權時他們迫於形勢幫著處理了很多政務,比如官員任免,詔敇頒布,無不奉梁王之命。

  然今天子登基,皇權回歸正朔,誰知道陛下會不會問罪。這一旦龍顏怪罪下來,將不知有多少官員人頭落地。若要更廣的牽連起來,更是不知多少人跟著倒霉。

  為避免大臣疑慮,李柷頒布詔敇,朱全忠謀反一案諸臣皆不受牽連,隻除首惡。

  除監察禦史蔣殷、諫議大夫趙殷衡、門下侍郎吳夜桂等幾人宮外處斬,其余諸臣皆無罪。

  如此一來眾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李柷之所以不再追究余黨,就是想盡快穩住朝廷局勢。

  葛家軍大破神武軍,俘虜兩萬余人,河州、鄭州、汴州、陳州、衛州、許州等皆歸葛家軍地盤,朝廷勢力大漲。

  可形勢依舊不容樂觀,朱溫倒台,他勢力范圍內的諸將如張歸厚張歸霸兄弟倆,朱友珪朱友璋等人的地盤紛紛脫離朝廷統轄,實際上形成了各自的小藩鎮。

  但總的來說朝廷終於脫離了藩王要挾,李柷實地統轄的范圍並不大,可他是正統天子,各地藩王紛紛上書慶賀天子誅滅逆賊朱全忠。

  晉王李克用,現在所有的藩鎮中屬李克用實力最大了,此人也將是將來朝廷最大的一個心腹大患。

  朱溫伏誅的消息傳遍了四海,各地藩鎮著實被這個小皇帝雷厲風行的能力嚇了一跳。看不出幼帝竟然這麽厲害,不動聲色間竟然將實力最大的朱溫給搬倒了。

  魏州,楊師厚部。

  李柷擒住朱溫的事早已傳遍天下,楊師厚在魏州大營是坐臥不安。

  “楊將軍,咱們下一步該當如何?”參將(參軍事)賈文清問道。

  楊師厚也不知該如何決斷,是繼續歸附李克用,還是就此歸順朝廷。

  他一直佔據著魏州,歸降後李克用還是將他放在魏州,目的是為了招降更多朱溫部下。讓人覺得投降李克用你還會享受和以前一樣的待遇,李克用並未派監軍使安插進來,意思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但李克用沒想到的是朱溫會這麽不堪一擊,竟然被皇帝給滅了。

  朱溫一滅,皇權正統,那魏州楊師厚就危險了,李克用現在最擔心的也是好不容易歸順自己的楊師厚會突然翻臉又歸順了朝廷。

  另一名參將易水寒頗有智計,深得楊師厚信任。易水寒對眼前局勢看得非常透徹,他勸道:“楊將軍,李克用終歸是藩王,勢力再大也不是大唐正統。以梁王如此勢力,竟都被天子舉手而破,可見當今陛下非同小可,眼下唯有歸順朝廷是為上上之選。”

  楊師厚何嘗不想歸順朝廷,可他得罪過李柷,當下將洛陽之事跟眾人說了:“我得罪過天子,恐一旦招降為陛下所嫉啊。”

  易水寒搖了搖頭:“楊將軍多慮了,身據末將所聞就連天下第一才子都歸順了朝廷,想來天子非心胸狹窄之人。為君者若無胸懷天下的氣魄,怎麽能如此輕易搬到梁王。看這天子聖禦上的詔敇,陛下仰太宗遺風,豈不聞當年太宗明鏡得魏征。”

  當年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謀士,他數次諫言李建成想辦法對付李世民,可李建成並未聽從。後玄武門兵變,李世民不但沒有怪罪,反而重用魏征,

使其成就千古明相。  楊師厚心中一動,雖然愛妾之事與皇帝脫不了關系。但冤有頭債有主,侮辱他愛妾的是狗賊朱全忠。想到這裡,楊師厚下令道:“來人,獻降書,我楊師厚願歸順朝廷,以天子為效忠爾!”

  李克用部,大唐河東監軍使張承業就在李克用大營。

  歷史上最後一個肯為末唐效忠的忠臣竟然就是這個老太監張承業。朱溫建梁後,他始終尊奉著“天佑”這個年號,對大唐王朝念念不忘;始終擔任著“大唐河東監軍使”這個職務,矢志不渝要複興大唐帝國。他心懷夢想,期盼有朝一日能夠再次回到闊別已久的長安、洛陽……

  昭宗天複三年,朱溫對宦官血腥清洗,不但將長安城中的宦官斬殺殆盡,而且以昭宗的名義,向各藩鎮頒發聖旨,要求將藩鎮的監軍太監全部殺死,並且限期傳首京師。

  這些宦官本就是送到各個藩鎮做監軍的,藩王們巴不得早日除掉這些死太監,一時間整個大唐腥風血雨,為禍百年的宦官專政終於在朱溫手裡終結。

  張承業為人寬厚仁慈, 為眾將所敬佩。當時李克用駐守晉陽,張承業十分恐慌,自知命不久矣。

  李克用也十分同情這個老太監,於是他想一個辦法,從死囚牢中找了一個年老無須的男子,砍了頭破了相,將人頭送往長安抵數,這才救了張承業一命。

  《新五代史》記載:晉王憐承業,不忍殺,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業,複為監軍。

  此時張承業得知天子李柷誅滅了逆賊朱溫,心中歡喜實在無以言表,他對李克用說道:“晉王,然今天子已將賊首朱全忠擒拿,大唐回歸正朔。晉王身為大唐臣子,理應獻出降表,歸順朝廷。”

  李克用對這位老太監非常敬重,但讓他歸順朝廷那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唯唯諾諾道:“監軍使,非是本王不肯,實則下面諸將不滿,此時日後再說吧。”

  張承業歎了口氣:“唉,晉王既有此打算,我也沒什麽好說的。我只求晉王開恩,容我回到洛陽能夠見上天子一面,也算是死亦無憾了。”

  李克用一驚:“監軍使要走?”

  “我已年邁,留在這軍中也中不上什麽用了,我隻想著啊,有一天能夠回到洛陽,面見天子。告訴陛下,臣沒有辜負先帝的期望,蒙晉王不棄,讓我在軍中這許多年,可我老了,就想回到天子身邊。”

  其實他這個監軍使不過是掛了個名字,李克用敬佩張承業的為人,他想了想道:“既然監軍使有此想法,那本王這就派人將監軍使送回洛陽。”

  PS:推書《貞觀太上皇》。

  感謝雷雲洛打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