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昏君》第二百五十章 絲綢之路
《大唐昏君》這部電視劇拍的著實太爛,網上吐槽聲一片,唐玄宗和楊貴妃被人罵成了狗,號稱2018爛片之王。

 這當然不是李柷所關心的,他最關心的是博雅國際。網上看到工商注冊信息都很完整,在國內也有這幾次競拍成功案例,李柷放心了不少。

 李漼拿著玉佩走了,去了博雅國際拍賣行。李柷這次來收獲甚大,首先蒸汽機全部資料他搞定了,還有就是水力發電、冶金、采礦、五金製作、甚至是生活用品他都搜了大量的資料足足裝了一大箱子。

 “婉兮,咱們該回去了。”李柷拍了拍箱子說道:“有了這些寶貝,咱們回去可以讓大唐步入工業時代。”

 在這裡沒有人伺候,沒有前呼後擁,張婉兮反而戀戀不舍起來:“陛下,這裡生活真好。只是,你這麽聰明,原來是從這裡學的。我,我……”

 “想說什麽你便說罷。”

 張婉兮抬起頭:“能不能把長安也帶過來,讓她在這裡上學堂,學本事?”

 李柷猛地眼前一亮,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對啊,把長安公主弄到現代,讓她來這裡上學,長大後把她送回大唐,還有將來自己的兒子,都可以在現代上學,接受文明教育。

 就跟自己一樣,接受現代教育,然後回到古代為所欲為。

 “好啊,朕不但讓長安過來,以後咱們的孩子都讓他們來上學。”

 張婉兮大喜,如此一來,大唐可保萬世基業真的不是做夢了。

 回到大唐,立政殿內婉兮已經痊愈,李柷帶來了一大堆的研究資料。要命的是這些資料都是簡體字,那麽還會面臨另一個問題,怎樣把這些簡體字資料改成繁體的。

 “有為,去把李保國給朕叫來。”回到明安殿的李柷看著這一大箱子資料發愁中。

 午時,李保國入宮,滿臉興奮之色。還沒等李柷開口,他便興奮的道:“陛下,廣元子從琉璃廠傳來利好消息。咱們的鋼筆墨水研製成功,也就是說,咱們除了鉛筆還有就是這鋼筆墨水能用來書寫了。”

 鋼筆和鉛筆的製造成功,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卻在悄無聲息的改變著大唐的生活。

 首先鋼筆和鉛筆便於攜帶,更利於書寫,再就是可以節省紙張。

 要知道毛筆寫字不但速度慢,而且字體也大,這不是比書法。科研、草圖、記錄都離不開書寫,鋼筆的便攜性和鉛筆實用性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好,以後朕批閱奏疏就用鋼筆。保國啊,朕又得了一些書籍資料,這些資料都是我大唐的瑰寶。裡麵包羅萬象,冶金、鋼鐵、造紙、釀酒、采礦、發電、農業、乃至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只是這些東西都是來自海外,而海外小國文字與我大唐各不相同。幸而也有共通之處,只是他們的文字更簡介,所以保國啊。朕讓你找一些通譯人員,講這些資料通通給朕翻譯過來。”李柷指著那一箱子各種資料說道。

 李保國吃了一驚:“陛下,這麽多資料,臣又不懂這海外語言,如何翻譯的了?”

 李柷微微一笑:“無妨,此國乃是自東漢末年濱海百姓為躲避戰亂,他們坐船出海流落海外孤島。不知因和機緣巧合得此天書,這才研究出各種先進文明。他們的文字出自中原,與我們大同小異。朕再給你一本字典,你不懂的字可以從這本字典上尋找答案。”

 幸虧箱子裡還有一本新華字典,上面寫著簡體繁體注釋。李柷教會李保國怎麽用這幅字典,然後依照字典上的字體便可以將這些資料全部翻譯成大唐繁體字。

 有了這些資料,大唐遇到的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含元殿,李柷很久沒上朝了,今日早朝喜事是一件接著一件。

 “陛下,科舉制度已盡完善,各地選拔出來的學子不日即將入京。還有,此次科考一算科為主,明科為輔,各地也紛紛開設起算科學堂。”

 “陛下,還有京城各學堂也都將算科加入主課程。只是這些教書先生自己也不太懂算科,幸虧印刷司印製了不少算科書籍,這些先生也是邊學邊教授學生。這還要多虧了陛下那些天子門生們,教書先生們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去請教那些天子門生。”

 “還有,陛下,西域各國國王、各部落首領紛紛上書要求大唐在西域重建都護府,由大唐出面解決各部落之間的紛爭。如此一來,咱們大唐便可以重現貞觀開元之輝煌。”

 “陛下,臣也有本要奏。如今洛陽城開始大批湧進一些胡商,京城更是多出了幾家胡姬酒樓,據說生意不錯。陛下,咱們應該盡快建立起四方館。這四方館逛置人員,以《永徽律》為基準,約束這些外國人。”

 群臣你一言我一語,說的都是些喜事,李柷越聽越高興,大唐終於開始慢慢恢復了。

 首先這算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類似於現代的理科。算科可是大唐科學技術的人才,再就是西域各國的歸附。

 西域各國如今都是一盤散沙,互相爭鬥不斷。他們急需一個強大的力量來平衡各方勢力,如今以大唐為尊。若是大唐在西域成立都護府,這些各族部落便以大唐馬首是瞻,也能避免互相爭鬥。

 還有就是京城來了不少胡人,甚至波斯、西亞人都開始往京城行商。唐初,大唐都是以《永徽律》來約束這些外國人。

 大唐是一個從不崇洋媚外的國家,對待外國人犯法一律絕不姑息。《永徽律》的制定,使得這些外國人在大唐都恭恭敬敬規規矩矩。

 還有就是四方館,京城設置的四方館專門處理外國商人之間的各種糾紛。四方館隸屬鴻臚寺,為外國人的辦事衙門。

 大唐禁止人才外流,卻大力吸引外國人定居。凡是外國人入我大唐,皆免去十年賦稅,這在唐初便已經開始了,所以才會有大量外國人選擇來定居。而你要出國,沒有官府同意就是偷渡了,當年唐三藏去印度,就是屬於偷渡性質。

 李柷非常高興,這喜事是一件接著一件:“好,朕決定重開絲綢之路,與各國通商。此事交給裴樞來處理吧,朕要大唐重現開元之榮耀!”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裡。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遊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四處活動。

 絲綢之路沿線有許多中國政府檢查站,檢查進入唐帝國的旅行證。此外,

 很快,官方發布告令,鼓勵民間商人重開絲路。凡是經絲路經商者,開元櫃坊皆低息貸款,你可以攜帶茶葉、瓷器、絲綢等經絲路與各國通商,官方也派出自己的馬隊。

 此次絲綢之路李柷派出的官方馬隊由許一京帶領,馬隊浩浩蕩蕩,攜帶大量瓷器、茶葉、玉器、絲綢等一路向西。

 許一京,原禁軍偏校。他的祖先就曾走過絲路,到了他這一代,對重走絲綢之路更是充滿幻想。所以李柷布告一出來,他便四處活動上書願主動帶人去。

 通過沿著絲綢之路的陸上貿易和海上航行的海上貿易,唐人能夠獲得並獲得許多新技術,文化習俗,稀有奢侈品和當代物品。

 從歐洲,中東,中亞和南亞,唐朝獲得了時尚,新型陶瓷和改進的銀匠技術的新思想。唐人也逐漸采用國外的凳子和椅子概念作為座位,而中國人事先總是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

 在中東地區,*世界癡迷並大量購買中國商品,如絲綢,漆器和瓷器。唐代,中國的歌曲,舞蹈和樂器在中國開始流行。這些樂器包括雙簧管,長笛,小型塗漆鼓。在朝廷上有九個音樂合奏代表整個亞洲的音樂。

 李柷不但開了絲路,還繼續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如今大唐經濟實力強大,所以李柷想著要造船,船隊下西洋與沿海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李柷還延續唐初時設立的管理對外貿的機構是市舶司。

 唐朝時設置的市舶司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設置的管理對外貿易的官署。

 市舶司管理的就是海路,四方館管理的是絲路,李柷要將大唐的輝煌傳遍四海。

 轉眼半年時間過去了,一切都在按照當初預想的一樣,大唐經濟在騰飛,人口在發展。

 此時的立政殿大門緊閉,張茂帶著一隊侍衛荷槍實彈守在殿外,而那些宮女太醫們則焦急的等在殿外,因為李柷有令,任何人不得擅闖,否則格殺勿論。

 實際上,李柷早就帶著張婉兮遁了,江城市婦幼保健院。李柷又來了,這次的主治醫生還是那個人。

 那醫生見了李柷嚇了一跳,李柷這個人渣,這才剛過去多久,他又帶了一個女人來生孩子。現在的年輕人真不懂的自愛,再看看這個漂亮的孕婦,醫生真在替她惋惜,可惜了這麽好的姑娘,怎麽就遇到了這麽個人渣呢。

 上次李柷帶杜芳盈來,醫生都以為杜芳盈是李柷老婆。這才沒過多久,李柷又帶了張婉兮來生孩子,這不是人渣是什麽。

 但醫生的職業道德讓他不能去關涉他人生活,醫生只有唉聲歎氣的去產房給張婉兮接生。

 不同於以往,這次李柷是以土豪的身份來的。因為他給李漼那塊玉佩拍出了兩千六百萬的天價,可以這麽說,李柷現在是土豪,身價千萬大土豪。

 單間早就預定好了,這次張婉兮生產果然平平安安,剛進入產房不久護士便出來了。

 李柷心裡默念著他能想到的各種神仙,觀音菩薩、大羅金仙、玉帝、如來、龍王、雷公、電母、孫悟空、耶穌阿門,保佑我這次能得個兒子以繼承我大唐基業。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護士出來說了句:“李柷,恭喜你老婆生了個女兒。”

 李柷腦袋‘嗡’的一聲,又是個女兒!

 他本來並不重男輕女,可沒有兒子,誰來繼承自己將來的大好江山基業。

 還有張婉兮,她更是日夜盼望能生個兒子。偏巧這次又是個女兒,且不說那些大臣,恐怕太后又會逼著李柷納妃了。

 誰知道那護士接下來慌忙又道:“對不起對不起,李柷先生,您老婆生的是個兒子,我剛才口誤。兒子,是個兒子!”

 “什麽!”李柷大吃一驚:“你們不會抱錯了吧?”

 他看過報道,不少醫院都有錯抱孩子的先例。

 那護士一個勁道歉:“實在對不起,這產房就您老婆一個人,絕不會抱錯的。是個兒子,剛才我說錯了。”

 然後張婉兮就被推出來了,剛出來,張婉兮就笑眯眯的看著李柷:“是個兒子。”

 李柷慌忙抱起孩子,只見這孩子濃眉大眼, 尤其是孩子的耳朵輪廓線是扁扁的,和李柷一模一樣。雖然說是剛出生,可鼻子眼睛似極了李柷,就算是抱錯了,一眼也能看出是李柷的孩子。

 “兒子,哈哈,是朕的兒子!爺爺,我有兒子了!”

 李漼更是滿臉高興:“好好好,重孫兒,我的重孫兒。”

 最開心的應該是張婉兮了,母憑子貴,若是沒有兒子,她這個皇后終究當的是不踏實。如今有了皇子,自然就會是太子人選。最重要的就是,那些討厭的臭大臣們就不會再沒完沒了的讓李柷納妃了。

 張婉兮雖然不反對李柷納妃,可誰不想只有兩個人白頭偕老。她也開始理解李柷為什麽不肯納妃,原來這個時代是要一夫一妻的。

 因為是順產,張婉兮恢復的很快,而且她住的是上好的單間。李柷還雇了三個月嫂,二十四小時輪番伺候。只是,孩子起什麽名字還沒想好,這次李柷決定請他爺爺給起個名。

 .。m.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