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桀宋》第五百九十章 華夷之辯
蛇姬退下之後,宋王偃隨即宣楚國的左司徒屈原覲見。

 為了表示對屈原這位大賢的尊敬,宋王偃特意出到禦書房的外面,左顧右盼,直到見著屈原的面,宋王偃這才露出了一張笑臉,迎了上去。

 “哈哈哈哈!屈子,多年未見,汝一向可好?請!”

 宋王偃是盛情難卻,一把攙住了屈原的胳膊。屈原受此感染,不由得眼圈一紅,感慨萬千地道:“多謝大王惦念。”

 宋王偃隨之將屈原請到蒲團上,與他對席而坐。

 “屈子,汝剛剛回到驛館不久,鞍馬勞頓的,寡人這便召你入宮,不會太過冒昧吧?”

 “大王言重了!承蒙大王召見,屈原實在是不勝榮幸。”

 一切都如同宋王偃想象中的一模一樣,自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後,楚國國力大跌,楚王熊槐的雄心隨之飽受打擊,漸漸偏於安逸,漸漸的疏遠了依舊銳意進取,意氣風發的屈原,轉而寵信靳尚等讒臣。

 屈原失去了熊槐的寵信,風光不再,威望隨之一落千丈。曾經的屈原的盟友,諸如令尹昭陽、上卿昭魚等人都是老狐狸,處事圓滑,他們固然想要變法強國,但是得不到楚王的支持的話,絕不可行,故而屈原的盟友們都疏遠了他,屈原現在可謂是光杆司令一個,政令不通。

 楚國持續了數年的屈原變法,隨之宣告終結!

 現在的屈原,可以說是極為落寞而不得志的。而今宋王偃還是如此禮遇屈原,怎不讓他感激涕零?

 “屈子,對於汝的遭遇,寡人深表同情。”宋王偃一副哀其不幸的模樣,說道,“楚王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雄心壯志,親小人而遠賢臣,自甘墮落。寡人知道屈子忠君愛國,但是你身在郢都,隻怕無法一展抱負!”

 “屈子,寡人欲拜你為上卿,參議國政!請屈子萬勿推辭。”

 屈原聞言,還是搖搖頭道:“多謝大王的好意。但是屈原為楚人,又為楚王室之旁系,熊氏後裔,當一生事楚而終。請王上見諒。屈原並非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之人,屈原的一生已經奉獻給了楚國!”

 “若是有朝一日,宋楚兩國之間爆發大戰,大王欲讓屈原置之於何地?屈原自己又應當如何自處?”

 聽到這話,宋王偃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氣餒,或者是惋惜的神色,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一般。

 繞是如此,宋王偃還是頗為不甘心地道:“屈子,不知在汝的心目中,個人、家、國與民族,孰輕孰重?”

 “大王,恕我直言,吾竊以為,應當以國為先,民族、家次之,個人為後者。”

 “屈子果真坦蕩蕩。”宋王偃讚許地看了屈原一眼,又道,“不過寡人卻不這麽認為。屈子憂國憂民,這一點值得讚許,無國何以為家,無家何以為人?同樣的,無民族何以有國?何以有家?何以有人?”

 “故而,寡人認為,民族為重,國家次之。”

 “願聞其詳。”屈原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宋王偃頷首道:“屈子應該知道,在國還未出現以前,先有的民族。民族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上古時代,我們的先祖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源於華胥,直到炎帝、黃帝之時始有華夷之辨!”

 “無論是楚人、宋人、秦人、趙人等,俱是炎黃之子孫,華夏之後裔。雖有國別之分,但我們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屈子,你學富五車,知識淵博,應該知道天下列國都是一脈相承的,故而無論是秦國、宋國、趙國、楚國,天下列國之間所發動的戰爭,從最初的爭霸,變成為兼並,直至現在天下僅存的九個國家,無一王不欲一統天下!”

 “自周平王東遷以來,整個天下已經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戰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多了一片廢墟,天下黎民百姓,無不渴望和平的到來。”

 宋王偃鄭重其事地道:“所以寡人想懇請屈子,留在朝歌,為宋國的大一統,為天下的和平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華夏源於華胥,伏羲為華胥氏之子。華夏也稱“夏”、“諸夏”,又稱“華”或“諸華”。是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先人,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從漢朝起該族稱漢人。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華”又稱“中夏”!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製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遊平原的土地上。

 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遊;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

 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狄相區別。

 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遊,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余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

 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為充實邊疆,準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屈原還是一如既往地堅定的推辭道:“大王盛情,然屈原惦念故國。今宋國如當年的霸主魏國一般,氣吞山河,一統天下之端倪已經出現,若屈原此時置故國而不顧,轉投宋國,豈非不忠乎?”

 “諸夏為一家,列國為同胞,然則這麽多年過來,列國的風俗、文字、度量衡和貨幣等等早已截然不同!屈原亦是渴望天下能得到安寧,海內可以歸一,無有戰亂,但是屈原為楚人,斷不可置自己的國家和君主於不顧的!若是有朝一日,宋楚兩國大戰,屈原恐怕無地自容耳!”

 “唉,屈子你……”宋王偃一臉的失望之色。

 雖然早就知道屈原這個死心眼的家夥不會輕易屈服的,但宋王偃的心中還是抱著一絲期冀的,奈何屈原的連連推辭,將他內心僅剩的一點希望都打破了!

 “也罷。人各有志!”宋王偃搖搖頭道,“屈子,汝可聽說過我們宋國的商山學院?”

 “略有耳聞。”

 屈原頷首道:“據說宋國的商山學院,又稱科學院,其性質頗似齊國的稷下學宮,卻又不盡相同,許多方面都是大相徑庭的。”

 “不錯。商山學院為我大宋的最高學府,所設立的五門學科,有哲學、數學、醫學、化學和天文地理學這五大學科。哲學一道,與稷下學宮無異,數學則是算術,醫學之通達醫者之學,化學為方士之學,天文地理學則是博古通今,研究各地之山川河澤之學!”

 “屈子,現在商山學院那裡正有一場辯論會,不知屈子感興趣否?可否陪同寡人一道前往商山學院?”

 “屈原正有此意。”

 “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