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桀宋》第六百一十二章 亡國之君
“王上欲出兵伐趙,助中山國復國乎?”蘇秦吃完了燒餅,又接過一側的內侍遞過來的絲帕擦了擦手和嘴角,又詢問道。

“不錯。趙滅中山,已無後顧之憂,國勢已成,寡人絕不可再縱容趙國強大下去!蘇秦,寡人找你來,是想跟你商議一下,此番伐趙,可否聯合燕、齊兩國之軍,聯軍伐趙?”宋王偃頗為遲疑地道。

“隻要條件允許,完全可以。”

“需要何種條件?”

“王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各國之征戰,無不是在牟取利益。隻要價碼開得到位,不愁燕齊兩國不加入伐趙之聯軍當中!”

“蘇秦,依你看,要什麽價碼,齊王和燕王才會同意?”

“燕、齊為我宋國之附庸國,奉王上為宗主,年年朝貢,歲歲入朝,然畢竟自成一國,其兵力不為我宋國所用也。為伐趙之計,臣請王上與燕、齊二王相約,瓜分中山之地,宋取一半,燕、齊各取四分之一,兩國必須出兵六萬,以助宋國平定中山之地!”

“善。”

宋王偃又要開始耍手段,耍流氓了。

姬厝帶著一輛馬車,和一隊十幾個人的隨從,狼狽逃到了朝歌。這些日子顯然都是風餐露宿的,中山王姬厝衣衫不整,面黃肌瘦的模樣真是讓宋王偃啞然失笑。

亡國之君,大抵上就是姬厝這般落寞的模樣吧。

緊接著,宋王偃又在宮中設宴,好好的款待了姬厝一行人,並當眾許諾,幫助中山國復國,把姬厝和眾人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沙丘宮。

宋王偃高舉手中的酒爵,笑容滿面地道:“來,諸卿,咱們敬中山王一樽!”

見到宋王偃如此熱情,中山王姬厝著實有些受寵若驚,忙不迭地舉起桌案上的酒爵,點頭哈腰地道:“謝大王盛情!”

“請!”

“請!”

隨即宋王偃與姬厝共飲一爵酒,群臣隨後便是伸開了寬袖,掩面而飲。

姬厝現在確實是落魄得很,真的是孤家寡人一個。他之所以落得一個國破家亡,眾叛親離的下場,與他以前的所作所為是脫不了乾系的。

中山王姬厝,應該是中山國的歷代國君當中,除了中山武公之外,最有名的中山王。

姬厝好大喜功,好虛名,當年公孫衍發起的五國相王,魏、趙、韓、齊與中山,欲共同抗秦,中山國以一個“千乘之國”的身份相王,齊國極度不樂意,認為中山國小國寡民,不足以與自己並駕齊驅,共尊為王,故而出兵討伐中山國。

最後中山國還是在趙軍的幫助下,這才打退齊軍的進攻的。

趙王雍當時放棄了王的尊號,但姬厝老大的舍不得,其人可見一斑。不過時年姬厝二十一歲稱王,血氣方剛,倒是不足為怪。

伐燕擴疆戰爭勝利之後,中山國進入歷史上空前的極盛時期,中山王厝十三年(公元前315年),為祭祀先王功德,命相邦司馬Q,擇燕吉金,鑄鼎、鑄以彝壺”。

在鑄造的這組大鼎和方壺上鏤刻銘文,記其功業,謳歌先王,銘記燕國“臣主易立”“而亡其邦”的教訓。王厝時年29歲。

本來這個倒霉的亡國之君是輪不到姬厝的,他算是一位野心勃勃,銳意進取的君主。歷史上的姬厝逝世於公元前308年,即今年姬厝會薨逝,而原本那個時候,趙國還沒有經過胡服騎射強大起來的,更別說什麽幾次大舉進攻中山國的事情了!

所以說,中山國是興也姬厝,亡也姬厝。

不是姬厝的能力不足,而是時也命也!

喝了這一爵酒,

中山王姬厝不由得掩面而泣。見狀,宋王偃不由得出聲道:“中山王何以痛哭?”

“請大王見諒。”中山王姬厝的演技還是可以,在擠出了幾顆鱷魚的眼淚之後,他又淚流滿面,帶著哭腔道,“承蒙大王垂憐,予姬厝客居朝歌,大恩大德,姬厝沒齒難忘!”

“然則姬厝為中山國之國君,今已國破家亡,城池土地皆為趙人所有。姬厝的臣民還生活在趙人的魔爪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他們拿著簡陋的武器還在與趙人作戰,他們躲在深山裡意欲光複中山國,雖老弱婦孺者,俱是一般!姬仇為中山國之國君,現在卻與大王還有宋國的王公大臣們,觀賞著美妙的歌舞,吃著珍饈,喝著美酒,一時之間,姬厝想到我中山國之臣民目前的困境,真是羞愧難當!”

看樣子,姬厝還算是一位“有良心”的君主,雖然國破家亡,十分落魄,但仍舊不忘故國,心懷自己的臣民。

這可比後來的蜀後主劉禪的“樂不思蜀”強多了!

宋王偃亦是十分讚許地看了姬厝一眼,說道:“中山王心懷故國,不忘自己飽受趙人之摧殘的臣民,實為人君也,何必羞愧?”

“大王明鑒。姬厝這一路自靈壽而出,風餐露宿,乃到朝歌,得賴於王上之恩遇,予我珍饈美酒,然則姬厝一想到國中的臣民還在飽受苦難,自己著實寢食難安也!”

這時,蘇秦站出來說道:“中山王不欲復國乎?”

“寡人自然很想復國!”姬厝一臉懊惱地道,“奈何力不從心。”

“中山王不想一雪前恥嗎?”蘇秦又道,“當年,為晉所滅,能復國,淪為趙之附庸,能復國,為魏所滅,依舊能復國!今中山又為趙所滅,何以不能復國乎?”

說起來,中山國的命運是挺坎坷的。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夾在燕國和趙國之間太行山地區的一個小國家。

中山國生於患難之中,被大國所環繞欺壓,他們利用強國之間的矛盾,爭取時機,謀得生存,並不斷發展壯大自己。中山國曾經成為趙國的傀儡政權,然而中山人並沒有屈服,乘著趙國內亂,建立獨立政權。但沒過多久,魏國又派樂羊、吳起滅掉了中山。

中山人不甘忍受亡國之辱,在齊國的支持下重新復國。這次領導復國的桓公很有作為,幾次打敗趙國的進攻,並修築長城抵禦外侵。

當時,各個國家以戰車數量衡量國力, 中山國被稱為僅次於戰國七強的“千乘之國”。

一個區區小國,承受燕趙等四麵包圍的強大政治軍事壓力,邊境戰爭不斷,負擔巨大的軍費開支,在短短幾十年之中,發展如此迅速,令人難以想像。這足以說明,即使是小國,隻要堅韌自立,勵精圖治,是能夠富國強兵、由弱變強的。

正如列國主要是由於自身原因而被秦國所滅一樣,中山國被滅的主要原因也在於其自身。這個本來生於憂患的小國,面臨敵國虎視眈眈、隨時入侵的危機,卻丟掉了憂患意識。

桓公的繼承者成王(姬厝),不是韜光養晦,吸取教訓,卻忘乎所以,自我膨脹。先是受人蠱惑,執意稱王,結果,圖虛名而招實禍,失去了齊國這個比較可靠的支持者,使自己陷入孤立。

到了中山王時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竟然趁齊國出兵乾預燕國內亂之機,大舉進攻燕國。把燕國推向對立面,死敵增加了一個大國。而且,在齊國軍隊撤出燕國後,中山以傾國之力奪取的大片土地又為燕國所收回。

不僅如此,中山王還追求君王的虛幻體面和奢侈享樂的生活,重用阿諛奉承之輩,造成政治腐敗。

這種情況下,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見條件成熟,便發動了吞兼中山的戰役。當然,國家有難,必有忠臣,抵抗是十分頑強的。然而,大勢去矣,中山國軍民的鮮血再也不能使中山國死而複生。

“宋能助姬厝乎?”姬厝頗為激動地道。

聞言,宋王偃與蘇秦對視了一眼,頷首道:“然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