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桀宋》第四百四十二章 子之之亂
  西元前316年初夏,即宋王偃五年,適逢五條直道全部竣工,舉國大興之際,宋王偃開始第二次東巡。

  這一回宋王偃的東巡倒是沒有誰跳出來反對。

  宋國的國庫充裕,黎民百姓生活富足,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宋王偃的第二次東巡,將出白馬,下桂陵,經過濟水,然後一路往東向南,苦、城父、新野、巨陽、彭澤都是他要巡視的地方,終點是會稽郡的諸暨。

  而在宋王偃東巡之際,燕國也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

  話說燕王噲手下有一個叫子之的大臣,為人野心勃勃,他看出來燕王噲是一個比豬還笨的家夥,讓這樣的人長期騎在自己的頭上心裡非常的不爽,於是他早就想取而代之!

  可問題是燕國已經建國好幾百年,而子之又不像晉國六卿,或者齊國田氏一樣有那麽大的宗族勢力,要想篡位談何容易?所以暫時還不敢動彈。

  子之是個非常有能力的人,身為燕國的相國把燕國治理得還算不錯。

  燕王噲每天就是聽音樂玩女人很少過問政治,就像個甩手大掌櫃一樣,朝廷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全都交給子之去辦理,時間長了這廝就摸索出一點門道來。

  如果子之的理想單純是做一個權臣,斂點財什麽的,這時候他已經達到巔峰了,也應該沒別的追求了,可他原本就想篡國,這點權利在他的眼裡又能算點什麽呢!

  於是他和蘇秦的胞弟蘇代二人,密謀如何才能兵不血刃地把燕國的王位篡奪過來,而這一切燕王噲完全蒙在鼓裡。

  有一次蘇代從齊國出使回來,就在燕王噲的面前大談齊國的風土人情,一開始講的還都挺靠譜,說著就沒邊了,故意把燕王噲往溝裡帶!說齊國的孟嘗君多麽有能力,是齊王的好幫手!

  燕王噲聽著腦子裡忽然冒出個奇怪的想法,就試探著問道:“寡人也曾聽說過孟嘗君的事跡,聽說他挺厲害的,齊王得到了這種人的幫助再加上齊國的國力這麽強大,應該能稱霸天下吧?!”

  蘇代把腦袋搖晃得像撥浪鼓一樣,說道:“不可能,不可能!”

  燕王噲不解地問道:“怎麽不可能,難道孟嘗君不像傳說中那麽英明神武嗎?”

  蘇代回答道:“問題不是出在孟嘗君的身上,主要還是齊王太貪戀權勢,沒有給孟嘗君發揮到空間,這樣的君王怎麽能夠稱霸天下呢,想都不要想!”

  燕王噲很惋惜地說道:“那就是齊王不對了,素質也太低了吧。寡人跟他可不一樣,寡人要是有孟嘗君那樣的能臣,一定把權利都給他。”

  蘇代見燕王噲上鉤了,順勢就說道:“其實咱們燕國的相國子之,素質比孟嘗君一點都不差,外面的人都說他比孟嘗君還厲害呢!”

  燕王噲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忽然就問道:“你說寡人要是把王位讓給子之,能不能跟堯舜禹看齊呀!?”

  蘇代當即就說道:“當然能了,大王您要是真的能那樣做的話,將來的名聲肯定還要超過堯舜禹呢!您就是千古一帝了!”

  蘇代這麽一奉承,燕王噲樂得差點暈過去,當即就表示要把王位讓給子之,而且立即就把子之找來商量這件事兒!

  子之原本也知道燕王噲是個超級大笨蛋,可是再怎麽也想不到事情會順利到這個地步,這貨當時也懵了,暗想,我肯定就是真命天子的命啊!

  不過他還有一點挺擔心的,那就是燕國的太子姬平。

  王位本來就應該是他姬平的,再過幾年沒準他就可以登基大寶了,怎麽半路殺出個子之來。這要是被其他的兄弟奪走了王位,沒準他還能湊合著接受,可是傳給外人就大不一樣了!

  燕王噲看出太子平不願意配合,覺得兒子挺不懂事兒,不理解他的一片苦心,於是二話不說就把太子給廢了,然後把王位真的傳給了子之。

  就這樣子之名正言順地坐上了王位!

  宋王偃剛剛抵達桂陵的時候,聽聞燕王噲將自己的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的事情,當即嚇了一跳!

  看來歷史的軌跡還在進行中,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

  在原來的歷史上,子之之亂就是在今年發生的。

  燕易王噲崇信儒家禪讓學說,在蘇代、鹿毛壽的鼓動下,大集群臣,廢太子姬平,而禪位於國相子之,自己反北面稱臣,出居別宮。燕王噲還把俸祿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印收回,以便讓子之重新任命各級官員,從而真正行使國王的權力。

  這是多麽荒誕無稽的事情,可是偏偏發生了!難怪說好多春秋戰國的君主都是奇葩,這個燕王噲也不例外。

  蠢豬一樣的家夥!宋王偃在心裡感慨道。

  ……

  九江郡,彭澤。

  宋王偃巡視到這裡,便聽聞道家的莊周隱居在此,不由得眼前一亮。

  宋王偃跟莊子見過幾次面,對於這一位流芳百世的大賢良師,宋王偃每一次見面都抱著虔誠之心,宛如弟子一般對待莊周,極為尊崇。

  莊周曾經在商丘當過官,不過是管理城門的小吏,毫無品級的小吏。當然了,這是莊周自己要求的,宋王偃曾不止一次地邀請莊周到自己的朝廷裡做官,曾經還許下過讓他當相國的承諾!

  現在宋國的相國黃庸,原本就是莊周給宋王偃推薦的。

  聽聞莊子在此,宋王偃不敢怠慢,微服出了自己的行轅,便問了幾個人,然後就來到了莊子的住處。

  籬笆之內,三間簡陋卻顯得很茅草屋,背靠池塘,湖光山色,實在是養眼得很。

  當宋王偃進入這間茅草屋的時候,便讓書童去通報了莊周一聲。

  莊周聽聞宋王偃大駕光臨,忙不迭地叫起一起坐而論道的友人,出了門,便向宋王偃行禮。

  “大王大駕光臨,真是有失遠迎呀!”莊周笑著道。

  “哪裡哪裡。反倒是寡人來叨擾莊子你了!”

  宋王偃看見了在莊周身邊的那個友人,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驚聲道:“惠子!”

  惠施淡然地笑了笑,說道:“宋王,多年未見,不知道宋王一向可好?”

  “哈哈哈哈,寡人這些年沒有戰事的勞煩,國事雖多,然則能一一妥善處理,自然是吃好喝好睡好。惠子,寡人可是對你想念久矣!”

  莊周伸手說道:“還是進屋說話吧。”

  “善。”

  莊子與惠施在學緣上有著不可磨滅的關聯,二者也是難得的知交,但是關於誰對世事看得更通透,還需慢慢說起。

  莊子生性瀟灑,早已看淡一切,在《莊子・齊物論》中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早已體現出莊子將自己與天地萬物合同為一而不可分割的思想。

  莊子的《齊物論》,就體現出他齊是非、齊物我、齊美醜、齊生死,最後齊萬物而為一的觀點。

  惠施其實也提出過相關的論點,在《莊子・天下》篇提到惠施的“歷物十事”,其中有一條即“泛愛萬物,天下一體也”。

  這看似相似的言語,其實由於莊子與惠施在根本上的思想不同而大相徑庭。

  惠子是以善辯著稱,可以將其歸為名家,莊子卻是倡導不辯,甚至痛恨繁複的言論。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他認為真正的道被各種小成所掩埋,至理名言被華麗的詞藻淹沒不顯,因此莊子倡導無言之辯。

  惠施言“天下一體”,他更多的體現出他的邏輯推理演繹,是在物與邏輯上用力。莊子則更多的是體現出大道,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身心安、體大道、同大通上。

  《莊子・秋水》篇中“鴟得腐鼠”的寓言故事,就更能體現莊子與惠施二者間的差別:

  這是講惠施在魏國為相之時,莊子本想去看望看望這個老朋友。

  有人卻對惠施說:“莊子此次前來魏國, 怕是要取代你的相位呀!”

  聽聞之後,本來歡愉的等著朋友前來的惠施也變得不鎮定了,他知道莊子的能力,如果想要取代他的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於是惠施想先發製人,先找到他,不要讓他去見魏王瑩,就派人在國中搜查莊子,搜了三天三夜,直到莊子親自前去看他。

  莊子也是對自己這位朋友失望透頂,他說了一個寓言故事,來表明自己的志向,莊子說道:“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做g雛,不知道您知道嗎?g雛這種鳥呀,它要從南海飛到北海去,在這期間呢,不是梧桐樹它不在上面歇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吃,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

  “這個時候,有一隻貓頭鷹正巧得到了一隻死老鼠,它看到g雛從它面前飛過,怕它搶了自己的死老鼠,就發出了‘嚇’的怒斥聲。您今天也想用您的魏國相位來恐嚇我嗎?”

  莊子一生淡泊名利,視權勢名利為浮雲,不為世俗的名利所羈絆,一生都在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快樂,注重精神的逍遙和自在。

  惠施卻以己之心,度莊子之意,害怕莊子搶了自己的地位,由此相比,二者之高下立判。

  唐朝詩人李商隱也有“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g雛竟未休”的詩句,以莊子和g雛自比,表明自己高遠的志向,與那些汲汲於功名利祿之輩劃清界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