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明當庶子》第31章 禦用監掌印張永
  楊恆被新皇帝授官之事第二天便長了翅膀,與此同時出名的還有可以讓人變成千裡眼的仙器望遠鏡。對於楊恆夢得神授之事大多數讀書人是嗤之以鼻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嘛,虛無縹緲之事他們雖然不否定,但也不會盡信。

  他們隻對望遠鏡感興趣,聽內閣大學士梁相國的長孫梁孜說,望遠鏡十分神奇,可以看清楚很遠的東西,好像把遠處的東西拉到眼前來一樣。

  說這話時梁孜又是驕傲又是嫉妒,驕傲的是如此神器自己有幸嘗試,嫉妒的是此等寶物居然是楊恆處所出,聽說他還連作兩詩博了個頭彩,特麽的,怎麽好事都讓他一個人碰上了?

  想到此處,他恨的牙根兒都癢癢,愈發奇怪,按照道理來說,楊恆跟道姑勾搭不清的謠言已經傳進了楊府,聽說楊恆還險些挨了家法,怎麽後來反倒沒了動靜呢?

  不能因為進了一次詔獄就把這罪過給免了吧?

  讀書人雖然不怎麽相信楊恆夢得神授的事情,架不住老百姓信啊,這年頭的老百姓也沒啥娛樂,除了花邊豔聞,最喜歡的便是這一類稀奇古怪的事情,聽說首輔大人家那個不成器的老三居然夢中拜了太上老君為師,被其用仙法打通了七竅,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一些遲遲沒有生養孩子的女人們更是蠢蠢欲動起來,估計用不了多久楊恆就要不得安寧了。

  至於那些世家貴胄子弟暗打主意欲要上門購買望遠鏡之事更不用提,中午的時候就堵住了楊府的大門,直到楊恆出面解釋,望遠鏡乃仙器,自己百般求肯世尊才得三個,這些人才遺憾的散去。

  紫禁城東華門外,順著護城河北行,東岸有六七座府邸,乃是內宮有名號的大太監們的宅邸,比如已經被誅殺的劉瑾便曾經住過其中的一處。

  最南邊靠近東華門的府邸門頭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張府”兩個大字,正是曾經在除劉瑾事件中立有大功的禦用監掌印太監張永的宅邸。

  張永是個頗具傳奇性的人物,保定府新城人,十歲入宮,伺候過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三代皇帝,幾經浮沉,新皇即位期間更是被皇太后懿旨任命其提督九門軍務,后宮太監當中,除了谷大用外,再無人可出其右。

  他入宮已經五十多年了,按理說新皇即位,應該趕緊去巴結,不過朱厚熜和前邊那幾個皇帝都不同,乃是以旁系入繼正統,從前遠在安陸,從來都沒見過,根本就摸不清脾性,貿貿然的上前鬧不好就會出岔子,還不如以靜製動,等待良機。

  上趕著不是買賣嘛。

  所以,朱厚熜剛一即位他就主動把兵權交了回去,言說身體不適,希望能臥床休息幾天,朱厚熜十分痛快的答應了他。

  “老祖宗,孩兒探聽清楚了,那望遠鏡果然神奇的很,能夠極目力之所不能,皇爺得到之後愛不釋手,睡覺都放在枕頭邊上。”

  張永靠在炕頭戴著靉靆(ai,dai,也就是眼鏡)手捧一卷《呂氏春秋》看的入神,一名身穿青衣繲繖(xie,san,明宦官的一種服式,我曾經用別的筆名寫過一本《花花太監》,裡邊對這方面的內容寫的比較細,另外,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一下劉若愚寫的《酌中志》,關於后宮的描寫十分細致)的中年奉禦輕手輕腳的進門,輕咳一聲回稟。

  將手中書卷隨手放到炕圍子上,張永扶了扶掛到鼻尖的靉靆,犀利的目光透過上好透明的琉璃落在那奉禦的身上,尖著嗓子說道:“沒打聽出來是何物所作麽?你跟黃錦那小子是內書堂的同窗,

這點情面總是要給的吧?”  內書堂是宦官學習之所,永樂時,許教官入內教內侍讀書,選內使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學習。自此以為常製,選翰林官四員為教習,內宮遂多通文墨——有明一代太監乾政,和這不無關系。

  “情面自然還是給的,只是如今人家走了狗屎運,鯉魚躍龍門,成了新皇爺的伴讀,見了孩兒鼻孔恨不得衝到天上去,孩兒央求了半天想要開開眼,他卻隻說皇爺稀罕,愛不釋手……是了,他倒是也說了,那望遠鏡兩頭各有兩個鏡片,乃是上好的琉璃,只是那身子卻非金非玉,沉甸甸的,不知是何物所做。”

  劉聚是張永的乾兒子,府裡的掌家,內宮職務雖然不高,只是個奉禦,卻在乾清宮當差,可惜武宗走的突然,不然遲早也得提起來。

  他說話有點兒囉嗦,不過會伺候人,尤其是一手推拿術,總是能把張永按的渾身舒泰——當年平叛安化王朱寘鐇之亂時張永落下了病根,別看養尊處優,身子骨其實並不怎地,一到陰雨天就渾身疼。

  “咱家就說,哪兒什麽神器不神器的,隻定是那楊家老三自己做出來,假托神器之名……”

  “可是老祖宗,外邊都傳楊家老三原來是個草包,如今是被太上老君用仙法開了竅,他都拜太上老君為師了,弄兩樣神器也說的通啊。”內宮宦官最信鬼神,這事兒如今傳的沸沸揚揚,好多人都對楊恆羨慕的很,急欲一覽真容呢。

  張永也信, 但他和其他的內宦又不相同,這家夥參加過兩次平叛之戰,是真見過血的彪悍人物,雖也信鬼神輪回之說,卻沒其他人那麽虔誠。

  他蹙眉說道:“仙器不仙器的咱家沒有親眼見過不敢妄下定論,不過若果如你所說的那般神奇,這望遠鏡肯定是行軍打仗的利器……備轎,咱家要親自去見見那個楊恆。”

  張永趕到相府的時候撲了個空,楊恆已經出城回了楊家莊子。

  這次祝壽,他所得良多,化妝盒成功博得黃娥好感不算,連喻氏再見他時時態度也好轉了許多。

  當然了,這些都是小事兒,根本就不值一提,此行最成功的還是扭轉了他在楊廷和等人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那兩首詩,更是加重了朱厚熜對他的好感,神棍形象深入人心,塑造的十分成功。

  原本楊廷和是準備讓他搬回來的,喻氏都沒發表意見,結果他自己反倒拒絕了,找的借口也簡單,還是老一套:師尊所授道法艱深難懂,需要靜修。

  這下楊廷和沒的說了,當即拍板:“這回你很給為父長臉,既然要靜修,城外那個莊子索性就賞了你罷。”

  得,這下可算是真的逆襲成功了,從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庶子,一躍成了諾大一片莊子的真正主人,算上那個正七品的左正一官身,他楊恆穿越不足一個月,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等《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紅樓夢》,等等書籍問世,仙法開竅的說法恐怕再也沒有人會懷疑了吧?

  想到此處,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