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要代隋》第71章 仁壽宮之變(4)
  待楊素快步來到寢殿,正要做禮,楊堅製止道:“免了,愛卿,過來,朕有話對你說。”

  待楊素近前,楊堅欲言又止,轉而道:“處道啊,我兒楊廣就拜托你了。”

  聞言,楊素急忙下拜,道:“老臣定不負陛下重托!”

  望著年已六旬,與自己一樣滿頭白發、滿臉皺眉的楊素,楊堅一下又想起了許多往事,想起了數十年的君臣歲月。

  只是近年來,楊素的地位越來越高,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地位,自己與他疏遠了,重用了自己的女婿柳述,分了他的權。

  “宮外現在形勢如何?”楊堅此刻似有千言萬語,但卻不知從何說起,隨意地問道。

  “現在宮外一切正常,朝廷上下各司其職,國家富足,百姓安康,全是仰仗陛下的洪福!”楊素回道。

  楊堅重重地歎了口氣,道:“這樣最好,大隋以後還要多多仰仗你,大隋離不開你啊!”

  聞言,楊素惶恐道:“臣不過是全賴陛下賞識才有臣的今天,臣萬死不忘陛下的重恩,大隋可以沒有我楊素,但大隋不能沒有陛下啊!”

  聞言,卻是讓楊堅想起了高熲,自己的獨孤公,大隋第一位宰相,為大隋的建立,朝廷的穩固,江山的完整立下了汗馬功勞,提拔了諸如楊素、賀若弼、韓擒虎等一大批能臣良相,最後卻是被自己的“千裡馬”楊素擠掉了自己的位置。

  當然,前提是離不開自己的帝王之術和猜忌之心!

  想到這,楊堅無奈地笑了笑,道:“罷了,你先退下吧,朕現在這個樣子,國事還要仰仗廣兒和愛卿你,你們各司其職吧,不要為了朕而荒廢了國事。”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微臣告退。”楊素再次行大拜禮,道。

  “嗯。”楊堅點了點頭,道:“去吧柳述和元岩叫進來吧。”

  待楊素退下,柳述和元岩進來,楊堅徑直道:“前段時間,薛胄和劉仁恩上的折子,上面說太子仗著蘭陵蕭氏的財力,通過宇文述賄賂朝臣、拉幫結派的事,你們查的怎麽樣了?”

  元岩回道:“已經查清楚了,太子多年以來確實通過各種關系聯絡朝臣,上自宰相,下到各州的總管、刺史,就連微臣也曾收到過太子的禮物,只是讓微臣拒絕了。”

  楊堅笑道:“你怎麽不收下啊,太子是國家的儲君,是朕的親生兒子,送禮就收了嘛,就當是朕賞給你的。”

  “微臣不敢,微臣食君祿,就應該為皇上盡忠,拿自己該的拿俸祿,不屬於微臣的,微臣是斷不敢要。”元岩恭身道。

  見此,柳述恐楊堅不會追究這件事,與元岩對視一眼,上前道:“皇上。。。”

  楊堅罷了罷手,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麽,業隆啊,你是朕的女婿,太子是朕的兒子,大家都是一家人嘛!朕知道你與太子關系不睦,這事擱以前,哪怕是一年前,朕也要問個清楚,但現在,朕老了,朕要不行了,太子的事,只要不是太過分,朕都忍了,畢竟大隋還是要交給他的。”

  聞言,柳述一下就傷感起來,自己乃是河東柳家的嫡傳長子,祖父和父親在西魏和大隋都分別做到過仆射或納言級別的宰相之位。

  河東柳家更是傳承了幾百年的超級世家豪門,加之自己從小就聞名於鄉裡,也是極為優秀的人材,所以入仕時就成了原太子楊勇的親衛,與楊勇脾氣相投,年紀輕輕就娶到楊堅最寵愛的小女兒蘭陵公主。

  現在,

自己的親人、靠山都要倒了,自己卻是要為了今後的前程和大隋的未來搏上一搏,也不知結果如何,想到這,柳述沒由來的就是一陣傷感。  見柳述的樣子,楊堅笑道:“好了,好了,業隆啊,大男人哭什麽,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段日子還有很多事要勞煩你,可不能頹廢了啊!”

  聞言,柳述抹了把淚,抱拳道:“孩兒一定不負父皇重托!”

  楊堅看了下元岩,道:“好了,朕要休息了,你們退下吧,有事在通稟於我。”

  “微臣告退!”

  “兒臣告退!”

  半夜,仁壽宮。

  楊素書房,三四丈見方,原來也只是值守衛士長臨時休息的一個地方。楊素來後,在這裡臨時搬了張書桌,一張太師椅,又放了張屏風,後面臨時擺了張小床,晚上就睡在那張床上。

  楊素一身紫色便服,金絲束發,玉簪插髻,面色嚴肅而威武,此時正頭也不抬地伏案疾書,書案上已經擺放了好幾份已經塗抹過的草稿,看他那字字斟酌、小心翼翼地樣子,一定是在給什麽重要的人回信。

  楊素身旁站著一個八尺開外高的武將,此人全身戎裝, 頭戴亮銀盔,上身明光鎧。腹前吞雲獸。一身大紅披風。犀皮腰帶,脛甲之下摩雲金翅靴,單手按劍,腕上幾顆袖甲上的黃銅釘在燭光的照射下一閃一閃。

  此人便是越國公楊素的長子,官至柱國、宋州刺史,揚名於天下,威震突厥的天下第一勇將——楊玄感!

  此刻楊素正在給太子楊廣的問信回書,問信上一條條都是在問碰到緊急突發情況如何處理,萬一父皇楊堅突然駕崩,漢王楊諒那裡怎麽辦,大興城那裡怎麽辦,何時發喪,原太子楊勇如何處置等事。

  而楊素的回復則是楊堅一旦歸天,先密不發喪,回大興登基,其間大興的守衛部隊一定要以楊堅的名義調換成東宮左右衛率的部隊,楊勇要先移到大興宮內嚴加看管,不允許與外界有任何接觸,然後再正式發布楊堅駕崩的消息,同時在百官面前登基,並大赦天下。

  至於楊諒,需要在登基後馬上派特使召其回京奔父喪,如果他肯來,則給他親王的身份,免除其並州總管的職務,長住大興,並州那裡則把原漢王府的留守官員們分散打亂到各地,讓其形不成一個勢力。

  然後同時征發關中和隴右的府兵,加上大興的衛戍部隊,第一時間守住黃河東西兩岸的渡口,尤其是派精兵馳援蒲州,防止楊諒起兵襲取渡口,然後大軍強渡黃河進入關中。

  如果楊諒真的起兵造反的話,則一方面死守黃河西岸,不讓並州軍進入關中,另一方面則傳令全國,集結軍隊一起平叛,其中要派得力可靠的人去幽州撤換總管竇抗,以幽州兵從背後襲擊楊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