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抗戰之太行山上》第152章,感懷跟槍管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九寨,胡家村。

胡一舟哼著《為了誰》,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今天已經是1938年的6月10日,黃河花園口已經成為了事實,中華民族近代人為的最大的災難正在上演。

而這一切,胡一舟卻是無能為力。

他知道

同樣是大河,同樣是大水。

在時隔了一甲子的歲月之後,卻有兩種不同的情景。

38年6月,一群士兵,在光頭蔣的命令之下,炸開了黃河大堤,人為的造成了黃河的泛濫,造成了1200萬百姓受災,89萬百姓死亡。

然而在時隔60年後,同樣是大河大水,這一次卻是天災!

同樣是一群士兵,他們在我黨的號召之下義無反顧的登上長江大堤,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唱出了青春無悔。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洪峰,他們手拉手排成了人牆。為的,是身後的百姓,為的是秋天的收獲,為的,是春回大地!

有一個山西老鄉,他叫董-萬瑞,他是個將軍!他57歲高齡去指揮抗洪搶險;他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他五天五夜隻睡了幾個小時……

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在不同的領導之下,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狀況。一個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去殘害百姓,製造人禍,用百姓的利益去達到軍事上的勝利。

另一個,面對天災,卻用軍隊去捍衛了百姓的利益……

同樣是當兵的和老百姓。

阿湯哥湯恩伯被稱為河南四大害之一,水旱蝗湯當中的湯說的就是他。面對大饑荒,他命令手下的當兵的橫征暴斂,收走了百姓家裡最後一口糧食,最後一隻雞鴨。

同樣的當兵的跟老百姓。

我們的飛行員為了避免飛機撞向學校而選擇迫降而犧牲自己……

…………

九寨每天雷打不動的跑操又開始了。

全負重跑,老兵5公裡,新兵20公裡,剛下連的新兵10公裡算是加練的。

看著熱情高漲的戰士們,胡一舟歎了口氣。

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年代,當兵的只要能吃上飽飯,能及時領到軍餉,那就極為滿足了。哪怕是上峰讓他們去面對死亡,他們依然是慷慨而從容。

那些低微的百姓們,只要是能過上安生的日子,只要全家人能有勉強果腹的食物,也就能夠安生下來。哪怕政府橫征暴斂,哪怕領導階層貪汙腐化,只要他們還能活得下去,也就沒多大怨言了。

然而,胡一舟的軀殼之中卻有一個後世而來的靈魂融合了進來。

多出來並佔據了主要位置的的記憶跟認知,讓他知道了往後幾十年的種種。

看現在九寨百姓吃得上飽飯就滿臉幸福的樣子,再想想後世那些端起碗吃肉,上了網罵娘的憤青跟噴子。胡一舟不禁在想,如果把那些人拉到現在,他們會不會活過三天?

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應該具備的品格。

只有在後世強大的國家跟軍隊的護佑之下,他們才能恣意灑脫的活著。

那些恣意灑脫的活著的人,不應該去關心那些小鮮肉的事情,不該去關心那些明星的家事,而是更應該關心那些給了他們安定和平的生活的人。

英雄庫塚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當真正危難的時候,戲子跟小鮮肉不會多看你一眼,真正伸出雙手,為你負重前行的,卻是那些英雄們……

…………

“咱當兵的人……預備……唱!”

胡一舟跑出胡家村,融入到跑操隊伍裡面之後,

起了個頭。“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

來自後世的歌聲回蕩在了九寨的群山之中……

…………

跑完操,胡一舟再一次帶著五大帶槍侍衛來到了槍管生產車間,這裡也可以稱之為槍管生產廠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台一台的槍管拉床被製造出來並投入使用,這使得原先一些因為沒有設備而改乾它活的工人們可以乾回老本行了。

這時候家就出來胡青小胖子的作用了,他把原來純人工的動力改成了水力帶動,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減少了工人,節約了的勞動力。

唯一的不好處就是生產槍管的拉床必須安裝在河水邊使用。不過咱們槍管廠就是在河邊的,為的就是借助水力。

盡管這種靠著水力帶動的拉床依舊是效率低下,但是生產效率卻比原來純人工要強得多的多了。原來一人一天出2根槍管,現在能出6根。

幾十台拉床工作之下,一天出產300根標準的馬四環槍管還是很容易的。這還不算那幾台老式膛線切割機的出產。

現在槍管廠出的都是仿馬四環的7.92步槍的槍管,同一個標準之下,工人們的效率很高,廢品率也低。當然了,改用高碳鋼或者是鋼軌鋼之後,廢品不廢品的也無所謂了, 頂多回爐重煉就是了。

這年代人工便宜的很,工人們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就沒別的要求了。不過胡一舟不忍心太過苛待,就按照普通步兵的標準給發了軍餉,鬧得主席老大的意見。

你這工人的待遇都比中央的領導了……

呃,九寨的待遇是好了那麽一點點……

這年代工人們的覺悟高啊,知道每多造出一杆槍就能多殺一些鬼子。所以他們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吃過早飯天一亮就乾活,一直乾到天黑看不見才停工。

用電燈?還沒有!那幾台柴油發電機的電力要留給山洞裡使用,還有留給鍍鉻車間使用。

中國缺少鉻,但不代表沒有鉻,就是數量太少了而已。

九寨是有鉻的,九寨的鉻是從蘇聯進口的……

說的很大氣,實際上是我黨在蘇聯工作或者是學習回來的人員不遠萬裡的帶回來的。指望他們,能帶回來多少?也就緊著導氣管等分量輕位置重要的零件給鍍上一層鉻罷了。要不,九寨出的輕機槍半自動的能安心給你好好工作?

至於槍管鍍鉻?鉻實在是太少了……

這就是當今中國的悲哀,不但工業水平落後,連鉻鎳這麽重要的礦藏都比蘇聯差。只能指望從蘇聯弄回來一點點。蘇聯的鉻鎳礦藏豐富,這是先天優勢,誰也不不了。

好在咱國家還有鎢礦跟稀土這兩個“大殺器”。

不過,現在稀土似乎還沒那麽重要……

就在胡一舟準備投身工作,親手製造一批SVD狙擊步槍的槍管出來的時候,胡青很是興奮的找了過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