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抗戰之太行山上》第143章,林家駐訓場
盡管沒仗打,胡一舟還是要去林家村駐訓場去看下新兵營訓練的。

林家村駐訓場有兩個新兵營。新兵二營跟三營。

這裡面不只是新兵訓練這麽簡單,而是八路軍總部從各單位調來的學習新兵訓練的學員們也被胡一舟給放到林家村。

他們跟500川軍新兵一起組成了保安團新兵三營,營長有王強副團長兼任,教官則是傷愈的老兵們。

在胡一舟看來,學習的再好不如親身體驗一下來的實在。而且王強副團長跟蕭雲參謀長還每天雷打不動的來給他們上課,搞得這些學員們每天除了身體累得要死,腦子也累的要死。

新兵二營的戰士是林家村等周邊村子的青年組成的,基本上是知根知底的。即便是吳迪這樣的“逃兵”,胡一舟也通過渠道掌握了基本信息。所以胡一舟敢於把這281人的學員放到林家村。

至於那500川軍就更放心了。

並且,新兵三營這781個人雖說訓練啥的跟新兵二營的戰士在一個大的校場上,但是他們卻很少有能夠交流的機會。這也就避免了消息走漏。

這一次,胡一舟就是打算去看一下他們的。畢竟神槍手學員跟特種作戰學員已經被訓的有模有樣了,而被總部首長寄予厚望的教官學員們可不能掉鏈子。

“駕……”

“踏踏踏……”

在九寨通往林家村的山路上,三十多匹戰馬在飛奔,一條新開出不久的山路剛好可以讓兩匹馬並肩子跑。這算是九寨保安團在九寨之外修的第一條路。這條路連接著大公路,通過大公路再到達九寨入口。

山路曲折,把原來那忽高忽低的山路盡量的放緩,還修木橋跨越了一條二十多米寬的山溝,算是把林家村跟九寨的距離給縮短了。

不過介於目前的條件,木橋修的並不是十分牢靠,跑馬過人過大車還行。要是跑鬼子的卡車,只有橋毀車翻的下場。

盡管如此,這座橋依然是九寨聯通林家村往後七八個村子的樞紐。那些村子在更深的大山深處。林家村在九寨的東邊,過了群山就是麻田。這七八個村子算是一條溝裡的。

為了這座橋的安全,木橋兩邊左右各三個橋頭堡就修在那裡,炸橋的炸藥就埋在幾個橋墩子跟橋面接觸的地方。要是這座橋守不住,只需要連上起爆器,轟的一聲之後木橋就會不複存在。

這樣,小鬼子再想進攻這七八個村子就得指望人爬山繞遠了。最起碼坦克卡車是過不去了。

不知道是誰的嘴巴不牢靠,胡一舟一行人的後面跟上了十多個“尾巴”。李家鈺將軍領著他的軍官跟護衛們騎著47軍帶來的戰馬跟在了胡一舟和警衛一連的後面。

“團長,他們想要幹啥?這幾天一直跟著咱們的訓練看!不知道打什麽主意?”王林驅馬來到胡一舟跟前問道。

“不去管他們,咱們乾咱們的!記住了,該藏的藏該裝的裝,別讓他們們看了蹊蹺去!”胡一舟說道。

“好!”王林聽胡一舟說活後應道。

胡一舟對於李將軍也是有點無語。你說你一個堂堂的國府中將,跑我一個保安團的窮鄉僻壤幹啥?還天天的盯著我的士兵訓練,你看能看出花兒來?

還偏偏的十分傲嬌,胡一舟幾次想去打招呼都被李將軍給揮手拒絕了。那意思我就看看,你該幹啥幹啥去。搞得胡一舟很鬱悶。

5公裡的距離騎著馬眨眼就到,胡一舟老遠就看見了正在訓練的新兵二營戰士跟新兵三營的戰士們。

林家村別看坐落於九寨之外,但這個村子卻是九寨周邊這幾十公裡內最適宜訓練的村子。

這個村子西邊有一大塊空地,比較平整,適宜用來訓練隊列隊形。而在村北是低緩的山地跟直立的山崖結合的地形,適合訓練山地作戰跟攀岩訓練。並且山上植被茂密,有一整片的森林,又適合訓練山地叢林作戰。

在村子裡,由於前段時間的搬遷,空出了一個角的村子駐扎保安團的士兵。這裡,卻又是農村巷戰的最佳訓練點。而流經村子東邊的那條河灣,又是武裝泅渡跟水網作戰的訓練點。

可以這麽說,林家村這方圓5公裡的距離內,擁有了除了沙漠作戰這種用不到的地形外的大部分地形。

如此好的地方,不用來作為訓練基地能行?

林家村子西邊的校場上,新兵三營的戰士們正在隊列練習。

在他們的邊上,則是林家村的大小孩子們扛著根棍子在他們跟前排成對學著走隊列。孩子們把這個當成了遊戲,他們家的大人就在村口看熱鬧閑聊。

自從林家村駐扎了隊伍以後,村民們也習慣了在村口看戰士們訓練。保安團的紀律嚴明,沒有人會去騷擾村民的生活。只是偶爾會有戰士們到村民家裡買一些糧食蔬菜啥的,有時候還幫著村民們修修房子乾點重活。

村民們對於這樣一支隊伍自然是支持的,支持的方法,就是盡量的幫著戰士們乾些活。比如幫戰士們洗洗衣服,縫縫補補啥的。只是,戰士們在得到幫助之後往往會給一些經濟上的補償……

別看胡一舟打的是保安團的旗號,他實行的群眾政策卻是完全按照我黨我軍來的……

胡一舟帶著人馬從校場邊緣呼嘯而過,正在訓練的學員們都是目不斜視的做著踢正步的分解動作。他們或許會用眼睛的余光瞄一下騎馬走過的人,但絕不會出現交頭接耳的現象。

即便是以前他們會有這種現象,也在這一個月的訓練中被糾正了過來。

校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三營一連的那些戰士。盡管穿著同樣的迷彩服,可是他們總是那麽引人注目。

這些人,正是從蘇區一路雪山草地走到陝北,又從陝北轉戰山西的八路軍戰士們。他們此刻都在一絲不苟的練習著。沒錯,他們就是那一批教官學員。

胡一舟一邊騎馬跑過,一邊看著這些學員。

總共281個精銳老兵組成的新兵一連,單從氣質上就讓人感覺到他們的不同尋常。

因為這是一夥真正的百戰老兵,每一個都堪稱軍中之寶。而在他們經過了系統的訓練並掌握了訓練方法之後,將會象火種一樣把新式的訓練會擴散到全軍,從而提高我軍的整體戰鬥力。

抗戰,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這一點,胡一舟知道,朱老總知道,主席也知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