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抗戰之太行山上》第165章,德國人到了
因為一個錯誤,印刷工刻板的時候把“太行山九寨卷煙廠”的九給漏了。再改版費錢費功夫,胡一舟乾脆加了個標點就弄了個太行山寨卷煙廠。這算是美麗的誤會?

 反正不管如何,太行山九寨的紅大雞橫空出世了。

 可別小看這個香煙,這可是為抗日做出貢獻了的!尤其是大雞牌香煙!

 在敵佔區,偵查員為了偵察敵情,傳遞情報,往往會化妝成小商販潛入敵佔區搞情報。

 小商販總得有商品吧?於是,大雞牌香煙就被拿來用了。

 在胡一舟經歷過的那個年代,祖輩們拿著紅大雞香煙去敵佔區售賣,既能獲得情報,又能得到經濟利益。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只是,現在,胡一舟來了,“紅大雞”提前成了九寨胡家村的集體產業。

 九寨的日子,就在繁忙跟平靜之中度過了。

 兵工廠依舊在開工,礦石依舊在送來,偶爾還會有幾根鋼軌送來換步槍。正在準備新建的冶煉廠正在跟侯德榜侯老板商談原材料綜合利用的問題。而基礎的三酸兩鹼小化工廠已經投產了。

 新出的“周”式步槍得到了晉東南駐軍和八路軍廣大官兵的喜愛。

 尤其是“愛拚才會贏”的八路軍戰士們。

 在得知三棱軍刺在生產過程中加入過砒霜之後,紛紛把三棱刺的刀刃字給磨開了,一把把刺刀在槍口上明晃晃的刺眼睛嚇唬人。

 為了更加的增加殺傷效果,還有的戰士在伏擊之前在“金汁”之中把刺刀給泡一下……

 這樣一來,即便是跟鬼子對著捅了,也指定會是兩敗俱傷的後果,而不是八路軍戰士犧牲,鬼子隻受輕傷的結果。

 這時候,胡一舟開始把產業轉移——民用手榴彈讓他轉移到了麻田八路軍總部那裡。

 從今以後,兵工廠隻生產鑄鐵預製破片的軍品手榴彈和鋼珠手榴彈。一半黑火藥一半愷字炸藥的九寨民用造手榴彈成了八路軍的專利。

 民用手榴彈的引信是用的火柴引信,生產簡單方便。不像是鋼珠手榴彈用的是拉毛銅絲引火藥雷管引信,需要專人生產。

 不過在得到了鋼珠手榴彈的啟發之後,民用手榴彈也改變了結構。

 單純的鑄鐵添加炸藥變成了薄鑄鐵添加炸藥跟鋼柱破片了。

 至於效果如何?想想後世的禮花彈傷人就知道了。你死我活的拚刺之中,一方受傷行動不便,往往就是死亡的結局。

 …………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德國人的設備……終於他娘的到了!

 不是說德國佬的效率高麽?怎麽一拖就是一個多月的?就你這效率,你家元首怎麽一個人去征服整個歐洲?你家在蘇聯戰敗就是讓你們這幫沒吃金坷垃的家夥給拖累的……

 不過總算沒白等,十幾個德國軍工方面的人員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終於到達了九寨保安團。

 同時運送來的,還有一整套的精密機床以及一套水輪發電機。

 還是德國人想得周到啊,知道九寨沒有電有河流,就給弄了一套水輪發電機送了過來,剛好夠供應這些設備運轉的。

 不僅如此,胡一舟很是期待的二戰神器——88mm高射炮也給送來了兩門。這可是坦克飛機都能招呼的存在。

 別以為德國人那麽好心,無線電近炸引信吊著他們呢。

 無線電近炸引信能幹什麽?打飛機的啊!效率高啊!

 以前啊,咱們要打飛機,得讓炮彈跟飛機接觸上才行。現在,有了無線電近炸引信,到了一定距離就自己爆了,方便!

 有了無線電近炸引信技術,咱們德國的防空力量要增加多少?為了近炸引信,高炮?送兩門就送兩門吧!就當花錢買平安了,要是這家夥把這個技術給了蘇聯人跟英國人,那咱們飛機可就危險了……

 無線電近炸引信,這個在後世被各國研發出一百多個型號的東西,在現在可是可以榮獲科技進步獎的新東西。剛好,胡一舟就知道十幾種近炸引信的圖紙。隨意給德國人一種換點東西多好!

 德國人來了,於老板自然也跟了來,他買來的8門博福斯公司的M34型40mm高射炮,100萬發7.63mm毛瑟手槍子彈,100支98k狙擊步槍,200個6倍狙擊鏡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胡一舟讓他買的物資也運抵了。

 嗯,那個德國光學教授跟他的工人設備也被弄了來。

 在得知德國人為什麽會來這麽晚之後,胡一舟頗有一種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德國人,跟日本鬼子雖然現在還不是正式的盟友,但是他們有個共同的敵人——蘇聯。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現在德國人跟日本人可是眉來眼去暗送秋波的打得火熱。

 所以啊,德國人在費盡心思的到達廣州港口之後,就暢通無阻的用火車把機械設備運到了已經被日軍佔領的徐州。然後用火車運到邯鄲再轉道陸路運到九寨。

 結果,就因為胡一舟出了用鐵軌換步槍彈的政策……

 不管咱麽說,來了就好。

 胡一舟後世那些年的雇傭兵可不是白乾的,最起碼跟德國佬打交道所需要的語言這一關是沒有障礙的。

 但是,作為一個中國軍人,在正式場合跟德國軍人見面的時候怎麽能說德語呢?那是翻譯才乾的事情。

 就好比後世某個國家的領導去美國大學裡演講,居然用起了英語,連自己的母語都放棄了……

 雖然這只會讓人家更加瞧不起你,不過表面上還是要誇一下乖寶寶的……

 德國人是在下午一點鍾的時候到的, 正式見面的地點就在保安團的會議室裡面。

 在翻譯的來回翻譯之下,胡一舟知道了德國專家們的計劃:派出7個人教授車銑刨磨鑽鏜等精密機床的使用跟維護,另外再分出5個人在得到MG42通用機槍的核心技術之後去到生產車間去實地考察學習。

 帶隊的德國軍官,則是指名道姓的要跟胡一舟進行軍事技術交流。

 胡一舟也不客氣,早就打好基座通好電線的工廠車間就等著設備進入了。一下午的安裝之後就可以進行學習了。核心技術的資料已經被胡一舟翻譯成了德文直接就交給德國的威爾遜博士。

 至於那個軍官的軍事交流?胡一舟得好好的想一想該如何進行。

 因為這個人的全名叫做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

 PS:投票了,訂閱了,推薦了……抗戰之太行山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