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抗戰之太行山上》第188章,產業調整完成
公歷的七月份,也就是農歷的六月份,天已經很熱了。盡管九寨坐落於晉東南的太行山之中,仍舊抵擋不住似火的驕陽。

九寨的河邊,有一些比較肥沃的土地。已經收割了的小麥露著黃燦燦的麥茬,被新出苗的玉米苗給踩在了腳下。

新出的玉米長勢喜人,因為它們得到了充足的養料。

由於有了聯合製鹼廠,製鹼的副產品氯化銨就成了九寨的一項產品。

這東西既可以止咳化痰,又能當作肥料使用。還能用於乾電池、蓄電池、銨鹽、鞣革、電鍍、精密鑄造、照相、電極、粘合劑、酵母菌的養料和麵團改進劑等。

不過,除了電鍍、鞣革、精密鑄造,胡一舟肯定是把它當化肥的。正所謂用途千萬條,農業第一條,糧食不夠吃,餓的兩行淚。沒有糧食,說什麽都白搭。

其實,有了基礎的化工廠,一些化肥就可以出產了。但是整個晉東南都處在戰爭的陰雲裡面,也就是九寨這裡還算是難得的淨土。所以,有了製鹼廠的氯化銨就夠九寨和周邊的村落使用了。再遠了也照顧不過來。

時間到了七月中旬,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忙碌,九寨的各項工作已經步入了正軌。

民生方面,百姓們做工的做工,務農的務農,還抽時間參加民兵訓練,可謂是過的緊張而又充實。別看九寨的人口多了好幾千在兵工廠的廠區,但是百姓的生活質量卻沒有受到影響。

在大量的銀元法幣的刺激之下,糧食源源不斷的通過各種商人運到九寨。在滿足工人和士兵們吃飯的同時,還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在糧倉裡。

再加上八路軍的幫忙,在這個豐收的年景裡,胡一舟儲存了足夠九寨軍民吃兩年的糧食了。

但這些還不夠,還要繼續儲存。胡一舟就如一隻辛勤的小松鼠般的在儲存著糧食。

孫家集的集市依舊熱鬧,馬家坡的小集市依舊繁華。

胡一舟從八路軍那邊找來的學生教員已經就位。就等著夏天過去之後,在九寨村子裡興辦小學了,九寨以及周邊7歲到12歲的兒童都可以入學。免費的!

正所謂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胡一舟深信這一點。

上學了,學生們學的自然是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等課程。頂多年級高了加一本政治和生物,英語?不存在的!

當然了,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等課程的課本還需要重新編制。這裡面除了語文,其他的都好編制。

數學裡加上小紅跟小明和那個瘋狂的水管工,再學一些加減乘除開方啥的也就到小學畢業了。如果不夠,就再加上如何計算炮彈的著彈點等彈道學知識和炸藥爆破計算知識。

地理歷史就那些東西,隨意的編一下就行了。頂多歷史書上把後世的課本上涉及破壞民族團結的內容給加上。現在國家還沒建立,還不會有破壞民族團結這個說法,更不會有河蟹大神成天在張牙舞爪。

也幸虧咱們沒把日本國打下來變成咱的行政省,否則河蟹大神鉗子一揮,寫抗戰文的都得失業!為啥?破壞民族團結!

語文的編訂有些麻煩,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孔孟那一套要從語文中剔除!然後,識字造詞造句,寫作文,背古詩……還有魯迅先生的文章必須要有。

這些工作,胡一舟都有參與和指導。從學校畢業了那麽多年了,胡一舟早就記不的那些課程了,但是最起碼的印象還是有的。

為了九寨的未來,胡一舟把漢語拚音這個大殺器給拿了出來。等小學開學了,就可以聽到“āōē,īūǖ”了……

對於這些孩子們的未來,

胡一舟在想起興辦學校之初就想好了。那些年齡大的孩子,在讀書識字之後,過上五六年,就是最好的有文化的兵源。八路軍或者是九寨的技術兵種就要他們了。趕好了,這幫小子還能趕上抗戰的末班車。

年紀小一些的也不打緊,還有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當然,如過這幫小家夥長大了還想繼續深造,咱可以開辦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將來的祖國建設也離不開他們!

九寨的各種工廠依舊在按部就班的運行著。

涉及民生的從工廠作坊沒啥改變,除了生產能力增加了不少,再就是宋小美那裡的香水又增加了許多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花朵的種類。

現在宋小美真就是香香美美的了。

化工廠這裡有侯德榜坐鎮,這位是不打算回去了,正在抱著胡一舟給他的資料猛啃。

聽說中央找到了清華園的葉-企孫教授來九寨主持兵工廠的技術工作。這位可是物理大拿,並且他的學生熊大申也投身到了抗日工作中,被胡一舟一並給要了過來。

胡一舟相信,有了這兩位坐鎮,一些新的技術武器就可以投入製作和研究了。

葉教授可是大師中的大師, 後來的我國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半數以上曾是他的學生。“兩彈一星”功臣中的13位與葉·企孫有師承譜系。在23位功勳科學家中,有9位是葉-企孫的弟子。

話說,老師都來了,學生還會遠麽?等他的學生們來上那麽幾個,再加上胡一舟提供的一些圖紙資料……期待中。

所以,胡一舟準備拿出最高的標準和最高的熱情來迎接這對師生。不過,還等等段時間,人還在西南呢……

兵工廠的產業調整已經完成了。

作為兵工廠最初的產品,霰彈槍已經退出了兵工廠的生產序列。倉庫裡儲存了足夠的成品槍之後,兵工廠把生產技術全部轉給了八路軍。

手榴彈也是這樣,民用的和軍品的都轉到了八路軍那邊。兵工廠隻負責提供TNT和愷字炸藥,黑火藥就讓八路軍自己解決了。

九寨兵工廠往後隻生產鋼珠手榴彈和反坦克手榴彈了。

槍支方面,給軍政部生產的繼續。

保安團自己需要的7.62mm口徑的半自動正在以每天200支的數量生產著,輕機槍每天生產50挺,已經足夠列裝保安團了,也就停了。

衝鋒槍依舊在生產,5000條槍管夠忙活幾個月了。同樣的,突擊步槍也沒停,生產夠了足夠列裝的之後也沒停,這個早晚要用上的。

有了槍就要有子彈,蘇來的子彈線已經全力運轉了,新製造的生產線又投入了2個車間,一天8萬發的中間威力彈產量,再加上複裝的,應該可以應付九寨的需求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