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抗戰之太行山上》第47回,電報跟9寨手榴彈
  3月6日,早晨,延安。

  匆匆吃過早飯的毛竹席正在拿著一份長電報看得津津有味,不時的還露出笑容。趕來的朱老總看到主席的表現沒有上前打擾,而是拿起桌子上的另一份電文看了起來,一會兒也投入進去。

  等朱老總看完,才發現主席正在看著他。

  “老總啊,你對這份電報有什麽看法?”主席問道

  “有想法,有操作性,怎麽發現這些方法裡有你的影子?”朱老總對主席很是了解。

  “哈哈,這是那隻小皮猴子今天一大早給發過來的,拿,我這裡還有一份”主席笑著說道

  “《論民兵及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的作用及遊擊戰法》,這不就是《地道戰》跟《地雷戰》的理論麽?這個小子什麽時候把你那套人們戰爭理論給學去的?”朱老總很是高興。

  “我哪裡知道,那個小皮猴子成天的在跟前晃來晃去的,誰知到什麽時候就給學了去”主席毫不在意,還帶著幾分欣喜,嚴格說來那隻小猴子可算是自己的真傳弟子。

  “你再看這個”又是一份電報。

  看完電報的朱老總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下定決心的說道:“要不要把這隻小皮猴子給弄回來?他在那邊太危險了。”

  “他能回來?”主席說道

  “那就多給他派點兵過去,一個營少點,再給他一個營。多了反而會被鬼子注意到,那個小子現在可就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朱老總說道

  “我看用不到,我想鬼子壓根就想不到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個兵工廠存在。報告上說了,他的九寨比較團結排外,生人很難混進去,這就給保密工作帶來了便利。他用的那些工人也都是跟鬼子有血海深仇的,這個比什麽保密工作都管用。派的人多了,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主席說道

  “那可是輕機槍跟迫擊炮啊,還有炮彈。”朱老總說道

  “不是有圖紙過來麽,還有他的練兵方法,聽說他的兵練得很好,向前就讓他總結了一份經驗報告過來。”主席說道

  “有圖紙,你有材料麽?就他說的那些炸藥名稱,聽都沒聽過!”朱老總說道

  “拿,這裡寫著呢,他把一個叫杜慶良的大學生給派了過來,那些炸藥就是他跟杜威弄出來的”主席說道。

  “我就納了悶了,這小皮猴子什麽時候會搞軍工了?”朱老總對那小皮猴子太熟悉,嚴謹科學的軍工跟那個皮猴子?朱老總還感覺很荒謬,但又不得不信。

  “他說是在上海的時候救過一個外國的軍工專家,跟著外國人學的”主席說道

  “你信?”老總說

  “不信也信,你還能把那小猴子給捆來?”主席說道

  “我,哈哈哈哈”兩人相視而笑。

  兩個人都猜出來這些都是胡一舟給弄出來的,只是不便明說罷了。現在把胡一舟弄過來還真是不合適。也就由得他在外面“野”了。

  “這些圖紙跟這個軍工專家過來之後一定要保護好。鬼子對我們這邊的滲透很厲害”朱老總提醒道。

  “嗯,看來我得出手了,那些人有點不太安分了”主席沒再說別的。

  中午,天氣晴朗。

  九寨的胡家村一片忙碌,村中祠堂前的小廣場上搭起了一溜小敞篷。胡三叔領著人正在敞篷外邊製作一個個的木質手柄,而在敞篷裡面,一箱箱的手榴彈鑄鐵殼體放在地上,一箱箱被分散包裝好炸藥也放在木頭案子上。

  敞篷外的廣場上,

大學生軍工彭真正在給大家講解如何組裝手榴彈。他的身後豎著一塊黑板,黑板上畫著手榴彈的剖面圖跟組裝圖。彭真仔細認真的給面前的十多位婦女講解如何組裝手榴彈。胡一舟的大嫂二嫂也在其中。  仔細講解了幾遍之後,彭真又給大家示范的組裝了幾個,然後指導著婦女們自己組裝。那時候的女人地位不高,不過在九寨這裡就不一樣了,女人是真的能頂半邊天的。

  手榴彈組裝真的很簡單,把木柄,雷管引信,炸藥裝好,鑲在一起就完事。看著每個人都做了一個之後,彭真便把做好的手榴彈收過來交給邊上的民兵去村外的試驗場實際檢驗。

  試驗場就是後世解放軍新兵練習投彈的練習場地的樣子。有防彈坑,有沙包牆。

  負責實驗的是村裡的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叫胡大海,同時也是村裡的民兵隊長。胡大海家裡是放羊的,扔手榴彈的活沒人比他更合適。

  德製長柄手榴彈的重量是0.61千克,也就是一斤多,戰鬥部是0.17千克的TNT。一個德國老兵可以扔出50米。

  胡一舟這次設計主要是減輕了手榴彈的整體重量,全重400克,戰鬥部140克“愷字炸藥”或者是鉀梯炸藥,爆炸後可產生80到100片的破片,爆炸半徑10到15米。重量輕,威力大,同樣的負重能比著德製長柄手榴彈多帶兩枚。

  胡大海拿著十多枚手榴彈來到試驗場開始投彈實驗。對於一個放了一輩子羊的老人來說,扔十幾個手榴彈不要太輕松。哪天放羊不得仍上個百八十塊石頭圈羊?反正接下來的時間裡胡大海同志給大家演示了各種花式扔手榴彈。

  實驗結束,延時5秒爆炸一絲不差,爆炸半徑15米毫無問題,破片多少沒法測算,可絕對的不低於80片(彈殼上有預製破片凹槽),可是老頭你最遠的扔了了近百米算是怎回事?這不是在拍神劇,你怎不去炸飛機呢?

  換了個人試了一下,這次的成績就比較靠譜了,70米,一個優秀的成績。

  做完實驗,大家心中有數了,胡家村的手榴彈生產正式開始。

  這款手榴彈也被胡一舟正式命名為“九寨軍用手榴彈”

  實驗完軍用手榴彈的胡大海沒閑著,村裡的爺們又給送來十幾顆手榴彈。胡大海二話不說就開扔,還是扔那麽遠,就是效果差點,手榴彈不能說一炸兩半,可威力也不算強,能有十幾塊破片。

  得知實驗結果的彭真跟胡青又商量一番之後,直接把鑄造的殼體份量減輕,加大裝藥量,預留破片減少至18片。經過一番試驗後,這款被稱為“九寨十八片”九寨民兵手榴彈正式問世。

  經過了胡家村的試點之後,手榴彈的生產工作正式在其它幾個村子開展起來,但是不包括孫家集。孫家集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一些比較隱秘的事情不能在這裡進行,不過生產點黑火藥就無所謂了。

  “誰家過年還不放個炮仗?”這就是孫家集民兵們的口頭禪。只是你們把黑火藥給弄成顆粒狀算怎回事?

  僅用了三天,九寨這邊的手榴彈生產工作就順利的進行了起來。雖說主要勞動力是婦女們,但越是在這種戰亂的年代,婦女們越是知道軍火的重要。又加上婦女們天生的細心,手榴彈的質量絕對的有保證。要知道使用這些手榴彈的不是自家的男人就是自家的娃娃。

  一天生產1000顆軍用手榴彈跟2000顆民用手榴彈,這就是九寨的產量。一看不少,可是一分散下去真的不多。8個村子,200多位婦女,300多位大叔大爺的,一個人一天也就做幾個手榴彈而已,這還是限於材料不足的情況下。

  等到兵工廠正式運行起來,炸藥的生產量足夠,全力生產,這產量……要不說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呢。

  胡一舟把手榴彈的生產工作全權交給了彭真負責,又從警衛連抽調了一個班來跟進保護。警衛連缺失的戰力則是從底下的部隊選拔。現在全團都知道警衛連是全團的精銳,士兵們也都以進入警衛團為榮。別的不說,警衛連的軍餉就比其它連隊高出一塊大洋。

  胡一舟沒有去跟進手榴彈製作,是因為他在跟進太行一號。

  現在放假的已經結束假期回營,各部隊建制已經歸位,新添了營徘一級的作戰單位, 各部門都處在磨合期。各連隊新添的新兵的訓練工作交給袁革顏淮他們絕對放心,畢竟他們得到了胡一舟的真傳。胡一舟正在琢麽著是不是專門成立一個新兵訓練機構專門負責訓練新兵,一旦有了戰損隨時可以補充兵員。

  太行一號的生產很順利,滑膛槍的槍管加工也簡單,畢竟霰彈槍的槍管要粗於普通步槍不少,還沒有膛線。

  眼看著一杆杆的霰彈槍被組裝起來,一顆顆的子彈被生產出來,胡一舟很是自豪。雖說他在這上面也就花了畫圖紙的功夫而已。

  一個星期,50杆霰彈槍,3000顆霰彈,這就是產量。子彈的產量還沒有手榴彈高。這次的霰彈沒有再用5毫米的12顆鋼珠,而是把鋼珠縮小到3毫米直徑,相應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這樣是為了同步定向雷,畢竟5毫米直徑的鋼珠做出來的定向雷體積大重量也大。考慮到殺傷力跟運輸效率,這才做出如此的改變。

  現在的鑄造廠很忙,每天都有上百位村民進山挖掘跟運輸鐵礦石、煤炭。好在鐵礦跟煤礦的位置不算偏僻,山裡的小毛驢可以到達。否則鋼鐵的生產成本就太高了。

  霰彈槍有了穩定的產出,裝備部隊就成了必然。每個班先裝備兩支,每隻配30顆霰彈,等以後多了再慢慢增加。以近戰偷襲為主的戰鬥中,霰彈槍的威力將會被無限拉大。霰彈槍配合長槍,誰遇到都得跪

  胡一舟在鑄造冶煉廠待了一天,也沒有等到要等的人。

  “他們明天該回來了吧?”傍晚的時候,胡一舟望著進山的方向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