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抗戰之太行山上》第15章,衛司令在延安
在後世的米國大片裡面,有一部影響深遠的叫做《終結者》。

《終結者》裡面有一個場景是州長大人在樓裡面用榴彈發射器炸警車。那真是一炮一個啊!

胡一舟給胡清的M79榴彈發射器圖紙就是州長大人用的那款。當然,圖紙資料時早就弄好鎖起來的,現在解禁了就給用上了。不過波波沙衝鋒槍的圖紙是現畫的。

M79榴彈發射器,使用40 x 46毫米低速榴彈,有效射程350米,最大射程400米,空槍重2.7 公斤,裝彈重2.93 公斤。可以對人員、工事、輕型裝甲車造成殺傷。

這在胡一舟看來,就是給鬼子的薄皮小棺材準備的。

其實胡一舟更想弄出來的是咱們國產的被稱為狙擊榴的QLU11型榴彈發射器。可惜由於製造工藝及技術保密,胡一舟弄不出來。

既然弄不出來好的,那麽次一點的M79榴彈發射器也可以湊合著用用。當然前提是先製作出來再說。

胡青帶著兩份圖紙資料興衝衝的走了。對於胡青來說,研發新的產品的製作工藝以及加工機械是他的最大愛好。

看著胡青離去,胡一舟沒再乾別的。衝鋒槍跟榴彈發射器還很遙遠,給老婆孩子做一頓可口的晚飯才是首要的事情。

晚飯就在一家人的歡笑聲中度過了。然後,就是該進行的各種活動了……

第二天跑完步,胡一舟又出現在了保安團的辦公室之中,只不過這次沒人打擾他了。他正在計劃完善九寨保安團步兵班的火力人員配置。

這是胡一舟早就有的想法,等榴彈發射器,反坦克手榴彈跟衝鋒槍做出來之後,他對於保安團各級基本戰鬥單位的初步設想也就實現了。

他的設想是:一個步兵班十五個人,分為每組三人的五個作戰小組。

輕機槍組(機槍手加兩個彈藥手,所有彈藥手用半自動,可獨立作戰);兩個突擊步兵組(霰彈槍、衝鋒槍、半自動步槍);一個擲彈筒組(射手、彈藥手、配合一名普通步兵);一個榴彈發射器組(M79榴彈發射器兵,攜帶10枚槍榴彈,兩個普通步兵各分擔8枚槍榴彈負重。)。

每個步兵裝備九寨軍用手榴彈4到6枚;新做出來的反坦克手雷裝備突擊步兵一人一枚;狙擊手跟精確射手們分散在輕機槍組或者是其他兩個重火力組。

如此火力配置之下,一個班就可以拉出去完成單獨的作戰任務,就像後世的小型傭兵團一樣。

步兵排:在三個班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重火力班。配置一挺通用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一個榴彈發射器組。

步兵連:火力支援排。擁有2挺通用機槍(架重機槍支架),裝備2具擲彈筒,3個榴彈發射器。這個排大量攜帶彈藥保證火力輸出。

營級單位基本不變,在原有的5挺民二四的基礎上再加3挺作為單獨的重機槍連使用。這樣庫存的民二四就全都用上了。迫擊炮等軍工廠能夠生產的時候可以隨時增加。

胡一舟這樣安排就是強調了班、連級作戰單位的重要性。在遊擊戰之中,班、連級作戰單位單獨作戰的機會並不少,反而營、團級作戰單位單獨作戰的機會不多。

當然,這些只是設想,不過正在一步步實現。

當胡一舟正在絞盡腦汁的為了九寨保安團壯大而發展軍工的時候,延安這裡卻是一片的歡聲笑語。

衛司令來延安兩天了,這兩天他感受到了主席他們的熱情,也感受到了延安人民的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

主席給衛司令接待的規格很高,

群眾夾道歡迎是有的,主要領導在城外迎接是有的,盛大的歡迎晚宴也是有的。當然,衛司令最關心的軍火交易也是有的。1000支霰彈槍,10萬發子彈,很順利的就跟八路軍交割完畢。

在忙完這些之後,衛司令還參觀了延安的抗大等單位,也跟主席進行了詳細的談話。主席告訴衛司令,別看我們能夠生產霰彈槍,我們這邊的實際困難還是很大的。比如步槍子彈我們就做不了,而委員長卻是遲遲的不給發補給,我們幾乎彈盡糧絕了。

衛司令這個人,有些官僚習氣,但那是環境所致。在染缸裡呆久了的人是不可能清清白白的。衛司令實際上是一個以民族大義為重的真心抗日的將領。

在他看來,能夠真心去抗日的部隊,無論他的信仰如何,都必須要支持的。這就好比一家人兩兄弟,兄弟在家就算打破了頭,有人打進家裡要欺負自家的老娘,那就得齊心合力地把外人給乾趴下才行!

八路軍各部取得的戰果他是親眼見到的,八路軍的的困難他也是親眼看到的。他為八路軍憑借著如此低劣的裝備而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而高興著。

所以,在得知八路軍缺少彈藥之後,親自寫了條子,從第二戰區調撥了一百萬發子彈給了八路軍。當然,這是後話。

現在,他正在延安觀看魯藝師生們表演的歌劇《白毛女》,這是為他準備的歡送晚會。

《白毛女》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跟後世的某些電影相比更是優秀的作品。最起碼他的故事是完整的,是連貫的,是觀眾們能夠看懂的。

張浩同志在得到《白毛女》的劇本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剛剛成立的魯迅藝術文學院。這裡的師生們大都是多才多藝的,堪稱學霸級別的也是有很多的。畢竟這年頭能學到這個學歷的就沒笨蛋。

魯迅藝術文學院的師生們在接到劇本之後就開始了排練。這部劇情並不複雜而又極為貼近生活實際的歌劇很快就讓師生們給排練好了,正好用來招待衛司令。

衛司令出身貧寒,父親早亡,事母至孝。出身貧寒的他對於白毛女這樣的人物更是深有體會。可是觀看完歌劇之後他沉默了,然後一直沉默到晚上睡下。

“我戎馬倥匆半生,究竟為何心空?今日觀看此劇,方知為何革命!”這是衛司令在後來的日記本上寫的一段話。

武漢行營,光頭蔣又招來了中年帥哥。

“雨農啊,讓你的敵後特戰人員擇日行動吧!”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